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桥梁工程这一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目标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但在交通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车辆密集度也随之扩大,交通难以满足行车日益增长的需求,这种情况下,桩柱桥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促进桥梁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开展桥梁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桥梁中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的质量,合理运用关键性的施工技术,以全面推进桥梁中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桥梁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
1导言
桥梁下部结构在整体桥梁项目中不仅是起到支撑作用,而且还能降桥面的荷载通过桥台传递到地下,从而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在实践过程中,若桥梁基础存在下沉、倾斜、滑移等问题,那么就会导致桥廊墩台出现裂缝等病害问题,就会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年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下部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整体桥梁质量稳定的基础。
2公路桥梁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公路桥梁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包括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及裂缝等,出现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等现象的原因如下:(l)不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配比,违规操作;(2)混凝土搅拌至浇筑所用的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水灰离析,使得混凝土结构不密实;(3)浇筑混凝土以后,不能够均匀的振捣,导致结构疏密不相同,致使出现麻面蜂窝现象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有:(l)所选用的原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2)没有严格控制好配比的要求,使得混凝土配比不合理;(3)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力道掌握的不够,使得混凝土不均匀。
3施工前的基本准备
在进行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前,需要准备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应该严格按照有关施工制度来进行施工,比如进行制定的时候,需要详细的经过地质勘测,完整的施工图纸以及文件,同时也要考察现场环境以及气候等方面的现实情况,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将施工的成本和工程的进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一方面是布置规划现场的施工,在进行施工时,要合理科学的规划现场,需要将工程的测量放样布置好,还有水电、施工通道的搭建,以便能够让大型机械设备正常通过通道。在布置现场时,应该将测量放样和设计方案相结合,对导线控制点及水准点复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再布置中线桩和水准点,最后,科学、合理配备发电机备用,从周围电力系统接出施工所需用的电,而通过蓄水池作为施工所需用的水。也需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桥梁施工技术,从而不断地提高公路桥梁的施工水平
4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4.1常见公路桥粱基础分析
(1)扩大基础。扩大基础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把基础底板建立在承载地基中,从而能够将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下,在实践过程中,明挖是常用的施工技术。(2)沉井基础。井基础,属于一种以沉井作为基础的结构,主要是以桥梁上部承受的荷载向地基基础扩散。该基础在施工中,主要工艺包含了下沉、清理地基与封底。该基础属于一种深基础,由于它承载能力大,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因此,在很深的持力层与河床上应用。(3)管柱和桩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假如持力层处于很深的埋臧时,那么相对而言浅层的土质会很差,那么在深一点的基础上该技术更为使用。在应用桩基础过程中,它能够按照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要求与地基强度与变形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按照不同材料分裂,桩基础的类型有钢桩、木桩、钢筋混凝土桩与预应力混凝土桩等,一般而言,在施工过程中,不管是以哪种桩进行施工,都需要按照实际工程特征进行选择,因为不同的桩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
4.2桥台施工技术应用
(1)开挖桥台基坑。本工程在桥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首先采用测量技术对桥台的基坑方位进行确定;然后采用人工挖掘与机械挖掘的方式配合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挖掘的过程中,以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当距离设计目标30厘米时,采用了人工挖掘的方式进行施工,这对减小地基破坏起到作用非常大,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在桥台桩基础施工的阶段中,在将桩顶挖出时,要对桩顶的厚度进行凿除,并且在桩头的位置保留一层厚度。在完成基坑挖掘后,要对地基进行平整,并且清理周边的杂物,之后在混凝土浇筑底板模上进行砂浆铺设。(2)钢筋的施工与安装模板。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型号的钢筋,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力学实验要求与焊接要求进行焊接实验,同时,技术人员要对钢筋的绑扎技术进行核对,对每一处的钢筋制作需要进行机械调试。在钢筋接头上,以搭接端部预选折向一侧的方式使其处于同一轴线中,两面的焊接商都需要>5d,单面的焊接长度需要>10d,该过程,需要保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进行模板表面安装前,需要将模板漆涂刷其中,在涂刷的阶段中,要保证施工环境干燥清洁、无尘;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防尘篷布搭棚施工;在涂刷的过程中,需要将模板平放,然后采用滚筒刷进行施工;模板的连接需要使用螺栓进行连接,螺栓上好后需要拧紧。在模板接缝处需要采用海绵胶条进行填塞,对应的面板标高要≤2mm。对于模板接缝准备快干的腻子,采用挂平板进行刮平。同时,在模板安装阶段中,需要严格对轴线的位置与模板的尺寸进行控制。
4.3混凝土浇筑
在完成钢筋施工以及模板安装后,需要由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测,待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进入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操作过程中,采用泵车将混凝土输送到模中。在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按照天气、运输距离与坍落度进行调整,在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进行考虑;在混凝土运输到墩柱施工前,需要保证出料口与浇筑面距离维持在2m之内,要做好坍落度的控制,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在浇筑阶段中,需要注意对称浇筑控制,下料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下料的高度>2m,那么,就需要及时的进行速度控制,从而减少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减少下料出现单边积料的现象,在施工中,要控制好膜内四周受力均匀,从而防止因单边积料出现的压力,导致模板的形状出现变形情况。在混凝土施工中,本工程施工采用的是插入式振捣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在每一层的施工中,都是以交替振捣的方式进行,由两边逐渐向中间考虑的循环方式进行振捣施工。
4.4桥墩的施工
对于桥墩形式来说,一般可以分成两种形式,即钢筋混凝土墩台与柱式墩台。一般情况下,在填土较薄,河床较窄的地方,比较适用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墩台,其主要是在实践过程中,在桥梁墩台下将支撑梁设置,这样就能够将全部的桥梁形成框架式结构;而柱式桥墩的应用范围较广,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在钢筋骨架制作的过程中,按照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确定,之后在进行墩柱钢筋绑扎,绑扎完毕后节能型焊接,焊接以搭接焊接的方式进行。在完成钢筋工程后,要对钢筋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在保证其质量合格后在运输到桥墩位置施工;在桥墩的钢筋工序完成后,需要进行桥墩的模板工程,在工程模板制作过程中,首先对模板的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且对侧板与外形的尺寸上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保证各项数据指标满足实际要求。
5结语
综上所述,桥梁工程中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影响程度较大,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桩柱桥台施工技术的完整性,需根据相关部门要求展开施工作业,深入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施工难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桥梁工程中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质量满足要求,提升我国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进而全面推进道路桥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军.桥梁工程中下部结构桩柱桥台的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17(17):57-58.
[2]卿三林.试论桥梁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J].江西建材,2016(06):165-166.
[3]何晓阳,项贻强,邢骋.混凝土桥梁下部结构病害分析与加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S1):807-811+822.
[4]陈坚荣.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方法[J].公路交通技术,2003(04):58-60.
论文作者:马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桥台论文; 桥梁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钢筋论文; 模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