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小企业困境:在等待“助人”的同时努力实践_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解决小企业困境:在等待“助人”的同时努力实践_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破解小企业困境:等人“扶”不如苦练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等人论文,小企业论文,困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2013年二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93.1,比一季度下降2.1点,比2010年相比已低了很多,说明最近这两年来,中小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2012年年底,有专家说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大概要两三年的时间,当时有经济学家认为太悲观。现在看来企业外部环境的严峻还要持续到2014年。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严峻,经营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政府应该努力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二是企业自身要苦练内功,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创新升级。

当前中小企业的日子比较难过,问题主要还是在整体环境,尤其是资金环境。在各自领域里面具有一定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政府对它们的扶持力度还比较大,但众多的小微企业生存确实有难度。因此,在政策环境上面,国家要做一些事;从资金关系上面,银行应该做一些事。

近年来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调查显示,能够感受到政府扶持政策收益的中小企业只有20%。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央出台的某些政策地方政府不愿意办,比如减少乱收费,减少行政事业罚款,减轻中小企业税赋负担等等。其次,政策本身含金量太小,实际上不解决问题,受益面太小,与广大小微企业无关。第三,有些政策制定时相关各个部门没有进行充分沟通,一个部门发文了,别的部门却不执行,政策在执行中被消极抵制。此外,中小企业自己也有问题,政府到底出台了多少条利好政策,小企业不知道,不好好学,也不知道去哪里找这些优惠政策。实际惠及的企业可能连20%都不一定到。还是应让中小企业形成良性的机制,比如通过税收机制的调整,让企业实实在在地得到一些实惠。现在政府应该尽快在机制层面搭建出路,引导社会资金进军到一些有发展潜力的行业的中小企业市场。

各级财政这些年为扶持中小企业安排了专项资金,中央财政中小企业扶持资金有好几块,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都有。但得到这些钱的主要是小型或是中型的高科技企业,几乎没有微型企业能够得到这个扶持基金。这个基金不是普惠的,受益面太小,比如福建省受益面只有5%。中小微企业对中国税收的贡献是50%,每年要交5万亿税,拿出百分之一,即500亿来反哺它们也不算多。但实际上现在只有150亿。

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应该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建立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营造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环境。制定标准,加强市场监管,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创新,加强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等等都是政府应该做的工作。深圳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整治“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主要就依靠两条,一是收支两条线,“三乱”的利益链条被剪断了。二是市政府给每个企业发一个本,政府部门的人去都要登记备查。这两招非常有效,到1996年七八月份深圳的“三乱”就止住了。但直到今天,个别省份仍然存在“三乱”,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干扰。

一些政府在职能转变上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到位。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根据地域的特点充分考虑,而不是成立个中小企业局、搞搞培训这些简单表面的政策,要有实质性的政策。政府在制定中小企业政策时,应该多做一些中小企业意见的征集,要知道他们到底“痛点”在什么地方。现在小微企业的免征点(月收入)2万其实提到20万甚至100万都关系不大,减少的这部分税收对于政府来说只是一小部分,但可以帮助小企业渡过难关.把它们做活了之后,对中国经济总体来讲是非常有好处的。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取消和下放了多项行政审批与行政收费,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当然是利好,尤其是对未来即将设立的中小企业来说利好更多,但对那些已经遭遇经营困难的企业来说利好有限。对于这类企业应该立即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比如资金这类瓶颈性问题,其他都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问题。

破解融资难题。小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融资难、融资贵。服务小企业一定要为他们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这需要银行从传统的思维模式、运作方式、产品设置中解脱出来。小企业融资需求具有期限“短”、额度“小”、频率“勤”、用款“急”的特点,从而使金融机构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时,始终面临着情况“生”、了解“难”、分布“散”、见效“慢”的困难与障碍。对此,华夏银行以“小、快、灵”的服务模式去打破这个瓶颈。华夏银行的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在准入条件、第三方合作、操作规程等流程上进行了标准化;将企业主个人和企业资源充分整合,突破了单一依赖于抵质押的传统担保模式。目前华夏银行已有12类标准化的小企业金融产品为小企业提供服务。在组织架构上,他们建立了覆盖全行的、专营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网络。同时,将绍兴、常州分行转型为小企业业务特色分行,将支行网点转型为从事小企业和个人业务的主要渠道。在江浙这种小企业密集的地区,银行要让机构设置无限贴近小企业。到2013年9月末,全行小企业客户超过22万户,全行小企业信贷余额超过2300亿元,小企业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同期,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中型股份制银行会逐渐发现做小企业也有很大市场空间和较好前景,这是银行业未来的趋势。如果现在没有一个体系化的准备,将来就会措手不及。客户结构中小化与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客户服务能力是相匹配的。为此,华夏银行确立了“三中”定位,逐步实现客户结构中小化,即对公业务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要客户群体,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零售业务以中等收入客户为主要客户群体,打造“大众理财银行”;机构建设以中等城市为重点,并逐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中型股份制银行能够主动开发出适应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信贷产品,也取得不错的收益。另外一些新进入的像人人贷这样的金融机构,它们没有银行的影子,完全根据资金市场的变化情况做经营。对于这类的企业,政府一方面应监管它的风险,降低它的风险,另外一方面要给它充足的政策环境,让它能够发展得起来。

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与银行的供给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找到优秀的小企业成为关键。银行可以依托核心企业、商会、市场、园区管理方等平台合作,借助他们的专业管理信息,通过自主研发的“资金支付管理系统”,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找到这些好的小企业。

在中小企业贷款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之下,小企业的不良贷款和银行的风控愈发重要。华夏银行对小企业授信业务给予一定比例的容忍度,实行差异化管理。将全行平均不良率作为小企业专营机构不良率的上限,只要不超过这个比率就是成功。一是在不良率上有稍高的风险容忍度,二是不以简单追求盈利为目标,三是以扩大客户规模、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对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为重点。小微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基本核心就是要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只要这个基本点把握好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水平整体可控。同时还探索建立小企业批量式全流程风险控制模式。通过制定统一的金融服务方案,实现授信调查、授信审批和放款审核等业务流程的批量管理。

自主创新苦练内功。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非常关键的一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上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银行在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以与客户共成长为价值主张,从小企业客户需求出发,从一个简单资金提供者到探索提供包括财务顾问、税务筹划、管理咨询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邀请知名大学经管学院为小企业主量身定制团队建设、财务管理、小企业融资、战略思维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小企业“强身健体”。

银行在努力帮助企业实现融资需求的同时,应帮助小企业提升软实力。首先是说人才瓶颈,而且中小企业在人才使用机制上创新不够。互联网已经提供像威客这样的模式可以实现全球人才共享,中小企业应该借力这种现代化的工具。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创新中所遇到的支持也不够,如果能把民间对创新的支持与中小企业的创新打通的话,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力量会更强。必须形成社会良性的循环,从生产创意到做出产品再到上市这个循环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支持。

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主要来自企业内部。企业自己不能“找死”,也不能“等死”,根本的出路就是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升级转型,中小微企业要走专、精、特、新发展的路子。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不能只怪外部环境不好,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企业本身的“低端制造”,粗放型经营。企业的产品必须不断升级,经营必须转型。加强研发和高端设计,培育品牌,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小富即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  ;  ;  ;  ;  ;  ;  ;  

解决小企业困境:在等待“助人”的同时努力实践_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