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影响_wto论文

加入WTO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影响_wto论文

加入WTO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论文,行业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纺织品服装自50 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之一, 1978-1998年的21年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约占我国出口商品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自1994年起内地已开始超过香港成为上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在1994-1998年间的贸易顺差每年均在200亿以上,是我国贸易顺差最大的商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纺织这一在我国出口贸易乃至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而言,总体上是利大于弊。

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将从总体上拓宽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长空间。当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双边贸易的限制,得到的贸易待遇低,并且缺乏有效的保障和稳定,还经常受到发达国家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如我国纺织品限装主要出口国中,欧盟经常与中国发生纺织品贸易摩擦;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规定了极低的年配额增长率,仅为1-2%,并经常借口打击非法转口而削减配额。据统计,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约有40%因配额不足而无法出口。而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多种纤维协议下,中国的年度出口额是确定的。我国将享受成员国之间的最惠国待遇和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各种贸易壁垒将大大减少,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按“纺织服装协议”规定,若我国很快“入世”,则我国在设限国的配额将在现行配额年增率的基础上,可享受25%的增长,以此计算,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每年可增长5 千万美元的出口机会。

其次,加入世贸组织后,发达国家利用反倾销手段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进行限制将受到制约。由于纺织品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但发达国家经常滥用反倾销手段对我进行限制。据不完全统计, 在1986-1997年间,国外对我倾销已达21起。其中11起以征收20-100 %的价格承诺结案。欧洲对我坯布进行反倾销调查,仅1998年就对涉及近1 亿美元的坯布进行调查。

再者,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原料进口税将下降,有利于降低纺织品的生产成本,也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纺织业的结构一直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数量价格型格局,高档、名牌少,其中加工贸易比重大。如我国服装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的服装1994年和1995年分别占当年服装出口额的45.4%和43.5%。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必然导致商品出口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料进口。而现行纺织原料的进口综合税率平均在30%左右,这样的高税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纺织制成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到了结构性冲击,出口总额明显下降。目前世界服装消费品市场上品牌因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如果我国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创建自我品牌,这将使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极为不利。

短期影响——并非如想象中巨大

目前我国的纺织品主要的出口市场集中于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四大市场。欧美纺织品市场是我国加入WTO后可能有较大改观的市场。 就目前来看,欧美市场是一个建立在双边磋商基础上的配额市场,加入WTO后将由原先的双边贸易体制转向多边贸易体制, 有利于我国获得待遇更高、更稳定的贸易优惠,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纺织品的出口。

但是从短期来看,情况并非如此值得欢欣鼓舞,因为根据WTO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纺织品配额限制的取消有十年的宽限期,即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四个阶段取消,同时受配额限制的商品种类比例也是逐渐减少,即一体化的比例在2000年前也仅为17%。其次,根据WTO关于最惠国待遇的例外规定,边境贸易、 自由贸易区及关税同盟可作为例外情况,由于美国与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纺织品贸易隶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可作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在我国加入WTO 后将继续享受有别于其他非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优惠,因此在2005年宽限期到来之前,利用自由贸易区等最惠国原则的例外条例,可使欧美国家在纺织品贸易区别对待上灵活掌握。而事实上,就目前来看,我国纺织品正遭受美国、欧盟日益严重的贸易歧视,因此在入关后在纺织品贸易的区别待遇上是否会有所改善,尚无一定的保证,这还得看各方的利益均衡结果,有一个过程。

但是,加入WTO还是有一定的短期利益,这主要体现在根据协议, 加入后我国在纺织品贸易方面每年在配额增长上可享受一个稳定增长率好处,其次在贸易争端解决方面将有较大的改善,目前很多国家,动辄就对中国采取制裁措施,使中国产品丧失了很大的市场。而加入WTO 组织之后,由于可借助WTO的仲裁机制, 类似近年欧美国家针对中国的单方面制裁将会相对减少。至少,中国的企业也会多了一个申诉的渠道,不会光吃哑巴亏。

长远影响——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但是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加入WTO 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市场的扩大,进行产业的调整,以及服装业向更高层次的推进大有裨益。

从出口方面来看,目前一些受配额保护的发达国家正加紧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传统纺织产业,而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纺织品领域的劳动成本竞争力正逐渐赶超我国,因此我国传统的成本优势及低价策略正处于一个优势递减的过程,对于我国纺织产业来说,进行机制的转换、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了。换言之,加入 WTO后,由于外部潜在的巨大压力,将迫使整个行业进行产业的调整、升级。

