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联合窄谱紫外线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论文_刘文祺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湖南衡阳 421002

【摘 要】目的:探讨给予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雷公藤联合NB-UVB(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对照组,和雷公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研究组,每组75人,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雷公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关键词】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窄谱中波紫外线;雷公藤;安全性

银屑病在皮肤科十分常见,研究已经证明,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环境及精神因素相关。该病的病程长,给患者带来的困扰较大,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寻常型银屑病,其中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甚至波及全身。近年来,NB-UVB治疗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效果确切,但仍有部分患者的效果较差,需要联合其它方案治疗[1]。我院在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对收治的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雷公藤联合NB-UVB的治疗方案,效果较好,予以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在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150例泛发性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理确诊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的诊断标准,平均皮损数量为(13.5±1.8)个,均排除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严重内科疾病患者者;均排除肝肾疾病者;均排除哺乳期及孕期患者。所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等疾病、均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7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45例,女性30例,患者岁数在23~61岁之间,患者平均岁数(46.5±5.3)岁,患者病程1.6~10年,平均病程(3.6±1.3)年;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46例,女性29例,患者岁数在21~71岁之间,患者平均岁数(44.3±6.1)岁,患者病程1.9~12年,平均病程(4.3±1.1)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岁数、病程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NB-UVB治疗:光疗机购买自德国沃德曼公司,对全身进行照射,波峰设置为311nm,波长设置为310-315nm,起始照射剂量控制在0.3J/cm2,随后每次进行照射时剂量增加0.1 J/cm2,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瘙痒、红斑等反应,则进行相应的减少治疗剂量。每周进行3次照射,照射期间注意对眼睛、外生殖器及头皮进行保护,共治疗2个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每次口服20mg,每天3次,在治疗一个月后,将剂量减少一半。

1.3 观察内容和疗效判断标准[2]

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瘙痒程度、红斑脱屑及皮损大小,根据这三项内容计算出患者的PASI(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与治疗后PASI之差/治疗前PASI×100%)评价治疗效果:痊愈:疗效指数在90%以上;显效:疗效指数在60%-89%之间;有效:疗效指数在30%-59%之间;无效:疗效指数在29%以下,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总例数+显效/总例数+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使用其分析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X2检验或者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本研究中,若p<0.05,则意味着统计学有差异。

2 结果

2.1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有6例患者白细胞减少,3例患者发生肝功能受损,3例患者发生肾功能受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研究组患者有7例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5例患者发生肝功能受损,2例患者发生肾功能受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不良反应均不严重,均自行恢复或给予干预后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银屑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的临床特点。近年来使用NB-UVB治疗取得了较好了临床效果,它能够促进角质细胞分泌白细胞干扰素、前列腺素E等抗炎因子,从而调节皮肤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能够对表皮细胞的DNA起到抑制合成的作用,抑制其增殖、分裂。紫外线的穿透能力较强,具有较小的红斑,对皮肤的损伤小,该疗法的波峰设置为311nm,诱发皮肤癌的几率较小。该疗法治疗后,病情缓解期较长,因而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较高,对控制临床症状,降低PASI评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单一疗法的疗效往往有限,需要联合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雷公藤多甙片为中药制剂,具有凉血滋阴、除湿清热、止痒解毒、化瘀活血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雷公藤具有抑制免疫、抗炎症的效果,在器官移植后抗免疫排斥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也发现雷公藤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本次研究中,发现雷公藤用于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中,同样有较好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在经过对症处理后缓解。充分表明了雷公藤能够提高银屑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雷公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兆坤,柯秋.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雷公藤治疗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82-83.

[2]李腾蛟,章快芳.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22例副银屑病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4):279-281.

[3]王保梅.雷公藤及联合皿治林对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抗白细胞趋化活性的比较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302-303.

[4]张海燕,郑兴波,王丽嬿等.窄谱UVB加中药汽疗治疗副银屑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9):464-465.

[5]吴美清,蒲朝晖*.中西医结合治疗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0(z2):609-610.

论文作者:刘文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雷公藤联合窄谱紫外线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论文_刘文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