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论文_赵雪梅

赵雪梅

香格里拉市文化馆

摘要:为我国民众提供积极向上、健康的精神文化是当前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提升了群众文化建设力度,通过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的方式,强化基层文化教育,提升我国基层群众为精神文化水平,改善落手的精神风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此,文章分析了如何提高基层去群众文化辅导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希望能够为提升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的效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文化辅导;针对性;有效性

所谓的群众文化指的是,由群众作为建设主体而形成的文化,其具有范围广、社会性的特征,多数是由群众在劳动中创建的,通常以群众活动展现出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为了改善我国群众落后的精神文化风貌,近年来去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对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科学的指导,丰富了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的内涵,对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促进地区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不断探究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辅导针对性与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以便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一、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重要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如图1)依据辅导方式进行划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文化修养辅导,另一部分是思想政治辅导。通过两方面的辅导内容能够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突出我国时代的主旋律,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先进性,对基层群众思想内涵的丰富、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避免了不良信息以及毒害信息对我国基层民众思想的腐蚀,从思想上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文化修养辅导部分,是文化辅导内容的一部分,在辅导过程中,通过向基层群众传递文化知识,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让群众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对生活的善恶进行分辨;并使基层民众自觉传递与传承我国先进的文化,自觉向社会传递正能量[1]。

图1

通过对接受文化辅导群众的调查了解到,基层群众文化辅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广泛引导社会展开大众教育。社会教育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与学校教育有着较大差别,社会教育的范围广阔、作用较大,而且教育对象来自社会的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学历背景、年龄以及经历,社会教育主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负担较小,而且效果较好。另一方面,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2]。文化传承一直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宗旨,通过文化辅导,向基层群众传递我国优秀文化,使基层群众能够正确辨别精华与糟粕,并自觉保护我国优化文化,成为我国优秀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二、提升基层文化辅导工作针对性与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一)以群众需求为根本,构建完善的群众文化辅导体系

一方面,全面深入调查,科学定位,保障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顺利展开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社会调查,了解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从而精准定位辅导对象;并依据调查内容,合理划分辅导对象,真正为群众弥补其文化内容中缺失的部分,从而提升文化辅导工作的针对性;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增添文化辅导内容,完善辅导体系,切实提升文化辅导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在针对农村地区展开旅游文化辅导过程中,当地群众主要依靠旅游产业发家致富,所以应在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增添相应内容,并将此内容作为重点,使当地民众能够正确认识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旅游产业文化,丰富旅游产业内涵。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文化辅导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辅导对象的特点,灵活使用辅导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文化辅导的有效性。而在辅导工作定位过程中,要从地理位置、文化传播方式等角度精准定位辅导对象,从而为群众提供完善的辅导服务;另外,在定位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群众生活方式等要素,将文化辅导与群众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开展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以及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文化辅导方式,使民众能够自觉接受文化教育[3]。

另一方面,科学引导群众,激发群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效果。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依靠民众、依赖民众,所以,群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效果。为此,在推进文化辅导工作中,要将实现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文化辅导的重点,结合当前基层综合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文化辅导与地区发展优势、地区发展特色相结合,以基层群众喜爱的工作方式,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文化辅导地区进行调查,了解民众的切实文化需求,并寻找文化能人,辅助辅导人员做好工作,奠定群众基础;二是,通过激励政策,制定适当的奖励措施,调动民众参与文化辅导的热情。

(二)构建群众为本、为核心专业化辅导团队

将文化辅导工作作为联系群众,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构建与群众和谐、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切实从群众角度出发,理解群众,尊重群众,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文化辅导团队可以通过贴心的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从而能够理解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并自觉主动的加入到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4]。另外,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要切实坚持以群众为核心,不断完善辅导机制,定期对辅导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强化辅导人员的素质;并争取国家、政府的资金扶持、设备扶植,提升文化活动水平,保障文化活动开展经费充足,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我国文化建设成果。

(三)实现多元化辅导方式

为了完善文化建设,促进我国社会注意文化建设的进步,应通过多元化辅导方式提升文化辅导的力度。例如,在文化辅导过程中,可以开设书法班、国画班、戏曲班对群众进行培训,组织有爱好的群众接受专业的培训;并根据群众的文化需求,组织辅导人员深入到社区等组织中,开展文化活动,如文娱汇演等,使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基层群众多能接受到文化辅导。另外,文化馆可以与街道、社会等部门展开联合,组建公益文化活动,从幼儿到老年人,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化辅导,从而切实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我国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切实改善了我国基层群众落后的精神面貌,使我国基层民众接受到先进而优秀的文化教育,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文章通过辅导方式、辅导内容定位、辅导团队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提升基层群众文化辅导针对性与有效性的策略,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辉,刘国荣.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J].青年时代,2017,30(12):24-24,25.

[2]胡锐.基层文化馆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工作的策略[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29(3):239-240.

[3]王茜.浅议文化馆应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J].科学与财富,2017,32(28):191-191.

[4]肉先古丽·依米尔艾木孜.浅谈如何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J].北方音乐,2016,27(17):208-208.

论文作者:赵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论文_赵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