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人际交往状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论文_黎俊涛

中职生人际交往状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论文_黎俊涛

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 灵台 744400

人际交往在中职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职毕业生将来能否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在职业生涯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人际交往能力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中职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以及对人际交往的认同状况,我校课题组命制印发了《中职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问卷》,对在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测试,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分三个年级进行,其中三年级发放调查问卷51份,收回问卷51份。调查对象为中职三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调查内容涉及自我认知情况、与朋友的关系、社会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共七个方面,设计测试了84个问题。

1.自我认知情况

对自己的外貌非常满意的52.9%,感觉一般的45.1%,很不满意的只有2%;对自己的发型在意的占62.7%,有时不太在意的占35.3%;对别的同学穿得比自己好感到不舒服的仅为2%,对自己没有影响的占74.5%;上职中以后觉得最大的挫折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占68.6%,另有些同学认为是朋友的背弃,占23.5%;和同龄人相比,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占62.7%;最想改变自己的知识(占58.8%)和性格(占39.2%),有51%的同学上课时总担心老师提问到自己。当有人指出自己的错误时,有80.4%的同学会认真反思;遇到困难和烦恼时会向同学诉说的占54.9%,而选择在心里憋着的占31.4%。有54.9%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只有2%的同学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歧视。有43.1%的同学觉得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对是否愿意当班干部,72.5%的同学选择无所谓,21.6%同学希望当班干部,49%的同学能主动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70.6%的同学能够和异性同学正常相处,只有29.4%的同学感觉害羞。74.5%的同学偶尔感到苦闷,17.6%的同学会经常感到苦闷。54%的同学适应了职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认识到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是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有39.2%的同学经常感到自己的学习负担很重。在被别人误解时49%的同学会采取主动进行解释,消除误解,29.4%的同学会谅解宽容他人。

2.与朋友的关系方面

经过调查,有68.6%的同学喜欢交朋友,33.3%的同学认为自己朋友不多,5.9%的同学认为自己朋友很少,19.6%的同学朋友很多,而这些朋友中,同学占86.3%,有共同爱好的人占29.4%,老乡占17.6%,网友占7.8%。和朋友认识的途径主要是同学(占41.2%)、共同爱好(占15.7%)、他人介绍(5.9%)、网络认识等。从朋友性别上看, 异性11.8%,同性35.3%,两者相差不多的52.9%。认为网友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相比网友更开放、更谈得来的占9.8%,而64.7%的同学都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更可靠。有58.8%同学有一到五个朋友,21.6%的同学遇到烦恼时会向朋友倾诉,60.8%的同学偶尔会向朋友倾诉。他们认为朋友对自己帮助最多的是学习(25.5%)和生活(23.5%)方面。接触最多的朋友每隔三、四天会联系一次(占39.2%),朋友有难处时84.3%的同学会进行帮助。自己遇到困难时,有45.1%的同学偶尔会主动向朋友寻求帮助,13.7%同学多数情况下会主动向朋友寻求帮助,当和朋友的某件事需作出决定时,90.2%的同学会和朋友商量着办而不是自己说了算。88.2%的同学在建立了稳定的朋友圈子后还愿意结识新的朋友,33.3%的同学只要和朋友在一起就不会感到孤单。当和朋友发生矛盾时,52.9%的同学会采用听音乐等方式来发泄。

3.社会关系方面

经过调查,23.5%的同学不愿意和陌生人交往,和陌生人交往的同学占37.2%,主动打招呼的各占一半。参加集体活动时,只有47.1%的同学不害怕和陌生人交往,而50.9%的同学害怕和陌生人交往。与他人交谈时,遇到和自己兴趣、爱好不同的情况时,49%的同学会耐心听对方讲完,31.4%的同学会视情况而定,9.8%的同学会找个借口离开或建议他(她)换个话题。当与陌生人发生矛盾而理在自己时,21.6%的同学会据理力争,31.4%的同学选择走开不理会,25.5%的同学会请人评判。当遇到困难,周围全是陌生人时,41.2%的同学会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29.4%的同学偶尔会,5.9%的同学不会寻求帮助。与陌生人交往时,54.9%的同学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37.3%稍微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5.7%的同学则认为与他人没关系。70.5%的同学比较在乎或很在乎陌生人对自己的看法,27.5%的同学则不在乎。58.8%的同学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别人,27.5%的同学认为“看情况,有能力就帮”,9.8%的同学认为没有义务,原因是“他(她)又没帮助过我”。

