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缪明祥论文_缪明祥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缪明祥论文_缪明祥

缪明祥

山东铭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逐渐走向信息化发展时代,在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中BIM 技术应用越来越深入。BIM 技术利用信息模拟技术,设定一定的技术比例,将所要计算的建筑信息相对真实的展现出来。为了方便技术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正改进,促进了建筑施工的精细化。本篇文章主要对BIM 技术的特征、具体分析了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较快,使得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电子领域、建筑领域、海洋等领域中,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建筑行业为例,将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与施工管理进行结合,可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控制,既可以保障建筑质量,又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发展需求,推动建筑企业快速发展。

一、BIM 技术的特征

1.1 实现可视化。使用BIM 技术后,可通过三维视图的办法将实物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对工作人员的视觉有很强的冲击效果,同时,三维视图也方便了设计人员施工读图,可将难度降低很多。

1.2实现协调性。应用BIM 技术可以强化设计、施工以及业主等多方的沟通协调,在建筑设计方面更加突出。关于各个专业存在的问题,均可经该技术兼顾协调,最终会有协调数据的信息,通过该信息,更有利于各专业的设计。

1.3实现模拟性。该技术的模拟性会在设计、施工、运转维护等整个过程中都有呈现,就建筑物而言,可使用3D 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同时,对施工的全部程序都可以模拟,而且对成本和其他方面的信息也可模拟。

1.4完成优化型。主要呈现在特殊项目的设计以及方案优化上,方案的优化就是指投资的收益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特殊项目在设计上的优化就是指某些项目的造价很高,同时项目工程的难度也很高,对于这些项目,需要有一对一的优化方法,在造价方面为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

1.5方便出图。在3D 模型上使用BIM 技术,这方便了设计出图,除了一般的纸图,如平面出图、剖面出图等,还能出具专项图纸,如综合线管图纸等,其作用非同一般。

二、应用BIM技术现状

2.1 BIM技术尚未成熟运用。建模时,BIM技术不能将数据一次性地录入,一直显示在完善和优化当中,对数据的输送速度有负面影响,数据还不可以共享,此外,在数据传输时,会有数据丢失的问题发生。

2.2管理不够完善。在BIM技术的管理方面,和发达的国家比对就会发现,我国与西方国家还存在着差距,西方国家管理得更为细致,由于管理上存在不足,我国还需不断地完善对规范的管理,另外,因BIM技术有很强的专业性,目前管理人员对该技术的熟练程度不足,这同样是导致BIM技术发挥得不完善的一个因素,同时也对该技术的运用有着负面的影响。

2.3思想上还存在着不足。①攀比的心理,若商机出现,企业就会助攻技术研发方面,都想用技术霸占有限的市场;②从众的心思,对BIM技术不断炒作,在做项目时,尽可能地凑近该技术的概念;③拿来主义心思,对懂BIM技术的人员聘请任用,由该人员负责BIM技术的使用。这些思维模式都是不正确的,有的不符合实际情况,最终都会被淘汰。

2.4研究BIM技术,需要高成本。BIM技术是专利技术,目前,美国一直掌握着其所有权,这项技术一直是垄断的情形,若国内的企业应用BIM技术,国内无法提供该技术所用到的软件,若向国外购买,花费很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国内的研发角度来讲,其标准还不统一,每个软件公司对技术的理解都不一样,致使某些软件之间还不能实现兼容,甚至某些还需要重新编写,然后才能使用。另外,各公司研发技术水平不一样,因受到技术力量及投入的限制,最终没有形成合力,致使BIM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快。

2.5人才的缺乏。因BIM技术有很强的专业性,从目前来看,软件的研发人员、使用人员都比较缺乏,BIM技术处在刚起步时期,技术人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研发上,企业不想有更大的投入等,必将会形成技术人员缺乏的局面。

三、BIM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3.1在虚拟仿真方面的应用。经BIM技术的信息构建模型,对工程造价的估算能够很好地优化,同时,对施工的数据可及时地反馈,起到了互联互通的效果,经BIM技术构建的模型,对施工时的进展情况以及施工的时间可很好地统筹协调,保证同步完成。

3.2在构件拼装方面的应用。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很多建筑施工单位都采用了预制混凝土技术,有利于實现同步施工模式,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但在采用预制混凝土技术时,对混凝土构件参数的设置有严格的要求,防止出现参数差异的问题。传统的施工技术很难控制构件拼装质量,而利用BIM技术,可对各构件参数进行收集与设计,将其输入至BIM系统中,有利于实现模拟拼装工作。当存在问题时,可通过反复修改与推敲,最终确定拼装方案。促使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制作和施工工序进行作业,能有效保障拼装效率,提高建筑质量。同时,还可减少废料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以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在施工中的统筹协调的应用。建筑越来越向着现代化迈进,对施工的统筹兼顾提出了高标准,这其中包括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施工设备的作用、对项目的协调一致、在管网建设方面不冲突等,这些问题经BIM技术建模都可以有效地处理掉,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法,能完成每一个管网线路冲突的提早预判,对构件的位置及时整改,为施工提供了便利,将效率提了上来,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和收益。

3.4在施工项目的辅助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面很大,工序杂乱,因此,在工作中会有诸多问题发生,在项目管理中,BIM技术能够起到辅佐的作用,可完成精细化的管控,因在每个阶段的建模中,对施工的控制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对每个阶段的施工方案等有详细的了解,同时要有控制模型,如施工的数据、工序、地理环境等。将施工数据和模型数据进行比对,寻找有关的秩序,为施工过程做指导,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益和收益。

3.5在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因安全隐患存在较多,若出现了问题,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外在形象。在安全领域中对BIM技术的使用,表现在碰撞检查时对BIM技术的应用。碰撞检查就是指在报告的项目中,要提前将不同构件中的冲突找出,碰撞可分为硬碰撞和软碰撞,但目前没有符合施工要求的、自动化的碰撞检测,BIM技术对于一些很难看到的问题,可在第一时间将其发现,划分施工时的危险位置,提前做好防护准备,给予工作人员可靠的安全保障。

3.6在物料管理方面的使用。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材料的数量及种类要求较多,因而在建筑工程管控中,物料的管理占有重要的位置,有的物料需拼装,有的需放置过后再拼装,因此,在后期施工中有重要影响的就是物料的输送。在对物流的管控方面,传统的模式中,企业通常会用无线射频电子标签的措施来进行管控,但该技术的运用会有限制,信息的贮存也有限。若应用BIM技术,可完成物料信息的大量贮存,企业可经网络随时地查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资料,同时也确保了材料可按时送达。

结束语

BIM 技术对于我国来说出现的时间不是很早,目前来说,BIM 技术在我国仍然是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学习欧美发达地区,国家要及时推出相关政策,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去努力追赶发达地区的脚步,建筑企业应深入了解BIM 技术的利弊,并对此进行改进,主动运用BIM 技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踊跃抓住这一机会,走入行业前列。

参考文献

[1]肖阳,刘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6):104-107.

[2]王红卫.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4):5-6.

论文作者:缪明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缪明祥论文_缪明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