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支睾吸虫的分布与检查方法的研究

湖北省华支睾吸虫的分布与检查方法的研究

杨芳[1]2002年在《湖北省华支睾吸虫的分布与检查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对全省62个县、市(林区)进行的华支睾吸虫分布的调查结果,论述了华支睾吸虫在湖北省的地理分布、流行特点与规律。结果表明:52个县、市发现疫源地,开展人群调查的31个县、市有29个查出华支睾吸虫病人,人群感染率在0.1-16.2%之间。发现2科5种淡水螺为我省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其中一种为湖北新记录,我省中部地区螺体内含华支睾吸虫尾蚴时间可长达6个月之久。7科31种鱼、1种虾为第二中间宿主,鱼体内华支睾吸虫囊蚴至少可存活20个月,且囊蚴的致病力不随寄生时间的延长而下降。6种家养或野生动物为保虫宿主。 为了提高病原学检出率,给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口服用利胆药物或进食高脂食物,使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粪便虫卵排出量提高50-150%。联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法两种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人群感染率的评估。经粪检验证,其结果与实际感染水平基本相符。对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进行了肝、胆声像探查,由体外虫体悬浮实验过渡到人体,观察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胆囊、胆总管声像所显示的特异性征象。为华支睾吸虫病提供了新的诊断途径。经粪检虫卵计数验证,对轻度感染者也同样适用。 湖北省华支睾吸虫虽然分布广、各流行环节都较为复杂和严重,通过本次研究基本掌握了它的流行特点与规律,为我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陈爱华[2]2009年在《犬华支睾吸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文中指出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is sinensis)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和人肝脏、胆囊内而引起的一种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称肝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国家,随着移民的迁徙,该病也出现在欧洲一些国家。该病在我国流行十分广泛,广东、广西、黑龙江等27个省(自治区)、市有该病的报道,全球估计有华支睾吸虫病人和感染者3500万,其中中国感染者达到1500万。人和动物感染后,引起肝脏、胆道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表现为胆管炎、胆管上皮增生、胆囊炎和胆结石等,重者可发生肝硬化、胆管上皮癌和肝细胞癌,该病为中国目前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华支睾吸虫病的早期准确诊断,不但能够减少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犬华支睾吸虫病传统诊断方法为虫卵检查,检出率较低,血清学检查的应用也比较少,而且虫体抗原制备困难。因此,本试验拟以华支睾吸虫的磷酸甘油激酶(PGK)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28Ku GST)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诊断方法,从而研制诊断试剂盒用于犬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本试验根据GenBankTM上发表的华支睾吸虫PGK(CsPGK)与28KuGST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提取的犬源华支睾吸虫总RNA为模板,PT-PCR方法扩增CsPGK与Cs28GST基因,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到TG1宿主菌中,经鉴定及序列分析,获得阳性克隆。阳性质粒pMD18-T-CsPGK与pMD18-T-28CsGST和表达载体pET-30a(+),经EcoRⅠ、XhoⅠ双酶切后回收、连接、转化到TG1宿主菌,提取质粒,酶切鉴定正确后,阳性质粒转化到最佳宿主菌BL21(DE3)中,构建其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ET-30a-CsPGK与pET-30a-Cs28GST。经酶切鉴定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0a-CsPGK与pET-30a-Cs28GST中含有CsPGK与Cs28GST基因,且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将重组菌株pET-30a- CsPGK/ BL21和pET-30a-Cs28GST/ BL21用1mmol/L IPTG诱导,融合蛋白CsPGK与Cs28GST获得高效表达。经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菌株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被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以纯化的重组蛋白CsPGK和Cs28GST组合“鸡尾酒”式的混合抗原包被酶标板,通过对间接ELISA各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的最佳包被液为50mM pH9.6的碳酸盐缓冲液;“鸡尾酒”抗原最适比例为VCsPGK:VCs28GST为3:2(CsPGK的浓度为3.0μg/mL、Cs28GST的浓度为1.0μg/mL);最佳封闭液为5%脱脂奶粉,封闭条件为37℃1 h;最佳血清稀释液为5%脱脂奶粉加2.5% Escherichia coli裂解液,血清稀释倍数为10倍,最佳作用时间为37℃1h;HRP-兔抗狗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2 000,二抗工作时间为37℃1 h。采用已确立的间接ELISA反应条件,对109份阴性血清(经粪检与剖检证实)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了间接ELISA方法阴阳血清的判定标准,即OD450值大于等于0.3为阳性,小于0.3为阴性。板内、板间检测血清的变异系数小于10%。应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109份阴性血清和87份阳性血清(经粪便检测和剖杀检测证实)的检测结果表明,ELISA方法的特异性为95.1%,敏感性93.1%,与犬弓首蛔虫、旋毛形线虫、泡状带绦虫和弓形虫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在此基础上,将成熟的ELISA技术试剂盒化,本试剂盒可操作性强,不需要配制额外试剂,2个半小时左右即可出结果,在4℃条件下可保存半年以上。用研制的试剂盒对205份临床样品的IgG抗体水平,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6.8%,说明了本试剂盒准确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进一步证明了本试剂盒的研制是成功的。

