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进展论文_沈金龙

浅谈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进展论文_沈金龙

昭通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索应芝 高黎小学 云南 腾冲 679107

摘 要:基于对人性的全面认识,人格心理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范式:生物学范式,社会—认知范式,进化论范式。与此同时,传统的研究范式也有了新的进展,趋于综合化、多元化。文化人格学派的兴起发展,对人格心理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人格心理 新进展 文化人格

人格心理的研究因为其直接指向人类心理的最底层——“人性”而备受关注,目前处在历史最活跃的时期。在对人性深入的剖析下,人格心理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和新趋势。人格心理的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是在研究者人性观的假设下进行,采取一定的人格研究方法方式,影响到其研究取向及理论的建构。但是由于人性的前提更趋向于综合化、系统化,因而人格心理的研究也随之有了新的进展。

一、目前人格心理研究的主要范式

1.精神分析的范式。该范式是由弗洛依德创立的,其后由荣格、阿德勒和艾里克森等发展起来。该范式强调潜意识、性本能等人格动力的重要性。其重要研究内容有焦虑、防卫机制、早期经验对人格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等。

2.社会认知范式。人格心理学的社会认知范式主要是通过集中于个体的认知过程,尤其是直觉和记忆这一从认知心理学借用来的术语而形成了刻画性格的模糊集合。大量的研究计划表明了人格的认知范式正充满活力。但是,目前在社会认知范式下的许多研究的联系是比较松散的,由大量各不相同但又寻求相互独立的小主题组成,而没有把它们连接起来的总的主题,更没有提出一套彼此具有系统关联的假设构架。社会认知范式的创立者班杜拉和米歇尔正尝试以各自的理论来整合社会认知范式。班杜拉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把自我系统的发展描述为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它允许个体通过自我奖赏和自我惩罚这一道德行为的可能基础来进行自我控制。

3.生物进化范式。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人格特质与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之间具有重要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大脑中已经确定的解剖点对人格特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额叶对人们深谋远虑和预期,杏仁核对攻击性和某些类型的情绪性,荷尔蒙对社交性、积极情感、攻击性甚至性能力有重要影响等。另外,近年来生理学研究对人格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人格在某种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人格的神经解剖的、生理学的和遗传的方法全都集中在行为模式的个体差异的生理起源上。具有某些行为倾向的人尤其可能生存下来并保留后代,结果他们的后裔一般也具备所有那些行为倾向。

4.心理分析范式。心理分析范式已由思辨进化为实证的研究领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关于焦虑,弗洛伊德以思辨的方式强调无意识源头的重要性,而近来的心理分析研究则通过实验研究把重点放在人们为降低或消除焦虑而做出的有意识的努力上,通过实证研究应对焦虑的策略,研究了焦虑策略的效果。关于无意识的认识,尽管各派人格理论家对人格的描述和解释存在很大的区别,但现在一般都承认,意识以外的想法对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也预示了当前的平行类加工模型。

二、人格心理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

1.人格要素一定要有机统一起来。人是现实的人,人格的各个要素之间要有机地统合起来,这样的研究才更具有生态效度。所以在研究方法的指标上也将进行规范与统一,提高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在理论建构上,在对人性充分理解的共同观点下,要构建共享共通的人格理论,在对人性的不同层面的了解下,构建相应的人格理论,允许人格理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理论只是达到了接近于真理的程度,却永不可能达到完美、真理的状态,其总是不断发展建构的,永远不会终结,理论的纷争也将永远存在。

2.充分发挥心理学边沿性学科的优势。心理学是一门边沿性学科,人格心理学也是。人格心理学不但要从大的心理学背景中借鉴其他分支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还应当将人格心理学置于大的生物学、社会学等广阔的学科背景中进行研究,博采众长,拓宽研究领域,丰富人格理论,提高人格理论的应用价值。只要一理论在现时情况下有助于解决问题,有益于人类生活,使人的生存更有意义,那它就是一个很好的理论。

3.与传统文化相契合,构建本土化人格心理学体系。人格既具有人类所共有的类特性,更具有民族性与个体性。对人格问题的研究,绝对不能照搬国外的有关理论,简单地套用西方人格心理学的测评工具和基本观点等来测量、描述和解释中国人的人格。要提升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水平,促进人格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对本土化人格心理学的探索,主要是思考如何学习和选择国外的人格理论为我所用,如何扎根于中国“本土”,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格心理学,从而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民人格的塑造与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Rowe DC Resolving the person——situation debate:Invitationtoan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American psychologist,1987,42,(3):218。

[2]JohnTooby and Leda Cosmides The past explain the present:Emotional adapt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ancestralenvironments[M].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1990,375。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论文作者:沈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浅谈人格心理研究的新进展论文_沈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