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_经济一体化论文

论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_经济一体化论文

略论经济一体化发展新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新趋向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只有在生产力发展阶段、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文化程度等大体接近的国家之间,才能形成一体化经济集团。按照一般的理解,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在组成一体化集团的成员国之间逐步消除所有歧视性贸易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阻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应该承认,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组建经济一体化集团,摩擦较小,矛盾较少,有利于形成竞争性国际分工而不是“互补性”国际分工,获得内部市场扩大等静态利益和促进竞争、带动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等动态利益。一旦有了问题也易于在相互合作中得到解决。因此,战后一个时期内,一般是发达或较发达国家联合起来,或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经济一体化集团。

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最引人注目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超越经济发展水平较大差距的障碍,组建一体化经济集团。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从6国到12国,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希腊的加入就是明显的例子。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欧洲自由贸易区的扩大,尤其是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1994年印尼茂物会议决定在2020年前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无不显示了经济一体化这一新趋势。

如何来看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这一新趋向呢?从宏观上看,应该认为,这是由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从政治上看,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这就促使各发达国家重新考虑战略部署,以在这场新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能掌握经济竞争的主动权。这就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超越意识形态的障碍发展经济合作,乃至组建某种形式的一体化集团准备了政治条件。从经济上看,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这又加剧了经济复苏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从发展区域性市场寻找出路。欧共体1993年1月1日起建成内部统一大市场,又从外部给区域经济集团化以新的推动,迫使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以集团来对抗集团。在这个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中,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都把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的目光落到了发展中国家身上。尤其是东亚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中国),使这一地区成为90年代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市场前景极其诱人。据最新资料显示,美、日与亚太地区的贸易量及其比重已经超过它们对西欧的贸易量和比重,反映了该区域内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各国(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事实。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也有与发达国家发展紧密性合作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成一体化集团,就可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强大的经济集团。我姑且称之为“南北合作型一体化”,以区别于经济一体化的传统形式(北北合作型或南南合作型)。

分析至此,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为什么这种“南北合作型一体化”,不会导致集团内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经济的毁灭(如果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不可能答应与发达国家形成一体化经济集团)?这种“互补性”而不是竞争性国际分工,会不会导致所谓“完全的专业化”;即发达国家专门生产工业品,发展中国家专门生产初级产品?如果不会产生上述这些消极后果,那经济上的根据何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成一体化经济集团的互利性基础是什么?下面试作一较为深入的分析。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和新的科技革命的发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全新的格局。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国际贸易量以比世界产量更快的速度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尤其是部门内国际分工得到很大发展,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现代通讯网将整个世界连成一体,地球正日益“变小”。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的流动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借助现代化的金融工具,资本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国家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生产要素具有高度的可移动性,尤其是资本的高度流动性,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包括传统的关税同盟理论,在解释这些新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我们知道,不管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还是以俄林的资源禀赋说为代表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在论述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时,都把绝对比较利益和相对比较利益,建立在生产要素不能国际流动的基础上。在这样的假定条件下,一国的要素配置仅由国内生产要素的禀赋条件决定,一国的比较利益仅从国内生产要素禀赋决定的贸易结构中产生。受这种思路的影响,传统的经济一体化理论,主要是早期关税同盟理论,也是建立在生产要素不能国际流动的基础上的。这样,建立一体化经济集团的成员国当然只能是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否则,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的现代工业就经不起发达国家的竞争,这是不难理解的。即便是稍后发展起来的大市场理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共同市场形式的一体化现象,但由于仍局限于规模经济、竞争激化的分析,而未能充分考虑要素流动对成员国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本经济学家就正确地指出了其理论的局限性,要以协议性分工理论来加以补充。但也未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认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的国家之间不可能形成一体化集团。

其实,早在60年代,就有经济学家注意到生产要素流动尤其是资本、技术的国际流动对贸易分工和投资格局产生的影响,为理解后来发生的“南北合作型经济一体化”现象提供了理论思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雷蒙德·弗农1966年在美国《经济学季刊》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提出每一种新产品都可以分为创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上,不同类型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对于美国来说,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贸易战略和投资战略。我当面请教过弗农教授,问他这一理论是否可以作为解释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一类经济一体化现象的一种思路。弗农教授表示,这一理论不是他一个人“发明”的,而是总结了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有些还不完善,可能还要作一些补充。我觉得,用60年代的理论来说明90年代的问题,当然不免有局限性,但循着这个思路,也许我们就能对90年代的新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