徐必文[3]2016年在《广西某地淡水鱼吸虫囊蚴鉴别及其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致肝胆病理和细胞因子改变》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广西横县鱼类吸虫感染的虫种,评价形态学结合ITS2序列分析鉴定吸虫囊蚴的有效性。通过对实验动物感染华支睾吸虫后给予促癌药物在短时间内(3-6个月)探索华支睾吸虫可能的诱癌因素。方法采集横县某水库小鱼,采用人工消化法消化收集囊蚴,在解剖镜下分捡单个囊蚴,按形态学特征鉴定分类,提取不同形态囊蚴的DNA后进行ITS序列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获得完整的ITS2序列后并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通过对实验大鼠灌胃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后,在感染不同时间段对大鼠断尾采血提取血清,根据实验需要和实验试剂的量取部分血清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细a胞色素P450 2A6 (CYP2A6)、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脂质过氧化物酶(Lipo-xy genase LPO)、白介素6(IL-6)的OD值,利用标准品OD值和相应浓度做出标准线,从而可得到每个检测出的OD值所对应的相应血清浓度,并做柱状图描述不同时间血清物质的动态变化;同时对血清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大鼠分两次解剖,每次各解剖每组的一半,分别在感染大鼠100天后、150天后解剖,均取肝脏做H-E病理切片观察胆管和肝组织的变化,同时对照各组病理切片中病理组织的变化。结果(1)广西横县某水库小型鱼类携带吸虫囊蚴的分子生物学初步检测实验中,形态学鉴别表明,横县某水库小鱼感染有5种不同形态的囊蚴;结合ITS2序列分析表明,这5种囊蚴鉴定为4类不同的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和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 dubinini),其中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吸虫囊蚴分子鉴定均为华支睾吸虫囊蚴。(2)感染华支睾吸虫能引起大鼠CYP2E1、IL-6浓度增高,感染华支睾吸虫大鼠中CA199、AFP、CYP2A6、LPO浓度检测经统计F检验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虽然定量检测出CA199、AFP、CYP2A6、LPO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并不能说明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对这几个细胞因子没有影响,有可能是感染时间上还没有达到,对实验大鼠分两次解剖,每次各解剖每组的一半,分别在感染大鼠100天后、150天后解剖,均取肝脏做H-E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的变化,病理切片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后能引起肝细胞水肿,变性甚至轻微坏死,同时引起胆管汇管区轻度增宽,小胆管增多,间质纤维化,散在淋巴细胞侵润,且可见有胆管异型增生。已有发现肝硬化、肝癌和胆管癌的癌前变化,我们不能否认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可能将引起肝癌的发生。结论(1)在横县某水库小鱼中检出4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台湾棘带吸虫、钩棘单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仅靠形态学上鉴定吸虫囊蚴种类有一定的缺陷,形态学结合ITS2序列分析可有效避免这些缺陷。(2)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可致部分细胞因子发生改变,表明肝胆管和肝细胞的受损,并产生病理变化。(3)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可引起肝细胞水肿、变性、轻微坏死,胆管汇管区增宽,小胆管增多,间质纤维化,散在淋巴细胞侵润。(4)在华支睾吸虫联合20mg/LNDMA感染组中,发现胆管异型增生的现象,这是胆管癌的癌前变化。

陈思礼, 陈强, 袁媛[4]2006年在《湖北省咸宁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目的:调查研究湖北省咸宁市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与患病状况.方法:流行病学随机抽样调查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和当地人群.结果:发现第一中间宿主2科5种,尾蚴感染季节为5~9月;第二中间宿主以麦穗鱼感染率最高,棒花鱼次之,虾未发现阳性;保虫宿主主要以家猫和犬为主;人群感染者各年龄组均有,感染率以20岁以下青少年组为最高;人群感染的主要方式是半生食或生食含华支睾吸虫囊蚴的鱼虾.讨论:咸宁市存在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各个阶段的动物宿主,疫源地分布较广,部分调查点人群感染率较高.加强卫生宣教,把住“病从口入”关是防止华支睾吸虫感染,控制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徐光珠, 相连第, 桂爱芳, 左胜利, 宋晓东[5]1993年在《42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B超声像图所见》文中提出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分布广且危害性大。如何提高诊断率,是开展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华支睾吸虫痫流行分布特点,对湖北省阳新县42例华支睾吸虫病人进行肝脾、胆囊超声检查。 资料和方法 42例受检者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3~57岁,平均24岁。用改良加藤法做虫卵计数,轻度感染34例,中度5例,重度3例。 采用SSD-26型和EUB-26型怒声显像仪。频率