4.与普通同学的关系

当问到你与周围的同学见面时是否打招呼时,49%的同学回答多数时候会打,41.2%的人经常打招呼。7.8%的同学说不会打招呼。当问及和周围同学的关系时,54.9%的同学和周围关系一般的同学出去玩过,31.4%的同学经常出去玩。

如果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遇见同校的同学时,58.8%的同学会主动打招呼,39.2%的同学也许会也许不会,还要看情况而定。当问到你和关系一般的同学一起上过自习吗,60.8%的同学偶尔上,29.4%的同学经常约在一起上。62.7%的同学和周围的同学偶尔联系,25.5%的同学经常联系,7.8%的同学不会联系。

如果你们班评定奖学金或助学金,你会客观地对待你周围每一位同学吗?84.3%的同学答“会”,9.8%的同学答“会偏向于和自己关系好的人”,5.9%的同学答“看情况而定”。

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是否会忽视身边其它同学,只跟关系好的在一起,33.3%的同学选择大家一起活动,45.1%的同学答少数情况下会忽视其他同学,11.8%同学大多数时候是这样。

关于平时去别的同学宿舍聊天的问题,66.1%的同学偶尔去,21.6%的同学经常去,9.8%的同学从不去,“因为不熟,无话可说”。

在学校里是否受到同学欺负或者校外人员欺负,72.5%同学回答为否定(从不),4%的同学经常受到欺负,19.6%的同学偶尔被欺负。

5.师生关系

关于师生关系,觉得自己和老师关系较好的41.2%,一般的43.1%,非常好的15.7%。

认为老师非常喜欢自己的5.9%,很喜欢的11.8%,一般的78.4%,不喜欢的3.9%。问到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回答为“没有私心,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占90.2%,“教学方法独到,学识渊博”的只占29.4%(此为多选题)。

当老师在教学管理过程委屈了自己时,52.9%的同学会主动沟通,求得双方理解,19.6%的同学表示不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烦恼时,39.2%的会向老师倾诉,51%的不会向老师倾诉。70.6%的同学和老师没有发生过冲突,13.7%的同学有时会和老师发生冲突。

如果老师让家长在家校联系卡或者试卷上签字,15.7%的害怕,35.3%的高兴,7.8%的讨厌,41.2的无所谓,3.9%的学生希望得到心理或者德育老师的帮助,51%学生有一点点问题需要心理或者德育老师的帮助。

6.家庭关系方面

认为自己和家人关系,非常好的占64.6%,较好的占27.5%,一般的占5.9%,不太好的占2%。

当手头缺钱时会首先向母亲说的占51%,向父亲说的占31.4%,其他是向爷爷或者奶奶说的。

当心情不好时(或大多数情况下时)会告诉家人的同学占41.2%,不会告诉家人的占31.4%;在家时会与家人谈心的90.2%,不愿意谈心的占9.8%,原因是“老说不到一起”。

上职中后和家人的联系方式,学生主动联系家长的占39.2%,家长主动联系的17.6%,5.9%的同学很少和家人联系。和家人交谈时,一般谈论家里的事或者二者都谈的占39.2%,与家人意见不同时,31.4%的同学会平心静气地商量,11.8%的同学听家人的,9.8%的人会走开,不发生冲突。

7.对人际交往的认识方面

认为在校园生活中人际关系很重要的占68.6%,重要的占47.1%。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经常注意的占39.2%,多数时会注意的占49%,只有39%的同学还没有意识到处理人际关系。

