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志”的美学:贾谊与叔本华之比较_叔本华论文

“大志”的美学:贾谊与叔本华之比较_叔本华论文

达者的美学:贾谊与叔本华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叔本华论文,贾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贾谊与叔本华都是世界思想史上的名家。他们在空间上相隔数万里,在时间上则相隔20多个世纪,但在哲学和美学观点、乃至精神人格等方面,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处处闪耀着直觉主义智慧的火花。本文以“达者”称呼他们,并由此角度幅射开来,涉及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和行为处世方式等问题,认真且具体地探讨了他们的美学、哲学思想,不仅指出了相似之点和原因,而且指出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及其对今天人们的启示。

关键词 达—变与欲—天才 孤独与自由—创造力—启示

1 所谓达,即通达、洞悟。达者的美学, 即觉悟的人对美的看法

之所以将贾谊和叔本华的美学称为达者的美学,是因为他们对美的看法不是对感、知觉或事物形式结构的研究,而是用直观的方式将审美与宇宙的构成、人的存在联系起来,从中让人蓦然领悟宇宙、人生之本质,醍醐灌顶般地从烦嚣的世事中清醒。之所以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自康德之后,叔本华哲学经由尼采、弗洛依德、萨特、海德格尔等精英人物的扩展和变相发挥,已风靡欧洲、北美,乃至全世界,而这个诞生于18世纪末,沉思于19世纪前中期的哲学家,在精神人格、学术思想等方面,却与生活于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思想家贾谊极为相似。 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奇,并产生比较和了解的渴望。

叔本华精通德、英、法、意、希腊、拉丁等十多种文字,甚至部分梵文,唯独不懂汉语(这象形的方块字对他来说,好似天书)。因此他不可能直接从中国哲学中吸取养料。他的思想与贾谊如此接近。这迫使人深思: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时隔20多个世纪的、于人生旅途中艰难跋涉、全无相识的两个生命,在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认识上无意达到的一致,是否包含着某些真理性的东西?作为人类思想的结晶,它们是否应该发掘出来为今天的人类服务,进而消弥国家、人种、人际之间因竞争或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形成的猜忌与战争,和平、安祥地步入21世纪?

2 要比较贾谊与叔本华, 最急迫的问题就是落实可资比较的基础

贾谊和叔本华的相似点俯拾即是。笔者打算以审美观为出发点,延伸到宇宙论、认识论和人性论,进而转入精神人格之领域。因此,本文不是常见的思辨美学研究,而是一种文化学美学研究。

1)什么是美感?贾谊和叔本华不约而同地认为, 抛弃自我的一切欲望(求生意志),对宇宙、天地、人世万物作纯粹客观地观照时,所获得的直觉感受。贾谊说:“淡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知命不忧”。〔1 〕叔本华说:“我们抛弃了意志的利害关系,以便成为纯粹的知觉。”〔2 〕在他们看来,人被物(欲望之对象所拘囚时,人是物的奴隶,不可能获得自由感,因而也不可能有美感;只有跳出现象界,放弃物欲,把我当成自然,把自然当成我(即物我相融或物我两忘),这时,美感才会来到。显然,这种美感是参透了天地和人生之谜后所获得的大美和崇高感,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玩赏。这是贾谊和叔本华论美感的重心所在,也是一切直觉主义者的共识。

2)他们对美感的论述是和宇宙观联系在一起的。在他们看来,宇宙有常,而万物(现象)无常,时刻都处于变化、消长之间。

贾谊如是说: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嬗。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3〕

叔本华如是说:

自然的纯粹象征是圆形,因为圆形是循环的图式。这实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形式。上自天体的运行,下至有机体的生生死死,万物之中的所行所为,只是由于这种图式,在时间和其内容不断的流动中,才可能产生一种现实存在,即眼前的自然。〔4〕

在无意识的夜晚,一个被生命所觉醒的意志,化成个体。它从广漠无涯的世界中,从无数正在努力、烦恼的个体间,找出了自己;然后又象作了一场噩梦一般,迅速回归以前的无意识中。〔5〕

