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论文_齐莫寒,蔡,航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150076

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年我收治的78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非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24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功能和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能够促进患者肩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常规非手术方法;高压氧;肩袖损伤

临床中肩袖损伤多采用常规非手术方案进行保守治疗,然而通常难以修复局部组织损伤问题,预后效果有限。为了改善预后,探索更加高效的治疗路径,本文就高压氧联合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展开了研究,特作出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年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7~75岁,平均(61.82±2.35)岁。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5~76岁,平均(61.57±2.49)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非手术方案治疗,包括超声治疗、电子蜡疗、肩关节运动疗法、松动术、按摩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患者高压氧治疗:(1)采用多人舱压缩空气法实行加压治疗,压差≤8kPa;(2)给予患者稳压吸氧,供养压力0.4kPa,氧流量12~15L/min,间歇式吸氧;(3)结合患者病况选择合适的减压方式,常用方法包括匀速减压、阶段减压等,避免血压骤降或脑水肿情况发生。上述治疗均1次/d,每6d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治疗24d后,采用1975年日本骨科学会提出的JOA评分标准[1]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评价项目包括患侧肩部疼痛(30分)、肩关节活动度(30分)、肩关节功能(20分)、关节功能稳定性(15分)、X线评定(5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越好。(2)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4]评价临床疗效:满分100分,①优秀:90~100分;②良好:80~89分视为良好;③中等:71~79分;④较差:≤70分,统计优良率,优良率=优秀+良好/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3.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 ),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肩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肩袖损伤指的是间接或直接损伤引发的机体肩关节活动受限及疼痛症状,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肩部阵发性疼痛,侧卧、疲劳时痛感加剧,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高压氧治疗肩袖损伤是在高压环境下增加患者体内血氧含量和氧分压水平,提高氧弥散量,抑制血运系统凝固,积极发挥血小板活化效用,改善血液粘稠度水平,促进蛋白质合成,有助于肩部创伤愈合。有学者研究发现,高压氧联合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可有效缓解患者患侧肩部痛感,提高关节活动度,预后效果显著[2]。与上述分析一致,经本文实践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P<0.05),说明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高压氧联合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功能活动情况,缓解肩部痛感,促进肩功能恢复,预后良好,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正国. 探析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J]. 医药前沿,2016,6(16):25-26.

[2]王庆祥,郭建恩,曾淳. 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分析[J]. 微创医学,2015,10(2):140-142.

论文作者:齐莫寒,蔡,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高压氧联合常规非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论文_齐莫寒,蔡,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