从进口方面来看,随着关税的进一步下调,我国纺织产业中目前较为落后的行业,如纺织的上游化纤材料工业、面料工业、印染业、纺织机械业面临较大的冲击,上述产业在发达国家已被改造为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产业。我国产品与之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技术含量上,其次是价格方面,也就是说纺织工业的上游将可能在入关后面临国外产品巨大的市场挤压。对于上述行业来说,不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是“等待死神”。不过这样的形势倒恰恰为我国成衣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我国成衣业将突破原先的纺织业的“瓶颈”——面料业,为其产业的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对于纺织类上市公司的影响

加入WTO 的信息将促使外销类上市公司在经营策略上尤其是市场分布策略上进行一定的调整,原先那些以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为主要外销市场的公司,在深受亚洲金融危机之苦后,将使他们逐渐转向潜力较大的欧美市场。

同时,加入WTO 的信息还将促使我国的成衣类上市公司在发展策略上更偏重于营销、设计、品牌创新。原先成衣类上市公司的发展一直存在受制于国内面料工业落后的“难言之隐”,而一旦加入WTO 后无疑使国内成衣企业在服装面料的选择上有了更为丰富的选择,为其在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配额的取消可以使有自营出口权的外销公司降低成本,如生产外销印花绒布的民丰实业,配额的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50%左右。取消配额后,成本的降低无疑加强了我国外销纺织品的竞争力。

显然不可忽视的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面临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国外纺织品会同样对我国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进行冲击。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不再受配额和关税限制,但并不意味我国纺织品服装就能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出于竞争的需要,发达国家会在世贸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制定新的贸易壁垒措施,如生态环境、技术、文化、社会条款等。其中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使世界贸易市场的环境原则提到了日程上,并将成为一种新的最大的贸易壁垒。例如,各国越来越苛刻的环保卫生标准就是对中国纺织业的一个巨大挑战。环保问题一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新标准很可能将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如最近美国对中国出口货物的木制品包装物料要求进行防病虫处理,涉及出口商品金额达180亿美元。我国纺织业存在技术水平低、 设备落后等弊端,影响了产品质量和档次,这种状况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仅不利于提高我产品出口竞争力,而且还将给国外纺织品服装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方便。有迹象表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纺织品尤其是化纤和化纤面料的进口将迅速增长。

加入WTO,中国可以说“不”

如果说使中国纺织品贸易获得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对平等的待遇是中国加入《多种纤维协议》(以下简称MFA)的根本原因所在。那么, 中国加入WTO也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取消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歧视, 争取平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发展的权利。正因如此,中国岂能同意美国把取消中国配额的期限再延长5年的要求。

作为国际贸易中的敏感产品。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就存在数量限制。这种做法后来发展成了一个多边贸易安排的基础,即MFA。毫无疑问,MFA是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为出发点的。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可取之处在于:它毕竟把国际纺织品贸易中的双边限制变为多边安排,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透明和可预测的框架。对中国来说MFA 最大的价值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享有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等的待遇。正是这种相对平等的待遇使得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在劳动力和纺织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中不断取得成功。但是随着世贸组织的成立,MFA 被新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所取代,在新的多边框架中没有中国的位置,中国因而被纺织品出口国利用这个机会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空间。如果继续留在 WTO之外,中国处境甚至不如在MFA体制下, 尽管该体制是一种限制性的;但是如果中国加入WTO,却得不到WTO成员应享有的全部待遇,那么加入WTO的意义何在?

中国在纺织品问题上的回旋余地之所以有限,不但在于纺织工业是对中国有重大经济意义的部门,它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38个工业部门的第一位,它是中国最大的净创汇企业,1997年占工业产品创汇的57%,它还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一个部门,占制造业总数的15%,而且也不仅仅在于对歧视待遇的憎恶,还在于纺织品贸易的自由化与其他部门不同,它是在MFA基础上演变而来,目前它仍然很脆弱, 捍卫《纺织品和服务协议》的尊严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使命。国际舆论认为,如果中国在此问题上对美妥协,那么,欧盟就会步美国后尘,提出同样的要价。一旦他们在与中国的交涉中得手,他们就会以此压其它发展中国家,这样一来,纺织品实行自由贸易的最后期限就会松动,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

中美两国有关中国入世的协议最终是在双赢的基础上达成的,这体现了两国在此问题上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在共同面向21世纪挑战所表现的远见卓识和开创未来的勇气。这必将为包括纺织品在内的中国产品出口开辟广阔的前景。

标签:;  ;  

加入WTO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影响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