从他们所有著作中,每人只摘出两小段,实不足以窥全豹,但希望读者认真研读,并深刻反思之。

这里,他们都强调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恒变性,分析了原因,并指明了人类在恒变之链中的位置。在他们看来,整个宇宙,无非是一“变”字的容器。变是必然的、不可遏止的。大至天体,小至微生物,乃至无机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他,他变成你,呈现为循环图式。在这一图式中,个体人的产生和消逝完全是无定准的和偶然的。他懵懵懂懂地来到世上,然后又象作了一场梦似的懵懵懂懂地消逝,回归于广漠无垠的无机界。对个体人来说,他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因为,在他作为受孕的胚胎出现之前和作为尸体融化之后的世界,于他本人是不可知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可是,个体人却把自己从生到死这一段看得无比重要,认为它就是一切,无厌地追求。从变的观点看,他的一生与人类的历史相比,只是短暂的一瞬;与宇宙存在的历史相比,更是亿分之一、兆分之一秒。人类的悲哀就在于此:他陷于变的轮回之中却不自知,反把那一瞬间当成永恒和无限。贾谊和叔本华的美学观就奠基于这种宇宙观之上。他们认为,凡能看出万物轮回之谜,把物当成前世的我,把我当成未来的物,就会成为真人、至人和圣人(即达者),从而恬淡、寂寞、无为地看待一切,也就会获得顿悟后的喜悦,获得美感。

3)但是,要想成为达者,很难。因为凭借认知、 理性不可能达到,只能凭借直观和顿悟。为什么?这就牵涉到他们的认识论和人性论。对他们来说,人性论和认识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可以互为说明。他们认为,人性本恶。恶是正题,而仁义、道德则是反题。他们的所有著作都贯穿了直面、制服(或消除)人性恶的主题。人性恶的显现即欲望(叔本华又叫作求生意志)。贾谊说:“贪夫徇财兮,烈士徇名;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6 〕叔本华说:“人类彻头彻尾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是无数欲求的凝集。人类就这样带着这些欲求,没有借助,并且在困穷、缺乏以及对于一切事物都满怀不安的情形下,生存在这个世界上”。〔7〕由于人有欲望, 所以把蝇头小利看得比天还大。而人类的所有理性(包括感知觉和思维)全是为欲望服务的。在理性看来,所有为己服务的事情都是正当的。具言之,当贪夫为财、烈士为名、夸者为权而丢失个体生命时,理性认为是正确的,反之则否。这样,欲望蒙蔽了人本身,理性成为欲望的工具,进而融为一体。由此,在贾谊和叔本华的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是不分的。人透过欲望所看到的事物,恰恰就是欲望的对象。因而,主体等于这个对象,对象也等于这个主体。欲望着的主体就是那对象,反过来,那对象则表征着欲望着的主体。由于人被欲望所异化,理性乃欲望之工具,所以,企图凭借理性去察知宇宙之本体,察知我是什么,从哪里来,来干什么,又到哪里去等等问题的答案,无异于缘木求鱼。

既如此,怎样获得大美呢?他们认为,只能通过直觉。所谓直觉,就是抛弃理性、摆脱欲望,用清澄的心灵直接触及宇宙。要做到这一点,用贾谊的话说,首先应“遗物”,到达“恬漠”状态;其次则“释智遗形,超然若丧”;最后进入“寥廓忽荒,与道翱翔”的境界。用叔本华的话说,则是先用苦行、绝食的方法折磨欲望的载体(肉体),使之趋于死灭;其后心灵将充满宁静和喜悦,此时,宇宙中所有现象(连同自己生命)的循环之谜,就会昭然若揭。

3 在贾谊和叔本华看来, 达不仅意味着通过直觉而洞悟,更重要的是将洞悟所得灌输到实践中。由此,我们恰好可以深入他们的精神人格之中,并发现其他的相似点

1)他们都是早熟的天才,都具有相当强的自信心。贾谊18岁, 即以“能诵诗书属文”驰誉郡中。20岁刚过便进入中央政府。“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己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8〕叔本华25岁完成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28岁完成《视觉与色彩》,30岁完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三部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传播,奠定了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的著作,全是其在青年时代完成的。不仅如此,他们亦自视不凡。在《吊屈原赋》中,贾谊自比鸾凤、麒麟;在《鹏鸟赋》中,自称至人、真人;在《陈政事疏》中,甚至自认为是“禹舜复生”。叔本华在西方思想史上只膺服柏拉图和康德二人,认为自己是康德之后唯一的哲学家。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则是江湖术士,靠吹牛、饶舌招摇撞骗,是三个臭名远扬、不折不扣的诡辩家。

