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关键技术论文_姚锐锋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关键技术论文_姚锐锋

西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农村公路交通的建设情况会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重要的影响。与城市相比,农村道路的分布情况显得更加复杂,因此,做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村地区的公共交通安全,更好地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关键技术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民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公路建设发展十分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注重交通安全因素对公路建设的影响,实现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意义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设计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迅速普及,需要良好的交通作为支撑。而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依然严峻,因此,需要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做出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帮助农村实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道路比较崎岖不平,陡坡、弯道较多,在行车路途上会使人面临诸多挑战,对车主的人身安全容易构成威胁,不利于农村相关工作的开展。

2公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

2.1公路设计中平面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在不断改变。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大家的眼光不再局限于生存方面,还对生活质量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面,这与公路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社会的发展中,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公路建设的安全性,避免发生公路交通事故,尤其要重视公路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够为交通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平面线形设计是公路设计的关键部分,设计人员应该结合驾驶人员的视觉、心理及其习惯等进行平面线形设计,这样才能够确保驾驶员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熟练地控制并掌握车速,避免因操作不稳定、反应不及时等,引发交通事故,威胁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公路平面线形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效应,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视觉空间,为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2.2公路设计中视距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视距也会对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带来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不断提升,大家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避免出现交通事故,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公路建设水平的提升,加强对公路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要注意公路平面线形设计,这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公路建设初级阶段,设计人员需要结合驾驶员的视距和心理因素,合理地设计视线距离,为驾驶员提供合理的反应时间,避免引发交通事故。通常情况下,视距指的是驾驶员视线以内的距离,如驾驶员在车辆快速行驶的情况下,发现前方道路异常,就能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展,而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刹车距离太近,车辆易受惯性的影响。因此,在公路周围的建筑物、地形和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在视线无法满足相关距离要求的情况下,造成交通事故的发展,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地形等影响,为人民群众出现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2.3公路设计中纵面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公路周边的环境,合理地设计公路施工方案,并在了解公路周边地形、景观的基础上,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填挖平衡问题。因此,公路设计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公路工程竣工后,充分考虑公路设计的安全问题,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公路投入使用后,道路的平整性和平衡性具有重要作用,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合理地选择曲线组合类型,确保公路的前端曲线、后端曲线和半径线一致。比如,长直线不能连接小半径的线性,这样能够避免因汽车急转弯而引发交通事故;平直线不能连接纵线,避免出现车辆翻车问题。

3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的关键技术

3.1路线设计

进行公路线路的规划设计,要综合公路的等级、使用的任务和功能,并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结合,采用科学的技术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公路的建设,会对周边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进行多方面的论证,其中也包括经济论证,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按照等级相对较高的公路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如此一来,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在路线设计的这个过程中,要对该公路的纵、横、平这3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设计,从而保证整个路线的协调,尽量做到纵坡均衡、横断面科学合理、平面顺适。

(1)进行公路纵断面的设计过程中,要严格地执行路线纵坡设计和竖曲线的相关标准(最大的纵坡应小于7%。而在人畜与车特别集中或穿越村镇的地段最大的纵坡应小于5%。在横向排水不畅或长路堑的路段,纵坡应大于0.3%。连续3km路段范围内的平均纵坡应小于5.5%为宜)。

(2)单车道的平面设计,通常宽度为3.5m和4.5m2种,可以设置在道路的中间,到有时为方面后期对道路加宽改建,也可设置在道路的一侧。而宽度的确定要结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确定。

(3)对于各级农村公路而言,应该在一般要求(会车视距要超过停车视距的两倍以上)的基础上,结合行车需求和周边地形地貌,在适当的距离内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有效地避免因超车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

3.2路基路面设计

3.2.1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

路基排水系统对于公路的安全使用和寿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设计阶段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水体对路基的冲刷,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路基排水设计要进行2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就是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和降雨量进行综合调研,明确雨水冲刷对路基造成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防范;其二就是公路临近河流的状况,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合理地设置排水沟,并增设一定数量的排水设备,以便在汛期保障公路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2公路路基填挖交接处的设计

其一:横向设计,即在路基工程开挖阶段,超挖0.8m左右的深度,并以相应的填料分层夯实回填,主要选用充分碾压之后的砂砾石,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保证压实系数,在土工格柵中进行加筋防护以辅助纵向填挖交界处来很好地发挥强化路基的功能。

其二:纵向设计,可以采用超挖回填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路基的渗透性,同时还可以采用在交界处的公路路床的中部与底部铺设一层土工格栅的措施进行处理,提高原地面与回填土之间的黏结力,从而有效地避免不均匀沉降问题,减缓纵向坡率变化,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3.2.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

