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控制效果研究论文_阮文慧

阮文慧

江阴市中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控制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出生时间为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与腹泻状况;结果: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与腹泻率[(7.35±1.24)d,4.84%]均优于对照组[(9.45±1.32)d,24.19],两组相比(t=9.130,9.359;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针对性的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患儿的黄疸康复效果,降低患儿的药物性腹泻发生率。

关键词:中医穴位按摩; 新生儿黄疸; 护理效果研究

前言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中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类型之一,一般新生儿出生3天后开始发病,持续两周,期间逐渐消退,但也有些患儿黄疸持续长达1个月,目前国内外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主要包括蓝光照射、药物疗法、换血疗法等,但无论何种方法新生儿均会感到不适[1]。蓝光照射时患儿因离开母亲可出现哭闹不止情况,药物治疗时患儿可发生腹泻等胃肠道治疗,换血疗法则具有一定创伤性,但黄疸长时间存在对患儿的脑部产生不良影响,可影响脑部发育,如何缩短患儿的黄疸停留时间是临床中的重要问题[2]。有学者提出中医治疗与护理理念在新生儿黄疸中具较好效果[3],故笔者在我院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发现该干预方法具较好临床效果,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出生时间为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患儿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3-15)天,平均年龄(9.3±6.2)天,血清胆红素(220-320)μmol/L,对照组患儿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2-15)天,平均年龄(8.5±6.5)天,血清胆红素(220-320)μmol/L。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确诊为新生儿黄疸;患儿家属对治疗与护理干预知情同意;患儿无药物过敏等症状及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等基础病。

1.2.2剔除标准

剔除标准:患儿家属对治疗及护理干预知情但配合度不佳;患儿对治疗药物过敏或存在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等基础病可影响研究结果。

1.3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方法:生命体征监测、黄疸监测、体温检测、药物护理、家属喂养与护理宣教[4]。观察组在常规黄疸患儿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方法如下:①环境准备:为患儿准备温馨、舒适、光线合适的病房,病房温度保持在26℃~28℃,湿度60%左右;②按摩准备:按摩前对患儿进行心理安抚,降低患儿对病房环境及医务人员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提高患儿对按摩干预的依从性。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是否存在皮肤损伤、呕吐、腹泻、抽搐等情况,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按摩;③穴位按摩方法:护士双手涂抹婴儿润滑露后搓热双手,于患儿腹部使用右手食指、无名指与中指轻揉肚脐两旁,进行逆时针小回旋按摩与顺时针大回旋按摩各50次。采用手指按压与按揉的方式按摩足三里穴、大肠腧穴、脾腧穴、中脘穴、涌泉穴、气海穴、关元穴、天枢穴,每个穴位揉按15下。捏患儿脊柱,从下向上持续挟持皮肤,边捏边向头部推进,2-3遍/次,操作过程中护士双手不要离开患儿皮肤,手法应轻柔,用力与速度轻柔。当患儿哭闹,皮肤改变,肌张力发生改变时必须立即停止按摩。

1.4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与腹泻状况,计算腹泻发生率,腹泻发生率=腹泻例数/总例数×100.00%。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与腹泻情况对比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与腹泻率[(7.35±1.24)d,4.84%]均优于对照组[(9.45±1.32)d,24.19],两组相比(t=9.130,9.359;p<0.05),详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类型之一,通过蓝光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而控制黄疸病情,但许多黄疸药物均具导致腹泻的不良反应,使患儿红臀、会阴炎发生风险增加[5,6]。本文中笔者为尽快控制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干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方法辅助治疗,加快黄疸消退。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因感受湿热或寒湿淤积与体内而发为黄疸,其病机在于脾胃湿热或者寒湿内藏,肝脏失其疏泄,胆汁外溢而发生黄疸,小儿腹部有任脉、冲脉、足阳明未经等静脉循行,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等穴位均可起到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激发腹部经气而推动气血运行。腹部天枢、中脘等穴位的按摩能够起到促进胃肠运动,增加排便次数的作用,从而利于场内结合胆红素的排泄从而减轻黄疸。在实施穴位按摩前紧张环境准备与按摩准备,可使患儿处于相对舒适的环境中以良好的机体状态接受按摩,提高患儿对按摩操作的顺应性。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与腹泻率[(7.35±1.24)d,4.84%]均优于对照组[(9.45±1.32)d,24.19],两组相比(t=9.130,9.359;p<0.05)。

综上所述,使用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针对性的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患儿的黄疸康复效果,降低患儿的药物性腹泻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占小兵,全小明,邓宝贵.穴位按摩联合抚触在早产儿病理性黄疸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5):690-695.

[2]陈勇,张勤.消黄汤经验方和穴位按摩联合蓝光照射辨治湿热熏蒸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J].世界中医药,2018,(1):112-115.

[3]王莹,宋宁娟,陈珊珊.新生儿抚触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疗效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50):140.

[4]缪彩华,吴利英.穴位按摩联合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9):1077-1079.

[5]贾晓.新生儿早期穴位按摩预防黄疸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1):169-170.

[6]刘小勤,张立环,李向丽.中药浴配合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效果观察[J].内科,2015,(1):47-49.

论文作者:阮文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  ;  ;  ;  ;  ;  ;  ;  

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控制效果研究论文_阮文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