2)贾谊和叔本华既幸运又不幸。说其幸运, 是因为他们的天才很早就被名气更大的当道者所奖掖。例如先任河南郡守、后任廷尉(九卿之一)的吴公对贾谊的举荐,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对叔本华的赏识。但他们更多的则是不幸。在他们身上,我们再次发现了“天才与时代相悖逆”这一近似真理性的论断。贾谊遭世嫉妒,一贬再贬,其作品不断地呼出不平之气,但不可抹煞的是,在别人眼中的盛世,他却敏锐地看到了危机:可为痛苦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以及其他背理伤道的诸事,并大声喊出,这是一个“鸱③xiāo翱翔”、 “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的时代。贾谊的预见,貌似危言耸听,实乃发机抉微之真言,在其去世不久即全应验。叔本华的遭遇并不比贾谊好。据研究专家统计,他1813年出版的500册学位论文,十年之后仍有350册没有售出。800册《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年半之内仅售出100册,出版商留下50册外,其余全作为废纸处理了。从1820年起,他在柏林大学任编外讲师达24个学期,但只有第一学期开了课,听课的大学生不足 5人。在随后23个学期内,他开办的题为《哲学基本原理,或普遍认识论》的讲座由于无人惠顾而只好撤消。对此,叔本华在《沉思》中痛惜地写道:“我的著作所遭到的极度轻视表明:或是我有负于当代生活,或是相反。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意味着:剩下的只有缄默”。一年又一年,十年又十年,他在单调、凄凉的岁月中度过。但他从不灰心,并坚信,他不是为现在,而是为未来写作。他说,惩罚的一天必将来临。凡是不了解我对任何问题的看法的人,都将被视为无知。“一代人欣喜若狂地赞同我写的每一行字的那个时刻必定会来到”。叔本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63岁之后他名声鹊起。70寿辰,贺函从每一个大陆的四面八方向他涌来。去世之后,他成为哲学界再也不敢忽视的泰斗。前苏联哲学家贝霍夫斯基写道:“在任何一本教科书中,在每一部近代哲学的教程中,现在都能找到即使不是单独一章,至少也是一节用来专门评述叔本华的”。〔9〕

3)贾谊的《治安策》无异于维护中央集权的宣言, 而叔本华的主要著作也都表示对君主制的赞赏。在古老的中国,由于别无选择,贾谊维护中央集权制,似乎理所当然。可是在叔本华时代,民主、共和已成为世界潮流,以他这样蔑视一切法规、礼俗之人,居然也提出“君主形式的政府,对人来讲,是最自然的政府”的命题,似乎又让人不可思议。其实,这种看法的基础同样深蕴于其宇宙观、认识论和人性论之中。在他们看来,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性皆恶。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危害无穷。这样,人们就发明了国家。但是,国家在本质上不过是一种制度。它保障整体不受外来攻击,又裁决个体之间的互相攻击。由此而言,建立国家的依据仍是承认人类本身的不正义和不公正。国家既然是基于恶创立的,是压迫和裁决恶的工具,那么,最好的国家,无须论证,就是中央拥有集权的君主制了。应该指出,在君主制如何运作问题上,他们开出的方子是不同的。贾谊强调芒刃(仁义恩厚)和斤斧(权势法制)并用,而叔本华则主张由“聪明和高贵的真正贵族”作为专制君主以统治国家。〔10〕

在贾谊和叔本华身上,早熟的天才、未来社会政治和思想趋势的预言家、维护君主制的勇士等三者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是有原因的。

首先当然是宇宙观、人生观对他们的影响 象他们那样自认为洞悟了整个世界生灭之谜的人,现象界中的秘密都赤裸裸地呈现着,不须劳神费力,只须伸手抓取即可。在别人看来,也许其思想观点、精神人格或言论行动中有矛盾,可是从他们的宇宙观看来,却是一以贯之,水乳交融的。

