智能制造:会计信息化的核心问题_会计论文

智能制造:会计信息化的核心问题_会计论文

智能制造: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核心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题论文,核心论文,会计论文,智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联网+”是今年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词汇,实际上,互联网+工业(智能制造)才是“互联网+”的重头戏。智能制造是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如何解决智能制造过程中的会计信息问题是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核心难题。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当前,工信部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正是针对我国制造业转型所提出的转型战略与路径。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必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制造业是国家的命脉。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不仅呈现“大而不强”的较大劣势,同时也存在产品附加值低的明显问题。另外,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给经济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与破坏。由于缺乏研发与设计力量、营销与服务等能力,我国制造业还在依赖劳动力从事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产品附加值低;同时,我国制造业是高能耗、高消耗等行业,对社会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或破坏。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进行转型。而依靠高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已经是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

      会计信息:智能制造难避问题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企业全球化竞争格局。由于我国工业企业在设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相对落后,集中于生产与制造环节的我国企业仍然处在价值创造“微笑曲线”中间的薄弱阶段。这不仅是企业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我国宏观经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最近,我国企业出口逐渐呈现下滑趋势,国家创汇能力逐渐降低。而外汇总体水平的降低无疑将阻滞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如: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会计信息化,推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充分利用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互联网+”工业不是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简单融合,而是一种创新、一种革命。互联互通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前提,然而,会计信息的断层,如会计数据感知层与网络层的成本数字鸿沟、应用层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成本信息集成的数字鸿沟、应用层的研发设计、供应、生产、销售、服务等统一集成管理的数字鸿沟,尚未得到解决;协同集成是智能制造的体现,然而,基于大数据下的会计数据标准化尚未得到解决;会计数据及信息是重要的商业秘密,然而,会计数据及信息的安全及有效利用这一会计信息化重点尚未得到解决。上述各种会计信息问题均是智能制造过程中管理会计信息化面临核心难题。

      智能制造是我国两化融合的必然阶段

      实际上,“互联网+”不是在流通领域或金融领域,关键的是在工业领域。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我国建立经济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两化融合的最高(必然)阶段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来自于德国的“工业4.0”。“工业4.0”的概念源于2011年德国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后来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013”中发布的《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追从。“工业4.0”主要是介绍工业发展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智能制造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这里无意也无能提供精确的概念),主要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而产生的工业发展模式,主要内容有基于“信息物理系统”下的“数字工厂”和以资源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为中心的智能制造。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化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动力带来的电气化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使用电子和信息技术带来的自动化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使用而带来的智能化革命。

      智能制造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必然阶段,也是最高阶段。美国和德国都把“智能制造作为将来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美国是将强大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的革命;德国却是以精细工业基础吸收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革命。而我国当前却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进行的跨跃式发展,工信部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正是为我国制造业转型提出了转型战略与路径。

标签:;  ;  ;  ;  ;  

智能制造:会计信息化的核心问题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