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漳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荒山造林技术论文_唐丰彦

浅谈漳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荒山造林技术论文_唐丰彦

白龙江林业管理局舟曲林业局大草滩林场 甘肃定西 748300

摘要:漳县处干旱半干旱山区,荒山造林地块交通不便,多为远山、高山、瘦山,立地条件较差,土壤瘠薄,不但是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短、负积温多,无霜期长,而且受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低、保存率少.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山区;荒山造林;

技术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国家对林业建设的投资大幅度提高,使林业由林木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大草滩林场作业区(辖大草滩、金钟、殪虎桥、武阳四镇)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渭河支流,浅山干旱、中山半湿和亚高山森林草原带[5],总经营面积16930hm2,年降水量440.9mm以下[1],多集中在8、9月(占全年65%)以暴雨形式出现,蒸发量1295mm,最低积温-22.6℃,无霜期155d[5]。主要体现在:春寒、春旱、冰雹、秋季常有早霜、冬季干冷,还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如何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是新时代林业人必须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以下几点不断改善漳县的生态环境。

1荒山造林季节与时间

春季荒山造林关键掌握一个“早”字,是加快荒山绿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作业区最高海拔3940m,为了造林要及早查看墒情,抢时间、抓时机、保质量,每年4月中旬土壤化冻后苗木萌动前立即开始造林。采用先平地后山地,先低山后高山,先阳坡后阴坡,先萌芽早后萌芽迟,最好掌握在降雨前后或阴天进行效果最佳,杜绝在大风强阳光天气造林,苗木萌动后停止造林。秋季在10月份左右。

2树种选择途径与方法

俗话说:“栽树有巧,树种选好”,由于树种受大自然的驯化而有不同的特殊遗传性和抗旱适应性关系到造林成败。荒山造林树种选择更是关键,要选耐干旱、需水量小、水分利用率高、寿命长,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考虑长效性和可持续性[2、5]。首先,结合林场作业区对气候特征、土壤植被类型、地质地貌、群落结构的调查,了解掌握荒山造林树种生物生态的抗逆性能、配置技术和密度,避免树种结构单一。海拔2000-3500m以优良抗旱种质针阔混交为主,栽植树种有云杉、沙棘、侧柏、油松、冷杉、红桦、东北落叶松等,但云杉、沙棘树种最适合生长在海拔高的地方,而山杏、山毛桃、东北落叶松最适合生长在海拔2500m以下。其次,选用地径1cm以上干粗壮通直,色泽正常,主根短且直,侧根须根发达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Ⅰ、Ⅱ级苗,旱地苗5年生云杉、冷杉,1年生山杏、山毛桃,2年生东北落叶松。

3荒山造林措施

3.1整地方式

整地是荒山造林工作的首要环节,对干旱半干旱山区荒山造林采用局部整地方式。因局部整地用工少、投资小,保留原生植被,并与植苗同时进行(随整随栽),适合各种造林地,而整地早了容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作业区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树种用不同整地方法,采用穴状(圆形、矩形)、穴状与鱼鳞坑结合整地,“一”字分组作业。缓坡地以穴状整地模式,25°以上陡坡用穴状与鱼鳞坑结合整地模式,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生根,规格30cm×40cm,穴距2m×2m,平均栽植密度167株/亩[5];第一整地组提前1-2d进行,要求穴面与原坡面持平或稍向内倾斜,经统计验收合格后移交第二栽植组。

3.2人工植苗造林

人工植苗造林是利用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针对山区荒山造林由于受季节性强、地块分散、苗木上山运输的影响,针叶苗可用营养袋苗、带土球苗或裸根苗修根造林,阔叶苗可用裸根苗截短主干主根修根造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做到随起苗、随修根(不良根、伤根、长主根)、随蘸泥浆套袋装袋、随运输、随整地、随栽植,裸根苗用修根、截短主干主根、浸根、ABT3生根粉处理或ABT3号生根粉0.02%溶液和成泥浆,减少苗木水分散失的造林模式。