其次则是天才与大众的对立 由于世间很少有人理解他们,因而他们时常处于最孤独的情境中;又由于他们摆脱了外物的羁绊,独与宇宙精神相往来,因而他们往往处于最自由的思索中。最孤独的人常常是最自由的人,也是最幸福和最不幸福的人。从最幸福的一面看,他身在凡世而心在自由之乡,因而内心充满清澄与宁静;从最不幸福的一面看,由于世人的思想跟不上他,因而无法与他沟通,所以他又是最痛苦的人。再加上人们往往将误解当作正确强加给他们,因而也常常身陷悲剧而难以自拔。

最后则是躬自力行的勇气 在自认为参透了玄机之后,贾谊和叔本华走了不同的路。贾谊以自戕结束了生命,而叔本华则选择了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正象自戕受指责一样,自我享乐也受到批评。天才人物总是受指责的。这似乎也是一条定律。客观地说,他们的选择毕竟是一种勇者的做法,因为其中包含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大无畏成分。

天才加勇气,必然造就预言家,而精神处于清澄、宁静状态,又必然具有看破一切的能力和敢于直言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思想的强者,亦是人生的强者。

4 如果说照耀叔本华成长的是柏拉图、 康德和印度的《奥义书》,那么,君临贾谊头顶的似乎也有三个太阳,这就是老子、孔子和李斯。〔11〕尽管贾谊和叔本华可以通过老子和印度哲学为中介而联系起来,但他们各自所禀受的理论传统毕竟不同。因而,下面我们将稍微着重分析一下他们在本体论上的异同

1)叔本华的本体论很特殊,但又很明显 “物自身代表的是那些独立于我们知觉而存在的东西,即那些实际存在着的东西。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它是物质;洛克在本质上也持这一看法;在康德看来,它等于x;在我看来,它是意志”。〔12〕叔本华并不否认物质的存在, 但他认为它只是感官所感知到的现象,是宇宙本体的构成材料而不是本体。在物质(现象)背后还有另一个本原,这就是意志(或欲望、创造力)。人们所见到的万事万物无非是意志经由个体化原理创造出来的现象,而意志本身是不可见的。“一种现象消失了,另一种现象立刻攫取它的物质,取而代之”。〔13〕出现在我们感知觉面前并伴随我们理性思维活动的是现象(即表象),而产生并导演这些现象的则是意志。从这个角度讲,把叔本华叫作唯意志论者,完全没错。

2)贾谊的本体论比较复杂 前文已引的那段话中有16 个字(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应特别注意。贾谊的聪明之处在于,在构造本体论时,不纠缠于先秦的道,而是直接从天地这些实体开始。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贾谊的本体论到底是物还是心?天地是炉,阴阳是炭,万物是铜,这12个字很好理解,因为炉、炭、铜都是物质。唯独“造化”很难理解。恰恰这是解释贾谊本体论的关键。因为物质具备了,假如没有造化这个工人来操作,它们如何互相作用并千变万化呢?由此言之,在贾谊心目中,造化实际上是第一推动力。

3)在中国哲学中,造化没有十分明确的内涵 它源自庄子。 有时与造物者混用,有时单独使用。混用时,它指代天地。可是在贾谊这里,天地已作为炉使用,不可能再等于造化。因此,造化必另有所指。贾谊的16字真言本乎庄子。《大宗师》有:“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在庄子看来,天地是巨大的炉,造化是伟大的冶炼工,它们都受一的指使。但在贾谊这里,道、一都被摒弃,直接从天地出发,那么,造化又指什么呢?笔者认为,理解造化,重点应放在“化”上。《易传·正义》在《乾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条下,将化字作如下解释:“化,谓一有一无,忽然而改,谓之为化”。一有一无,是事物“变”的正常现象,但其下的“化”(即根本动因)是什么呢?从今天的眼光看,是物质内部粒子在外界作用下的活动,然而在汉代,贾谊不可能知道这些,只能把它解释为一种莫可名状的力,或谓之创造力。在《鹏鸟赋》中,他通篇都在阐释万物变化、永无休止的道理。因此,在16字真言中,把造化释作内外作用力或创造力最切合文意。只有如此解释,16字真言方可贯通。

