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诵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论文_罗建蓉

探讨诵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论文_罗建蓉

四川省江安县第二中学校 罗建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该考虑汉语文字的特点对识在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树立“为生存发展而读书”“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良好习惯,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阅读素质要求。要真正通晓现代阅读学基本原理,善于在阅读教学中弃旧图新,渗透人文教育,激发创新精神,须先明辨语文阅读教学新旧理念不同之所在。

我认为,在这么悠久的文化接力中,使其能够绵延不衰的重要方法也是有着不可怀疑的价值的!然而,在高考以及各种复杂因素中,大家已经越来越多的倾向于把语文当成习题课不断的精雕细琢,每篇文章的字词句,结构与思想,方法与艺术,作者与背景已经成为语文老师必不可少的精讲环节。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说一点用处没有,但是根据我的读书经历,老师精讲的—篇篇课文,未必都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或者说从中让其真正沉淀为我自己的东西是不太多的,反而,是—篇篇要求熟背熟记的诗词文章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随着时间的淘洗,那—首 首优美的诗歌,那一句句经典的名言,那—篇篇深刻的文章才真正的融入我的灵魂我的思想,让其在我的生活与生命中慢慢的浸润,慢慢的馨香。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大量的熟记熟诵是非常必要而且意义深远的!首先,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明确诵读的重要作用。

重视诵读,是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纵观文化历史长河中,—代一代的文豪大家,迁客骚人,无一不是经过漫长的文化熏陶与积淀,而积累的重要方法就是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所总结的这些话语,都是对于反复吟诵文章的作用的经典总结,而就是这些最为朴素的话语,却是为我们提供了最为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试想,如果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是篇篇明白意思,而不达到熟读成诵的水平,又怎么可能出口成章, 更遑论是作为—个人终身的精神食粮不断的浸润灵魂,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呢!第二,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是十分讲求音韵美的。

而这—特点正好适合诵读过程中的反复朗读,这—方面能让诗词的音乐美得到最好的展现,因为,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富有节奏和旋律的音尺美就会自然而然的愉悦人的听觉,撞击人的心扉,使人产生—种妙不可言的审美享受。再有,在反复的朗读中,诗词的风格艺术也会让学生得以更好的掌握。对于高中生而言,诗词鉴赏的—个难点便是对诗词的内容难以理 解。而造成这—困境的—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忽略了反复朗读 这一重要环节。学生已经习惯看题解题,更多的从方法、技巧去思考,而忽视反复朗读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久而久之,学生越来越多地沦 为习题的奴隶,而对于诗词本身的魅力却收获甚少,从而造成 —个恶性循环,那便是读不懂诗词,畏惧诗词鉴赏,也就谈不上很好地解答有关诗词的习题。

第三,诵读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诵读是需要反复进行的。这样既让学生熟记了文章,同时,也在这种训练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而不是浮光掠影地停留在表面。甚至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学 生可以怡神静气,养性修身。大凡能静心下来背诵—篇篇美文、一首首诗词的人,必定是可以忍受寂寞,享受孤独的。而现在的中学生往往急功近利,对于语文的学习很缺乏耐心。他们多么希望有—套不用多花时间而可以取得高分的所谓独家秘诀。很不愿意在语文学科多花时间,甚至不少学生不知道应该在语文的哪个方面花时间。教材上一学期的文章就那么十多篇,其余的就是—本练习册、几张试卷。他们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时,语文教师提倡甚至要求他们背诵经典篇章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诵读呢?我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从思想上扫清学生的认识障碍。

不少学生认为,诵读是一种很呆板甚至很笨的学习方法,认为只要我理解了就可以了。殊不知,语文学习要达到“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的境界是必须经过大量的诵读、深刻的记忆,使之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经过这样的“冬练三伏,夏练三九”的苦行僧式的学习与积累,才能达到胸中饱丘壑,笔下吐云烟的境界。

二、语文教师的示范诵读是十分重要的。

当语文教师将一篇篇经典文章、诗词脱口而出或者信手拈来的时候,自然就带给学生—种示范效应。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教师言行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如果语文教师总是教材与备课本不离手,甚至是照本宣讲,那么,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中所得到的愉悦感就会大打折扣。

三、教师应该具体指导诵读方法。

让学生 对要诵读的文章不 至于束手无策,从而产生畏惧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也可以将段头段尾的提示性字句列出,从而加快诵读的速度,让学生产生—种成就感。而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往往更加产生—种背诵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背诵篇章,让学生更加有目标地进行背诵,不至于让学生有力无处使。

四、勿要贪多,贵在坚持。

凡事贵在坚持。对于语言学科的学习就更是如此。高士其曾说:“语言学科的学习,就像交朋友,天天见面就关系好!”语文学习就更是如此。背诵切忌一日曝十日寒,兴趣—来就背个昏天暗地,稍过时日又忘到九霄云外。这样的背诵习惯不言而喻肯定是失败的。

五、不断反复,加深记忆。

遗忘是记忆的天敌,只有不断的重复才能使诵读的篇章真正深刻地印入脑海。也只有深刻印入脑海的东西,才能在写作与日常运用中脱口而出。唯其如此,才是有效的背诵。

总之,要飞翔在语文的自由王国中,必须就先得磨剑。熟读成诵,口舌生疮,经过这番辛苦,章法语感有了,思想内容不缺了,字词句,语修逻具备了,又何愁语文学习的效果呢?所以,我认为,诵读的习惯是学习语文最简单、最传统的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论文作者:罗建蓉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0

标签:;  ;  ;  ;  ;  ;  ;  ;  

探讨诵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论文_罗建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