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应用论文_容正

身份证号码:44010719870625XXXX

摘要:近年来SBS改性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中广泛应用,文章依托工程实例,阐述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同时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类似的路面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基层处理;面层铺压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材料,其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路面的耐磨性,降低其维护成本,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对促进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概况

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改造工程一期,长约8.23km,原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交通量比较大,车辆超载等原因,路面出现裂缝、破碎、断板、板底脱空等问题。改造工程二期,长约5.23km,原路面为普通沥青路面,同样由于交通量比较大,车辆超载等原因,路面出现车辙、推移、拥包等现象,严重影响质量。针对以上问题,在此介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

2.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

2.1 集料

粗集料: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2等的规定,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具有一定硬度、强度和良好的颗粒形状,掺入抗剥落剂后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所以采用经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石灰岩等碱性石料的近立方体颗粒碎石,粒径大于2.36mm。

细集料: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等的规定,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我们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人工轧制的机制砂[1]。

2.2 填料

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0.1等的规定,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应具有憎水性,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采用石灰岩中的碱性岩石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2.3 改性沥青

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2.1-1中对B级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6.2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且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沥青面层均采用优质石油沥青,确定SBS的合理剂量在3%)6%之间,一方面大幅度提升沥青软化点,另一方面较大提高抗车辙能力。为提高抗水损害能力,再加入抗剥落剂等外掺剂[2]。

2.4 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指标

对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马歇尔试验设计、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检验及车辙试验抗车辙能力检验三部分组成,如表1-3所示。

通过试验,制订相应的技术指标,如表4-5。

改性沥青由于容易发生沥青和改性剂的分离,改性剂SBS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保质期,使用前应取样融化检验是否有明显的离析、凝聚现象,并对乳化沥青的残留物含量、残留物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粘度、闪点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已发生离析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3]。

在现场设厂集中制作改性沥青,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集料温度应比沥青高10~20℃,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复沥青结合料,并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拌好的沥青混凝土色泽要求均匀一致,无花白料、结团、冒青烟和离析等现象。工地试验室对每车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测,要逐盘打印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并定期对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和天气预报,合理进行改性沥青的进场安排,及时做好送检和留样工作。成品改性沥青到达施工现场后存贮在改性沥青罐中,改性沥青罐中加设搅拌设备并进行搅拌,使用前改性沥青必须搅拌均匀。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贮料仓的储料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

3.基层处理

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我们对工程一期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修复、注浆处理、采取防止反射裂缝措施及主车道两侧的侧缘石的安砌、雨水边井的提升等处治工艺,确认能满足铺沥青层的要求[4]。

对工程二期旧沥青路面经过必要的补强、修补、铣刨、整平,加铺罩面层,符合设计规定的城市Ò级主干道线形、几何尺寸以及强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两段旧路面处理后再彻底清除浮灰,根据需要并作适当的铣刨处理。为保证沥青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板的良好粘接,在找平层铺筑之间,洒布一定量的粘层沥青。在喷洒粘层乳化沥青后,待粘层沥青已破乳时开始进行玻璃格栅铺设。在确认公路改性沥青路面基层的材料、施工工艺符合质量要求后进行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

4.面层铺压

4.1 样板检测

全面开工前,在工程现场选择不少于150m的直线路段进行试铺和试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检测。现场摊铺后在全宽范围内要求均匀一致无离析、无油斑及光面现象[1]。用改进型渗水仪检测渗水系数不大于50ml/min。混合料用红外温度探测器检测的温度差不超过200℃,构造深度0.8~1.2mm。

4.2 摊铺

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摊铺机速度设定为3.0m/min,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时设专人在摊铺机前进行指挥,以避免运输车辆撞击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每20m测5点摊铺厚度,检查其是否符合规定;每20m测定摊铺温度,不能低于160℃。要安排专人对摊铺机后的路面进行检测,每10m)20m至少检测左、中、右三点的虚铺厚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相应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或基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中面层根据情况选用找平方式。直接接触式平衡梁的轮子不得粘附沥青。当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反复修整[4]。

4.3 碾压

碾压工作必须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后立即进行,只有高温碾压,压实效果和平整度方能满足要求。初压和复压没有时间界限,复压要紧跟在初压后进行,要严格控制碾压距离,碾压距离要和温度相配合。要设专人对各阶段的碾压温度进行不断的检测,严格控制碾压温度,以指导碾压。初压温度>160℃,复压温度在120℃)150℃间,终压温度Y120℃。在不产生严重推移和裂缝的前提下,初压、复压、终压都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同时不得在低温状况下作反复碾压,以免使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集料嵌挤。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l00mm,碾压工序不但保证混合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而且还要满足平整度的要求。

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初压和复压要低速进行,以免对热料产生推移、开裂,影响内在质量和表面平整度,同时应保持匀速,不能刹车、中途停顿、转向或制动,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静压时重叠1/4轮宽,开振时重叠20cm,一来一回并压完全幅为一遍。压路机必须沿原路返回。

4.4 接缝

为消除纵缝,采用一台摊铺机进行整幅摊铺。两作业段的横缝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m~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SBS改性沥青砼上面层铺装后,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前,绝对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其他传统沥青路面和其他改性沥青路面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目前已得到了路面工程施工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仍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还需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相信在不远的未来,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将发挥出更为优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萍.SBS改性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天津市政工程,2015(3):6-10.

[2]辛欣.分析市政道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2017(3):00141-00141.

[3]李济成.市政道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J].科学与财富,2017(27).

[4]闫利荣.市政道路工程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38(12):143-145.

论文作者:容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应用论文_容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