陈思礼, 李玲, 陈思义, 吴风娇, 陈思祗[6]1996年在《湖北省阳新县潘桥乡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湖北省阳新县潘桥乡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湖北省医学科学院(武汉430070)陈思礼李玲湖北省阳新县大桥卫生院陈思义吴风娇陈思祗湖北省大冶市卫生防疫站柯善权陈顺志潘子春华支睾吸虫病在阳新县潘桥乡未曾见过病例报道。1993年5月在该乡大桥卫生院1例因肝...

左胜利, 杨连弟, 桂爱芳, 胡明, 宋晓东[7]1992年在《华支睾吸虫在家猫体内排卵规律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华支睾吸虫病的早期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现虫卵是确诊的依据,因此检查虫卵仍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为了探讨华支睾吸虫的产卵规律,寻找有利于现场人群粪检调查的方法,我们于1989年8月份开始,用家猫进行了本项工作的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梁树德, 吴艳蓉, 潘宇岚[8]2008年在《广西贵港市2175例华支睾吸虫病住院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广西贵港市华支睾吸虫病住院病例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为控制该病流行提供参考。方法1985-2007年采集每例患者新鲜粪便30~50g,用水洗自然沉淀集卵法检查虫卵确诊。在虫卵阳性者中随机抽取61例,用Stoll法计数克粪虫卵数(EPG),划分感染度。EPG≤500为轻度感染,501~5000为中度感染,>5000为重度感染。结果确诊华支睾吸虫病患者2175例,其中有合并症者1244例占57.2%。中、重度感染占55.7%(34/61)。EPG平均为3055。农村1430例,其中890例(占62.2%)分布在23乡(镇)(主要在叁里镇、石卡镇)及1个农场[占总乡(镇)和农场数的80%(24/30)]。患者年龄为3~76岁,其中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3.6∶1,农民990例占45.5%,壮族1308例占60.1%。患者就医人数各阶段年度构成比呈逐渐上升趋势。有明确食鱼生史者1435例占66.0%。结论贵港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广泛,就医人数年度构成比呈上升趋势。

孙春煜, 曲广仁, 崔巍巍, 唐志春, 张洪峰[9]2004年在《华支睾吸虫病声像图分析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病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华支睾吸虫病声像图对比分析及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评价 ,实验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肝内小胆管广泛均匀的扩张、胆管树比例失调 ,以及胆囊内所显示的点状、絮状回声 ,具有特征性。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敏感度 98.2 % ,特异度 97.6 % ,准确度 97.9%。结论 声像图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筛查可减少漏诊、误诊 ,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陈思礼, 杨其仁[10]1998年在《湖北省人体寄生虫种类及分布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了湖北省39个县(市、区),53284人.湖北省人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52.04%,确定的虫种65种.分布于全省各县(市、区)的虫种17种,仅见于少数地区极少数人群的少(罕)见虫种13种.棘口科吸虫、横川后殖吸虫、猫后睾吸虫、异形异形吸虫、小杆线虫、铁线虫、美丽筒线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等系省内首次报道.寄生虫感染和分布与地理条件、气候、社会经济基础、卫生条件、人群职业、年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等自然和社会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华支睾吸虫的分布与检查方法的研究[D]. 杨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2]. 犬华支睾吸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D]. 陈爱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

[3]. 广西某地淡水鱼吸虫囊蚴鉴别及其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致肝胆病理和细胞因子改变[D]. 徐必文. 广西医科大学. 2016

[4]. 湖北省咸宁市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 陈思礼, 陈强, 袁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5]. 42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B超声像图所见[J]. 徐光珠, 相连第, 桂爱芳, 左胜利, 宋晓东.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3

[6]. 湖北省阳新县潘桥乡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 陈思礼, 李玲, 陈思义, 吴风娇, 陈思祗.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6

[7]. 华支睾吸虫在家猫体内排卵规律的实验研究[J]. 左胜利, 杨连弟, 桂爱芳, 胡明, 宋晓东.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2

[8]. 广西贵港市2175例华支睾吸虫病住院病例分析[J]. 梁树德, 吴艳蓉, 潘宇岚.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8

[9]. 华支睾吸虫病声像图分析及评价[J]. 孙春煜, 曲广仁, 崔巍巍, 唐志春, 张洪峰.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

[10]. 湖北省人体寄生虫种类及分布的初步研究[J]. 陈思礼, 杨其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标签:;  ;  ;  ;  

湖北省华支睾吸虫的分布与检查方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