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制作PPT研究与实践论文_朱学平

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制作PPT研究与实践论文_朱学平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实验中学 251800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更加具有实用性。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视操作性的课程,掌握动手能力即实践性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实行,学生也渴望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学到更多操作技能,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充实学生们的视野范围以及认知领域。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制作PPT 学生 研究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发展得越来越迅速,并且这种技术越来越渗透到基础教育教学。对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和独创思维。这种主观能动性和独创思维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PPT的设计与制作能力。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制作PPT的兴趣

兴趣会使学生自主自发地去接触事物,强化学习动机。学生大都喜欢去发现和探索,当发现或者探索成功了以后,他们会特别自信和兴奋。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和谐、良好的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应只有一个答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愿意思考问题、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的答案。如,在教学“初识PowerPoint 2000”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件制作精美的包含各种优美字体的PPT作品,然后教师再告诉学生:“这是用PowerPoint 2000软件制作出来的,PowerPoint 2000是Office 2000中的一个重要软件,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怎样用PowerPoint 2000来制作多媒体幻灯片。”通过教师的展示和引导,学生会对学习使用PowerPoint 2000来制作多媒体幻灯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为有效地开展后续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尝试,激发学生制作PPT的技能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有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操作去展示和表达。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一特点,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要注意通过实际的运用和操作促使知识内化成学生固有的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应以“活动”为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如,在学习“PPT模板”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设计模板的概念、作用以及种类,掌握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设计模板”可以快速创建精美的幻灯片。在完成上述规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尝试自定义设计模板,通过尝试各种不同风格、不同色彩搭配的PPT模板,让学生在不断摸索中掌握模板的运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这里需要向学生明确3个注意点:1.设计模板要有相对统一的演示效果和艺术风格。2.将设计模板应用到演示文稿中时,新模板的母版和配色方案将取代原演示文稿。3.应用设计模板后,不论自动版式是什么,添加的每一张新幻灯片都要拥有相同的自定义外观。

三、鼓励创新,激发学生制作PPT的探究能力

目前,信息技术课的课时相对较少,很多小学一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无法满足教学需要,这个问题在农村学校尤其突出。由于信息技术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要想仅通过信息技术课来满足每一个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是很困难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这个问题,可让学生运用网络查找相应的资料,与教师共同研究。笔者认为,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辅导,过多的辅导只会使得学生反感、厌倦。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只有在学生遇到疑惑的时候,适当给予指导,才会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教学“幻灯片的综合设计”一课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一件幻灯片作品。这样,学生就能在自主的设计中不断强化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技能,从而锻炼了自主探究能力,达到从知识向技能的升级。

四、在实践中,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新理念,在教学上要重点体现学生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精心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合作能力。因此,在小组成立之初就要对学生的信息水平进行调查,比如说:哪些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哪些学生接受能力快、哪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等,做到成员搭配的高低协调、优化。如,我在一次PPT活动教学中,我给出一个“我的美丽校园”主题,让每组必须上交一个至少有五张幻灯片的作品,其中必然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人文文化。接到任务后,小组成员根据小组长的协调分工,有的进行校园采景拍照,有的负责上网查阅相关的PPT作品、有的负责PPT的构思排版,每位成员都参与,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相互讨论、相互监督,直到作品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陈亚天 PowerPoint课件制作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年30期。

[2]杨波 王建书 PowerPoint课件设计制作中的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5期。

[3]石晋阳 陈刚 PowerPoint课堂应用误区及其文化解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18期。

论文作者:朱学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制作PPT研究与实践论文_朱学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