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论文_汪云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 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以及其配伍稳定性。消除临床用药安全隐患,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将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配伍,在室温下,采用高效色谱仪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的含量,6小时内各时间段考察配伍液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pH值及微粒数变化。并多次重复以上实验,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液6小时内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的含量也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 炎琥宁在甲硝唑输液中稳定性较好,不会影响两者的药效,可以配伍使用。

【关键词】炎琥宁 稳定性 甲硝唑

炎琥宁的化学名叫做14脱羟11,12-_脱氢穿心莲内酯3,19-=琥珀酸半酯钾钠盐水合物。是中药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酐酯化,再经成盐而制得的。炎琥宁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ACTH释放,增加垂体前叶中ACTH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1]。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炎、解热、抗癌,病毒性肺炎、婴幼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胃肠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单纯性疱疹及感染等[2]。甲硝唑其化学名称为7-甲基-5-硝基咪唑-1-乙醇。甲硝唑对厌氧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它在人体中还原时生成的代谢物也具有抗厌氧菌作用,抑制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致细菌死亡,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为了解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正确的指导临床用药,本实验模拟临床用药浓度,考察注射用炎琥宁在临床常用甲硝唑输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配伍用药提供参考。

1 仪器以及药品资料

1.1 仪器

ultimate3000高效色谱仪(ultimate3000泵,ultimate3000_极管阵列检测器,四元低压混合系统,chromeleon工作站);pHs-3C型酸度计(上海蓝凯仪器仪表有限公司);ZWF-J6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天河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岛津AEU-210电子天平。

1.2试剂资料

注射用炎琥宁:为淡黄色粉块或粉末,规格80mg/支。

甲硝唑注射液: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规格250ml:500mg。

2 方法与结果[1-4]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称取炎琥宁适量,用注射用水稀释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200 u g/mL的炎琥宁溶液,再用同样的方法配34 u g/mL的甲硝唑溶液,在波长200~450nm范围内扫描,得紫外吸收光谱图,确定炎琥宁的最大吸收波长252nm。甲硝唑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19nrn。故将波长分别选在在252nm和319nm处炎,琥宁与甲硝唑两药之间的紫外吸收相互干扰,甲硝唑的的含量在319nm处可以直接测定,炎琥宁则可利用联立解方程组法测定含量。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定炎琥宁适量,置50mL容量瓶中,加纯化水溶解,再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200ug/mL的炎琥宁溶液刻度,摇匀,分别精取4.0.8.0、10.0.12.0.160 u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作为Y轴。以进样量作为X轴,得Y炎=12.5X炎-0.09(r=0.08n=5)线性范围0.23~1.22ug同样的方法的甲硝唑Y甲=22.5X甲+0.25

(r=0.08n=5)线性范围0.13~1.17“g结果表明2种药物在各自进量范围内线性良好。

2.3 回收率试验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精密称定炎琥宁5份,加水溶解并稀释,在254nm处测定,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得炎琥宁平均回收率100.3%,RSD=0.37%(n=5)。

2.4 稳定性试验

2.4.1 外观和pH变化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准确称取炎琥宁160mg和甲硝唑lg置lOOmL。容量瓶中,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混合液,将混合液置25℃下在0.0.5、1.O、2.0、4.0、6.Oh用纳氏比色管观察颜色变化,并测定pH值与不溶性微粒。结果见表1。

2.4.2 相对百分含量与紫外吸收图谱变化 精密吸取混合液2.0~lOOmL量瓶中,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测定液在上述间隔时间内,按2.1项下方法,分别在254nm,319nm波长下测定吸收度,将不同时间测定的峰面积带入线性方程中,以Oh含量为100%,计算各时间点相对百分含量,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l。

3 讨论

炎琥宁系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结构的二个游离羟基与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的钾离子(K+)、钠离子(Na +)连接而成,其在pH 值6~8 稳定,遇酸起置换反应,置换出K+ 、Na +,炎琥宁还原成半酯,溶解度降低而产生沉淀。炎琥宁与穿心莲内酯(穿琥宁)均为二萜类内酯化合物[1 ],其水溶液易水解,氧化,故忌与酸、碱性或含有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的药物配伍。从上述实验可知,6h 内,炎琥宁注射液与甲硝唑输液配伍的混合液的外观、pH 值、微粒、含量及吸收光谱随时间变化不大,炎琥宁在甲硝唑输液中稳定性较好,不会影响两者的药效,可以配伍使用。本实验用紫外法测定炎琥宁含量,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为注射用炎琥宁同其他药物的配伍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凤琳,张文彩. 穿心莲内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稳定性的考察[J].首都医药,1999,6(6):23.

[2]卢元东,曹国富,汪营华,等. 炎琥宁稳定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374.

[3]张汉利,魏友霞,罗 俊,李 珂 炎琥宁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 J ]. 2004 Herald of Medicine 9(6)692..

[4]王华 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甲硝唑磷酸二钠配伍禁忌一例〔J〕1 医学信息,2009,22(4):5661

论文作者:汪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实验研究:注射用炎琥宁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论文_汪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