正如弗农教授在那篇著名论文中所指出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格局的变动,越来越受到技术进步的深刻影响,越来越受到各国资源禀赋差别的影响。在一种新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各国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一种产品在它的生命周期运动中,比较优势会从一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从而引起国际投资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在新产品阶段,由于需要大量研制费用和大量熟练的工人,产品属技术、资本密集型,成本较高,消费市场也要求有相应的高收入支付阶层,因此,新产品大都在美国等创新国生产。由于创新国厂商垄断了新产品的制造技术,因而也垄断了该产品的出口市场。新产品一般比较昂贵,其产品出口,也是首先出口到创新国以外的其他工业发达的高收入国家。随着创新国(如美国)的新产品在其他发达国家逐渐打开销路,诱人的市场前景为这些发达国家的厂商生产这种产品提供了刺激。无须花费创新国必须的大量科技开发费用以及无须支付国际运费及关税,也使得这些发达国家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创新国看到这种情况,就会改变贸易战略和投资战略,直接到其他发达国家投资,生产这种新产品占领当地市场以替代原来的出口。创新国懂得,如果它们不生产这种产品,东道国也会生产。因此,创新国的直接投资行为是“防御性”的。在这一阶段,新产品变成了成熟产品,技术开始普及,因而成为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创新国的出口开始减少。首先是减少对直接投资国的出口,然后是减少对其他国家的出口。最后,创新国成了成熟产品的净进口国,或者从本国子公司进口,或者从其他发达国家进口。对于创新国而言,新产品“打回老家”来了,产品生命周期宣告结束。

事情还不止于此。这个周期在创新国是结束了。但在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的其他发达国家,产品生命周期还在继续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产品成了标准化产品。创新国的技术专利也许已过了保护期,也许已经扩散。新技术已不再“新”,已随着教育、科技的普及而变得容易掌握。当产品成为标准化产品时,生产成本低廉便成了重要竞争力量。创新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公司,就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转让技术,生产这种标准化产品。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劳动费用低廉,地价便宜,政策优惠,环境保护标准也不如发达国家那样严格,生产标准化产品极具竞争力。因此,当生产过程标准化和创新国的技术专利失效后,生产便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了。这时,产品事实上已成为资本、劳动密集型的了。这些发展中国家最终会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把产品出口到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种新产品,它最初是创新国的出口垄断产品,而后,当它传播到其他工业化国家时,它就成为成熟产品,最后变成标准化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定居”。今天,先进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正处于这种产品周期的开始一端,而纺织品、皮革制品、橡胶制品等则处于另一端。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汽车终将成为明天的纺织品。韩国已经开始成为汽车出口大国这一事实,表明汽车也接近于标准化了。

新产品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模式之所以发生上述有规则的变化,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上的比较优势不一样,而这又与各国创新能力、工业技术水平、劳动力及其价格状况有关。应该指出的是,在世界产业结构处于不断调整的大背景下,由于各国产业处于不同的层次,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资金和科技力量,不断提升本国产业结构,使之向高资本密集型、高科技型方向转变,而将一些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转移出去,甚至将一般制造加工的资金密集型产品也转移出去。而发展中国家恰恰成为这些转移产业最合适的接受者。它们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转移到本国,与本国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可见,产品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化,与世界产业结构的演进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现在可以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一体化经济集团,是因为各自存在相对优势。在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基础上,通过直接投资的“媒介”,使各国相对丰裕的、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相互配置,“组合”出成本较低,具有竞争力的商品进行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获得比较利益。在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条件下,这种“互补性”的国际分工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形式,不会导致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毁灭,反而能使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吸引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发达国家也可把一些在本国已不具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并提高资本的利润率。可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具有坚实的互利性经济基础。时代变了,情况变了,观念也会变。1990年,墨西哥还表示在近期不准备和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因为怕本国工业不能与美国竞争。仅仅两年以后,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有意思的是,在美国,经济学界和企业反而担心形成自由贸易区以后来自墨西哥的“不平等竞争”。因为墨西哥劳动费用低廉,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标准不如美国高,因而美国资本必然大量流向墨西哥,生产出成本低廉的商品与美国进行竞争,美国一些产业就会“吃不消”,因此,美国就此还不断向墨西哥施加压力,要求它制定标准更严格的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

当然,这种“南北合作型”的经济一体化也存在不少新问题。对发达国家来说,由于一些企业会转移到劳动费用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去,这虽然会提高资本报酬率,但同时也转移了就业机会,使劳动者受到损害,失业增加,收入降低,从而引起劳动者的不满和反对,增加社会摩擦。同时,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尚未发展到足以替代传统产业的程度。因此,传统产业由于追逐高额利润而过度外移,会对本国经济带来较大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仍然存在对本民族经济的冲击问题。虽然外资大量流入有助于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但如何保证外资的流入及其资本投向结构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防止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掠夺性经营乃至外国资本对民族经济的控制和伤害,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潜在问题。但是,在国际分工、国际竞争更加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一些矛盾和问题将会在相互合作和协调中逐渐得到解决。

标签:;  ;  ;  ;  ;  ;  

论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_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