在和人交谈时应着重注意的方面,话语占70.6%,表情占29.4%,眼神占21.6%,动作占11.8%。

认为人际关系会对生活和学习产生影响的占86.3%,不会产生影响的占9.8%。

认为中职毕业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占78.4%,可能会有帮助的占17.6%。

认为处理人际关系要从处理家庭关系做起的占58.8%,不一定的占31.4%;对自己人际关系评价为满意的占43.1%,一般的51%,很差的3.9%。

二、中职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评价

从调查情况来看,中职生的人际关系交往状况主流是好的,呈现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可塑性大,勇于纠错”的特点,彰显了中职德育教育的成果。

具体表现在:

1.大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恢复了自信,性格开朗、乐观;对自我的认知良好,能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能发现自己的长处,积极进取,张扬个性,求得自我发展。

2.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估计正确,把学习知识和技能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注重学习质量的提升和学习方法的改进,认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是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

3.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能够和异性同学正常相处,遇到困难和烦恼时能主动向同学诉说,采取正确途径解决和老师、同学发生的冲突。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宽容谅解他人的缺点。

4.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友谊观,能积极主动的结交朋友、发展友谊,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更可靠,在朋友有难处或自己遇到困难时会互相帮助,和朋友关系民主、平等地互敬互让,和朋友发生矛盾时能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

5.在社会生活中,大部分同学对陌生人抱有警惕心理,知道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遇到侵害时会据理力争,寻求保护。大部分同学在公共场合与人交往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帮助别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6.在学校生活中,大部分同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正常,交往良好,沟通顺畅,他们喜欢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没有私心、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老师。当老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委屈了自己时,大部分同学会主动沟通,求得双方的理解。

7.在家庭生活中,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和家人关系良好,在家时会与父母、祖父母谈心交流,在学校时能通过电话等方式和家人联系,能体谅父母的难处,与家人发生矛盾时能平心静气地商量解决。

8.在对人际交往的认识方面,大部分同学已经认识到了人际交往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注意个人形象、气质的修炼,注意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大部分同学已经认识到人际关系对自己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影响,认为处理人际关系要从处理好家庭关系做起。

三、中职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少数学生自卑心理强,性格内向。有半数同学害怕老师课堂提问,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遇到困难和烦恼时憋在心里,不愿意和人交流,有极少数同学经常感到苦闷,感觉学习负担重,有些学生甚至感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2.少数学生主要依赖网上交友,在现实生活中交际圈子小,对同伴信任度低。有近10%的学生认为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相比,网友更开放,更谈得来,而在现实生活中闭锁、封闭、狭隘、内向、孤独。

3.少数学生在和同学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他人的存在和感受,见到同学不主动打招呼,只和少数同学形成帮派、小团体,哥们意气严重。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会以个人好恶决定自己的价值去向,甚至有个别学生以强凌弱、以大压小。调查发现,4%的同学经常会受到同学欺负,19.6%的同学偶尔被同学欺负。

4.在学校生活中,个别同学逆反心理强,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对老师产生嫉恨、报复心理,故意找茬,寻衅滋事,和老师发生冲突;害怕家访,讨厌学校让家长在试卷或者家校联系卡上签字。

5.个别同学性格孤僻,和家长沟通交流少,不能理解父母对家庭和自己的付出,不服管教,和其它同学比吃比穿,只知道向家长索取,不愿意帮家长干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些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形成了“留守儿童”群体,失于管教,缺乏父(母)爱,人格畸形,思维容易走极端。

6.有些学生虽已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缺陷,但苦于找不到矫正的方法,迷茫、苦闷、犹豫徘徊,不知道何去何从。

以上种种就是本次问卷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在下一阶段的活动中要分析根源,查找原因,找到破解中职生人际关系交往障碍的有效策略。

此为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课题批准号:【2014】PLZY022。

论文作者:黎俊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中职生人际交往状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论文_黎俊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