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田保悦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410300

【摘 要】目的: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7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内镜组,以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应用开放性手术治疗的73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评价两组疗效。结果:内镜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鼻内镜行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鼻内镜手术;开放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sis the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for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 Methods: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2 through nasal endoscopic surgical treatment of 7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 endoscopic group,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05 - December 2008 application open surgical treatment of 73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endoscopy group of patie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nasal endoscopic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safe and reliable,can b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he nasal endoscopic surgery and open surgery,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

慢性鼻窦炎合并息肉病程长,病情轻微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痊愈,但大多数症状较严重患者需手术治疗,鼻内镜在此类手术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我院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鼻内镜行鼻内镜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病例为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以鼻塞为主诉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3例,以2005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开放性手术的73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确诊为鼻窦炎鼻息肉,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会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慢性鼻窦炎临床分型及疗效判定标准,均有反复持续性鼻塞、脓性鼻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以及间歇性头痛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前鼻镜检查,均符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标准,均无手术禁忌证。内镜组73例患者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11-81岁,平均50.98±4.43岁,病程1.5个月-22年,平均21.97±6.78个月,临床分型分期方面,I型21例,其中一期7例,二期9例,三期5例;Ⅱ型37例,其中一期25例,二期5例,三期7例;III型15例,其中一期5例,二期4例,三期6例;对照组73例患者中男40例,女33例,年龄11-72岁,平均50.59±4.46岁,病程2.5个月-16年,平均21.73±6.52个月;临床分型分期方面,I型20例,其中一期5例,二期11例,三期4例;Ⅱ型36例,其中一期23例,二期7例,三期6例;III型17例,其中一期6例,二期6例,三期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术前给予常规检测和准备工作,口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3d,并辅以糖皮质激素喷鼻。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内镜组患者行鼻内镜术进行治疗[3],手术均在应用Olympus鼻内窥镜和3CCD摄像系统辅助下进行。58例I型与Ⅱ型患者应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应用l%的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2],充分麻醉收敛鼻腔鼻道黏膜,再应用2%的利多卡因加适量的肾上腺素,对鼻丘、钩突基部、蝶腭孔、中鼻甲后部、中鼻道黏膜下、中鼻甲外侧缘以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周围行浸润麻醉。15例Ⅲ型患者应用气管插管联合静吸复合全麻。所有患者依据术前鼻声反射定位引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部位及其与前鼻孔的距离,结合鼻内窥镜实际图像进行手术干预,应用MesserkHnger术式,先吸切鼻腔的息肉组织,再逐步切除钩突,打开筛泡,开放病变鼻窦的窦口,清理窦口及窦腔中病变组织,同时矫正解剖变异。

所有患者手术均以彻底清除病灶,尽可能的保留鼻腔和鼻窦的正常黏膜和结构,实现良好的通气与引流为目的[3]。

1.3 观测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标准[4]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内镜组患者治疗后痊愈30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3例,并发症方面,中鼻甲残端出血1例,鼻腔粘连5例,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并发症方面,鼻腔出血5例,鼻腔粘连10例,两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鼻腔出血应用鼻腔填塞止血;鼻腔粘连患者经术后及时换药松解粘连,用凡士林纱条分隔下治愈,术腔上皮化良好。具体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具体指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鼻息肉也是鼻部的常见疾病,多因为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步下垂而形成,致病因素包括慢性感染、变态反应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程长,易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可加重患者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引发视力改变,颅眼肺并发症等重症[5]。传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方法为开放性手术,此术式患者创伤较大。经鼻内镜手术是目前腔内治疗鼻腔疾病的主要方法,该术式在放大的显示器下配合多样的鼻腔手术器械操作,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6],术后均在鼻腔常规填塞膨胀海绵和凡士林纱条,给予抗生素、激素及止血药物等预防性治疗,鼻腔局部视情况应用曲安奈德喷鼻剂进行喷鼻。术后1-2d取出术腔填塞的纱条,同时,加用1%的麻黄碱收敛鼻腔黏膜,l-2次/d,次日起应用0.09%的氯化钠溶液对鼻腔进行冲洗,冲洗术腔的分泌物、糖皮质激素鼻腔喷雾3个月以上,口服黏液稀释剂吉诺通胶囊3-6个月;并坚持定期进行鼻窦内镜检查,表面麻醉下鼻内镜检查术腔情况,清理囊泡、分泌物、肉芽及复发性息肉等,预防鼻腔、术腔和窦口的粘连,直至术腔上皮化。该术式具备适应范围广、安全系数高、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本研究数据显示,内镜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由此可见,应用鼻内镜行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鼻阻力明显下降,安全可靠,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 朱从月,严济鸣,汪守峰.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息肉样变的处理[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19(02):101-103.

[2] 闫舒,李娜,张念凯.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033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4(04):344-346.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 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 年,武夷山)[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55-56.

[4] 周兵,崔卫新,王丹妮,等. 经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填塞物的选择及效果比较[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17(01):35-37.

[5] 王瑛. 影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01):59-61.

[6] 梅显伟,王行环,王怀鹏,郑祥光,刘久敏.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194-3198.

论文作者:田保悦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田保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