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中导入教学的运用论文_罗海柒

浅析初中物理中导入教学的运用论文_罗海柒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第二中学 533199

摘 要:高尔基说过:“开头是最困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时间找到它。”成功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特别的兴趣,才能持久地、深入地去探索、研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导入 兴趣 问题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课堂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学习心理机制和情感因素,让学生形成一个欲罢不能的追求目标,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使整个教学活动高效进行和有效落实。因此在课堂上,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巧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普遍爱听故事,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教师结合物理教学,通过运用科学、历史故事,抑或是小笑话,提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导入新课,不但能够渲染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导入效果。

例如:讲“机械运动”时,为了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老师引入一故事:一天,一只蜗牛去串亲,走到半路,遇到一只乌龟,蜗牛被撞成重伤,送进了医院。经过抢救,蜗牛脱离了危险。它的亲友们埋怨它道:“你走路时,看到乌龟为什么不躲开?”蜗牛激动地说:“当时它来得太快,我来不及反应。”同学们听后又是一阵大笑。老师抓紧时机向他们提问:“为什么发笑?”大家回答:“乌龟根本没那么快!”于是大家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积极向上饱满的激情听课,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浮力”时,引入死海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国外的一个很有名的地方——死海。那个时候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然后把身体强壮的士兵留下做为奴隶,身体差的士兵处死。有一次,一位将军准备把决定处死的俘虏扔到死海里淹死。那些俘虏被扔进死海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些人总是浮在海面上,就是不沉入海里。那位将军认为是上帝不让俘虏死,所以就决定放了他们。接着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俘虏没有被淹死仍然安然无恙?学生也感到很奇怪,急于解开谜团,积极参与探究。

故事导入能给数学课增加了趣味性,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但是必须要使故事传说的内容能自然地和讲课内容联系在一起,所讲的故事应该撷取其精华,进取有针对性的故事。不要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以免画蛇添足。

二、活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实验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心会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探究欲望。实验导入新课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开端,与一切有目的的行为一样,良好的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科学现象,有的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甚至亲身经历过,若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充分调动起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样,学生的思维认识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思维品质的习惯性、灵活性和广阔性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

三、善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自信心特别强,喜欢凭主观臆断下结论。但由于经历少、认识浅,所下的结论往往是失真的,甚至是错误的。为此,在教学中选择与生活观念相悖的典型事例,设置“陷阱”,让学生碰碰钉子,迫使他们重新认识问题。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常规认识相反的科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拿着一只盛水的大试管,然后把稍小的试管套放在盛水的大试管中,问学生:当我把相互套放着的两支试管同时倒转过来,使其管口朝下,小试管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吗?学生异口同声地一齐答:“一定会掉下来。”于是教师将那两支试管倒转过来之后,小试管不但没有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反而沿大试管壁上升了,即使竖直朝下抖动,小试管仍不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强烈的矛盾冲突,引爆了学生们纷纷追根问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学了“大气压强”之后就会明白了。

导入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导入,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激活学生的“动情点”,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郭东岐 《教师的适应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2]朱清时 《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版,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3]陶洪 《物理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论文作者:罗海柒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浅析初中物理中导入教学的运用论文_罗海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