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意义评估论文_李增文

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意义评估论文_李增文

李增文

(高密市市立医院放射科 山东高密 261500)

【摘要】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X线平片特征,评估X线在本病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X线诊断的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环趾关节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与多发部位,纳入本次研究的病例发生率为82.0%(41/50),X线表现以软组织肿胀,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疏松,关节面不规整,骨皮质轻微破损为主。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征多样,在临床诊断中和他类骨关节疾病不易区分,诊断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病患的X线表征,以提升疾病诊断正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X线;X线表征;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145-02

痛风性关节炎,多指因为尿酸盐汇集在患者的关节滑囊、骨质以及他类组织内,进而引发的病理性损伤以及炎性反应。最近几年中,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调整,以致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本病症患者症状、优化生活质量的有效办法。本文采集临床与X诊断证实的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资料进行分析,探究该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提升对本病症认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8~74(50.1±7.3)岁;病程1~13(6.0±1.3)年。所有患者小关节均有严重程度不同的受累、受累关节有明显的泛红、肿胀、高热、疼痛以及功能异常、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度(ROM)降低以及活动进展性疼痛等症状。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选择日本岛津DR检查仪器。

1.2.2具体方法:协助患者在摄影台上保持侧卧位、两腿自然伸直,拍摄患者的每一关节正位片与侧位片,采用Digital Diagnost Version 1.4.3工作站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后处理。在拍摄膝关节时,将仪器参数设为65kV、8.96mAs、22ms;对踝关节与足部拍摄时间参数设为54kV、6.23mAs、19.90ms。拍摄完后,分析与归纳X线摄影的表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发病部位

第一断跖?趾关节共41例(82.0% ) ,其中双侧26例(63.4%),单侧15例(36.6%)。其次为第二至第五断趾关节各4例(8.0%),肩关节2例(4.0%),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各1例(2.0%)。

2.2 X线表征

2.2.1软组织肿胀: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X线均体现为受累关节周边软组织肿胀,并具有一定倾向性,受累骨关节是肿胀的中心点,一端或两端局部肿胀,若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局部肿胀表征会更加显著。32例(64.0%)患者X线平片提示软组织密度呈现匀称性增高、边缘清晰、无钙化显影、软组织中致密影由尿酸盐或痛风石钙化的产物。10例(20.0%)患者软组织中有形状、规格有别的钙化显影。8例患者X线表明软组织密上升、边缘清晰、且分布小圆点。

2.2.2骨质结构破坏:43例(86.0%)患者X线检查结果提示,受累关节囊状或向心性骨质破坏,边界锋利25例(58.1%),边界模糊18例(41.9%)。缺损面积大小不均,或圆形、或半圆形、或弧形。骨干中部是囊状骨缺损主要位置,向心性通常是穿凿式骨缺损。

2.2.3骨质增生、疏松:44例(88.10%)患者产生骨质增生、疏松,骨质增生经常会波及整个骨干,骨密度相应降低,骨小梁呈现出稀疏增粗,时而出现网格状或小囊状透光区域。局部性骨质稀疏17例(38.6%),病理性改变仅局限在骨干的干骺侧。

2.2.4关节面不规整:26例(52.0%)中老年患者发现受累关节缝隙狭窄、关节面完整性降低,增生硬化,边界完整性缺乏,关节缝隙狭窄、重者关节畸形,7例(26.9%)患者产生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2.2.5骨皮质轻微破损:11例骨质体现出无规则波浪状破损区,可发现花边式骨膜反应与小骨刺生成。起病位置多集中在短管状骨,由系尿酸盐汇集于骨质导致的。

3.讨论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其生化标识。高尿酸者产生尿酸洁净汇集、关节与(或)肾病、肾结石等时,被叫做痛风。尿酸盐结晶汇集在关节以及关节周边软组织内诱发的多种炎性损伤反应,就被叫做疼痛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在关节炎样本总容量约为3.0~5.0%,以男性为主,且有研究表明,本病症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青春期是男性患者发病的主要时段,而女性多在绝经后更年期中出现,症状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3]。

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中一类较为常见的急性炎性反应类型,尽管在医疗技术不断改良发展的时代中,CR、MRI检查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展。尽管X线检查自身无法成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该检查技术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X线检查具有快捷性、经济性、创伤程度低、患者易接受等诸多优势,故此被作为疼痛性关节炎临床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3]。

痛风性关节炎的X 线表征以关节面粗糙、骨质缺损、关节面下有游离样小囊状影等为主。且关节周边常见痛风结节,软组织密度升高,对邻近骨质产生压迫作用,促使局部骨皮质凸起,被称之为“边缘悬挂征”。但是有临床研究表示,X线只能检查出钙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痛风结节,无法呈现非钙化性痛风结节,相关报道钙化性结节在痛风结节中的30%左右,故此X线对痛风结石的检出率相对较低。结合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征、病理过程变化的特征以及X线表征可归纳如下特征,为疾病正确分析与诊断提供参照。(1)多为非对称性多关节病理性改变,下肢关节更为严重,特别是第1跖趾为好发与首发位置,本次参与的病例第1跖趾发生率为82.0%,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4]。(2)初期病理性改变以关节软组织对尿酸盐沉积的炎性反应为主。(3)关节周边软组织肿胀进展性加重。(4)晚期软组织结构破坏,边界锋利。

对本次研究结果急性整体性分析,初步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征多样,在临床诊断中和他类骨关节疾病不易区分,诊断过程中应全面分析病患的X线表征,以提升疾病诊断正确率,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参考文献】

[1]朱哲君.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21-22.

[2]沈金.使用X线技术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8):116-117.

[3]滑永生,杜曼.痛风性关节炎患者X线诊断的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3):145-145.

[4]李明奇.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分析[J].医学信息,2015,52(26):352-353.

论文作者:李增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意义评估论文_李增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