如果上述解释可以成立,那么,贾谊与叔本华的本体论之间就有了联系。

当然,有了联系绝非完全等同。因为贾谊毕竟还承认万物皆铜(物质),造化只是万物之间彼此变化的功能,而叔本华则认为万物皆表象(非物质),变化乃意志个体化的体现。

5 通过如上比较, 我们能够提炼出哪些东西供人们继续思考呢

1)贾谊和叔本华把人看作宇宙中万物恒变链条中短暂的一瞬,对于今天东西方(特别是西方)的人们不啻是大喝一声。自从近、现代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来,人们愈来愈将物(集中体现为钱)作为至高无上的东西加以崇拜。巧取豪夺、尔虞我诈、发动战争,甚至破坏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其目的不外乎追求物。假如不把哲学和美学研究当成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而拿它们来指导人生,那么,运用贾谊和叔本华的理论,便可透过这烦嚣的世界而洞晓人生之谜,进入达者境界。如此,物欲必然下降而正常的人性必然上升。也许,世纪末的诸多危机(国家分裂、民族间干戈相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个人间竞争日趋激烈等等)可以消除,最起码可以减缓。更进一步,如果知足常乐,人们转而将才智全用于建设性活动上,不仅可以安祥地过渡到21世纪,而且对整个人类的长久生存亦有莫大好处。

2)叔本华把宇宙的本体看作意志(创造力), 贾谊的本体论中也包含这一内容。企图在变化着、运动着的物质背后寻找终极原因,并对它作更高一级的抽象,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或唯主观)的泥坑。他们两人的不幸正在于此。但是,在这种本体论底下却隐藏着足以发人深省的哲理。首先,它否定了把物质看作纯粹僵死、不动的东西的观点,而指出了物质自身的恒动变化和内因在变化中的重要性。其次,它否定了把物质看作纯粹非我的、与主体完全无关的东西的观点,而指出了变化着的物质与我在特定时间、空间对它的观察和认识有关,使客体与主体间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最后,它在貌似悲观主义的前提下,实则体现了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个体的生命是短促易变的,但创造力却生生不息,不断地攫取已死灭的个体(或现象)所遗留的物质,并顽强地、不顾一切地表现自身。这正是中国人在“天行健”中体察到的大美,也正是尼采从叔本华哲学中剔离出的悲剧精神。在此,我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创始者们反复告诫“深刻的唯心主义比机械的唯物主义包含更多的真理性”的无比正确。

3)贾谊和叔本华把人性抽象为先天的恶是不对的, 但即使在这里,也有给予我们启示的闪光点。首先,人的大脑生来就不是白板,其结构表明,它浓缩并积淀着人类千百万年实践留下的信息。从康德构建先验体系以来,经马克思(“五官感觉是全部世界史的总和”)直到20世纪的心理学、解剖学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其次,人生来同时又是一个物质有机体,这一有机体要想生存,必须先满足吃喝穿用等基本需求,这些基本需求长期以来被理学、基督教看作恶或原罪。如果抽掉恶的先验性,并承认基本需求的合理性(切忌过度占有),而将先验结构赋予大脑,那么,贾谊和叔本华的人性论确实有它的合理成分。依笔者之见,这种人性论比洛克的白板说要高明许多。

真理是残酷的,因此有时人们宁肯生活在谎言之中。真理又是明朗的和有诱惑力的,因此即使谎言蔽日也终有消散的一天,总有一些勇者宁愿舍弃俗世的幸福以毕生精力去获取它。但是悟透真理又是崇高的和愉快的,因为它可以使人进入一个澄明清净的境界。贾谊和叔本华的哲学和美学不可能句句是真理,然而却富有合理内核。因此,他们的理论虽然可以被批评,但绝不可能被轻视。

1995年元宵节改毕

附记:本文所依据的材料,叔本华以《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主;而贾谊的则以《史记》和《汉书》中所记载的为主。至于其《新书》,笔者同意宋人陈振孙、清人姚鼐和《四库全书提要》的意见,认为它很不可靠。故不取。其他材料,见注释。

[*]收稿日期:1995—04—02

标签:;  ;  ;  ;  ;  

“大志”的美学:贾谊与叔本华之比较_叔本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