3.2.1造林苗木管理

造林成败主要取决于苗木的质量管理,严把苗木质量关是整个造林过程关键的环节,避免苗木假植要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一是圃地裸根苗起苗关。起苗时减少根系的损伤,修根时切掉长主根和发育不正常的侧根、伤根,扎成50棵/捆,便于蘸泥浆套袋包装运输,保证栽植时不窝根。如云杉、沙棘、东北落叶松剪去多余枝、长根和受伤枝根;沙棘、山杏、山毛桃短截主根15-20cm,多留侧根和须根。做到随起苗、随分级、随修根短截、随蘸泥浆套袋(第一次蘸泥浆套塑料袋)、随装车运输根系不外露不窝根,利用雨布盖严夜间运输防止水分损失高温烧苗;二是严把栽植质量关。第二栽植组进行领苗,随蘸泥浆套袋装袋(第二次蘸泥浆套塑料袋再装入蛇皮袋)、随运输、随栽植,栽植深度依各苗木特性而定,应用“一”字型排列和“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分组随取随栽现场跟班作业。苗木阴坡靠穴上壁阳坡靠穴下壁,穴外沿用生土外翻围成半环状土埂10-15cm,上方左右两侧斜开两道小沟,有助于植苗穴内储蓄更多雨水保墒。苗木运输到村庄或沟口,找个宽敞避风位置,用ABT3号生根粉0.02%溶液和成泥浆进行苗木第二次蘸泥浆套塑料袋,苗根拉泥浆为宜,成活率可提高30%-55%;山杏山毛桃裸根苗蘸泥浆后用利剪斜截短主干20-30cm,截口处涂油漆防止水分蒸发。而造林前用水浸根(浸泡2-3d)和ABT3生根粉(浸泡1小时)处理时间较长不便于操作。同时,再装入蛇皮袋中以防运输和栽植中被树枝、灌丛划破、丢苗等现象发生;现场栽植要求苗直根舒、适当深浅,根土密接,分层压实,覆土不易满,用手掂苗掂不动为好,坚决不栽死苗、窝根、露根、埋苗、不规范工具,做到随取随栽,既可保证苗木水分流失,又能减少根系风吹日晒。

3.2.2现场技术员管理

荒山造林现场技术员管理要求:一是加强技术实地操作培训,使造林员与现场管理技术员能正确掌握操作规程和管理方法;二是实行造林质量管理责任制、领导包片和技术骨干包技术、现场管理技术员包抓造林质量。三是采取“一”型排列法管理责任到人,每位现场员带10-15名造林员发放定额300株/人,超额易造成浪费和损失,严厉杜绝黄苗死苗上山。做到“四勤”即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严把起苗、运输和栽植三关,落实好现场技术指导和巡回监督质量管理。

3.3应用多功能新型防啃剂技术

多功能新型防啃剂以防牲畜为主,兼有防鼠防虫作用。使用时,取本品1kg可加水6-8kg充分搅拌喷洒量以被保护部位喷洒湿为度;涂抹时,充分搅匀后用毛刷涂于被保护部位。涂抹时注意涂匀不可过量流淌造成浪费。参考用量:每公斤制剂可保护幼树560-580株。

4后期管护

日常管护是确保荒山造林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树立“三分造,七分管”的统一思想,并制定出相关制度和措施,落实责任。翌年来特别是土壤解冻后阳坡土壤疏松,要立即组织搞好扶正复采,保住土壤墒情。还要加强病虫鼠害防治,做到有防有治,严防人蓄破坏,为加快林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效。

5抚育管理

苗木栽植后及时进行抚育管理,连续抚育3年每年2次,包括松土除草、培土等,同时要适时补植、防火及病虫害防治。

6结语

我们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截短主根、主干、两次蘸泥浆套塑料袋和一次套蛇皮袋、“一”字型排列和随运随取随栽的抗旱造林技术,成活率达到90%以上。实践证明,该技术是干旱半干旱山区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于洪波.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2011年

[2]何红妍.甘肃中部干旱地区造林的十个技术要点.甘肃林业,2006,(4):37-39

论文作者:唐丰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9

标签:;  ;  ;  ;  ;  ;  ;  ;  

浅谈漳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荒山造林技术论文_唐丰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