在进行公路路面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公路路面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规划,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用量进行材料的恰当选择,尤其是在材料用量较大的情况,一般优先考虑本土材料,如此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如砂石、泥土和石头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适当采用新技术和新型材料,以提高公路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路面结构形式的选择上(较为普遍的有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2种形式),农村公路路面选用水泥路面结构形式的较多(水泥路面施工成本较低,同时便于对路面进行保养),在对路面承载能力运输能力进行确定过程中,要结合当地交通量、环境以及材料状况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的比对,择优使用。而另一个影响路面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的因素就是路面的厚度,也要进行综合的考察来确定。

在其宽度的确定上,不仅要对当下该区域路况(交通流量以及人流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还要对该区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需求做长远打算,延长公路改、扩建的周期。

4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与规划的具体措施

4.1 对农村地区的公路交通安全进行了解

首先,从整体上要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公路交通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使得对于农村地区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规划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下去。此外,对农村地区公路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可以在统筹全局时,对局部进行合理规划,方便相关工作的开展和继续。其次,要对农村地区公路的情况做一些具体的了解和把握,将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与规划的工作落到实处,加快处理农村地区的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对相关路段进行合理规划。

4.2 在农村地区的相关路段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

一些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分布非常错综复杂,贯穿于各个县道、乡道、村道。在这些县道、乡道、村道中公路里程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这些公路在等级划分中有较大的区别。因此,考虑到农村地区公路交通的这些情况后,要在相关路段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比如在照明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安装相应的照明设备、对于地势较危险的路段及时安装混凝土防护栏或波形防护栏、在未设置交通标志的地方设置交通标志等。通过增加必要的基础设施来改善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帮助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与规划的具体工作顺利进行。

4.3对平纵组合进行设计因素

所谓的“平纵组合设计”,也就是对于纵断面、平端面的线性组合进行设计,平纵组合设计所要遵循的最根本原则是保证平纵组合因素的均衡,以及相互之间的对应。在对平纵组合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对过程当中的各个主要问题进行完全性避免,能够有效防止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平纵组合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避免的内容包括:凸形曲线的顶部和凹形曲线的底部不能够设计急转弯,交通意外有可能发生;大量的短曲线和短的竖曲线跟比较长的平曲线不适合一起使用;对曲线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加宽值的大小,需要满足在公路当中行车情况的需要,在对加宽值进行确定时,一般会比较公路的最大行车和公路中曲线加宽值的设定值,然后得出结果;在对曲线的内侧进行加宽设计时也不能设计太长,司机有可能错用内侧加宽的实际作用;不要在公路设计上出现任何有可能会阻挡住司机行车视线的曲峰等等内容。对于这些主要的公路设计误区、特殊影响因素进行避免后,就能够在对公路的设计上满足公路的交通行车安全的基础要求。

4.4对视距进行设计因素

在交通行车安全当中,行车视距是会影响到交通安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对公路进行设计时也要对此提高重视。纵观现实生活当中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很大的概率是由于司机的视距产生偏差而发生的,所以在对公路进行设计时,务必要对视距的设计做到完美。司机能够通过行车视距来对当下的道路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也就在无形之中增添了更多的行车安全保障。具体来说,对公路当中视距因素进行设计需要留意的问题包括以下内容: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停车视距、公路路灯、超车视距、会车视距等等的设计都属于视距设计的内容元素,设计师可以对公路交通行车当中不同的视距问题造成的影响、应用内容来对其进行设计。

4.5改进纵断面线形设计

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针对长、大纵坡进行纵断面线形设计,并深入现场对长、大纵坡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平均纵坡标准,合理地设计连续上坡公路路段的爬坡车道设计,充分发挥出上坡车辆的动力性能,确保交通运行的流畅性,为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公路纵断面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减少极限值的使用,在需要使用极限值的情况下,应在设计初级阶段,制定降低车速的有效措施,实现纵断面线形设计的合理性,并在长、大纵坡等特殊路段,设置相应的警示交通标志提醒驾驶员和行人,为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结语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国人均汽车拥有量日益增加,这就为公路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有效地缓解这一现状,在公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公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设计要求完成公路设计工作,并加强对公路设计方案的完善,为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靖,邓毅萍,柴干.农村公路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及设计对策[J].交通标准化,2014,12(1):90-91.

[2]马征,冯纪朋,孙鑫,穆振兴.浅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和交通设施现状及改善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8(12):99-100.

[3]王芳,张巍汉,刘洪启,狄胜德.浅析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0,13(2):697-698.

论文作者:姚锐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关键技术论文_姚锐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