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河北公共文化教育服务效能的对策研究论文_刘宁,贾燕

关于提升河北公共文化教育服务效能的对策研究论文_刘宁,贾燕

河北省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我省公共文化教育服务现状整体性不高,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公共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了推动公共文化教育服务的社会化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培育和促进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需要大力营造平等准入的发展环境,通过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教育服务产品和供给方式,丰富服务主体,整合服务资源,让公共文化教 育真正惠及老百姓。从而,推动国民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课题种类: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河北公共文化教育服务效能研究

课题编号:201603040156

纵观国内外对于公共文化教育服务的研究现状,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次重申和强调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主要是以总结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主,缺乏与教育宣传相结合。因此,对公共文化教育服务体系框架的建构及其管理运作方式探讨相对较少。国外对于公共文化教育的研究从属于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的理论,实际上是经历了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演变。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由英国发起并在欧美广泛盛行的关于政府管理的理论。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国家的公共文化教育服务逐步成为推动文化创新,引导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公共文化教育服务的实质是应对公共需求进行公共资源的投入与配置,对象是所有普通人。所以,公共文化教育服务就是指通过政府的公共支出使得所有普通老百姓都能公平地享有文化教育服务。在服务内容上,政府代表公共利益,利用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文化教育服务,其目标是追求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和适切性。公共服务的核心是普惠性,涉及所有老百姓的基本和普遍需要的都应该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基本文化教育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范畴之内的职能,政府提供的基本文化教育服务产品必须具有公益性、公平性、非竞争性的特征。

只有强化普通大众在公共文化教育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切实围绕老百姓公共文化教育权益这一核心价值,提升公共文化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公共文化教育服务管理信息的不透明、人民群众参与渠道的不顺畅、公共文化教育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老百姓公共文化教育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教育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这是文教管理部门、专家和民众的共识。无论是图书馆、博物馆亦或文化馆,对民众的需求和结构,尚有些许模糊。因此,展示的书籍或藏品难免一厢情愿,与实际需求和时代要求相脱节。这也是造成服务效能低下,缺少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河北省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改革运营机制,让文化设施真正达到教育服务大众的目的。特别是那些新城区中建设的文化场馆,由于远离居民而显得冷冷清清,就更不能很好的为民众服务了。因此,必须从运营机制上打破旧框框,激励文化场所的经营者们主动走向社会,走近老百姓,培育自己的文化环境,让大家逐渐养成赏析和分享的习惯。

与此同时,还可利用新兴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和手机软件(APP)等,提升公共文化教育服务效能,使广大群众享受到专属的服务体验,在现有资源中,集中优势,发挥出最大的活力。此外,博物馆、民俗文化馆等相关场所,要使展示的文化教育效应切实惠及普通老百姓,达到普及传统文化和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在举办各类展览的同时,可以做一些关于“相约民俗文化馆”系列活动,亦或“民俗文化鉴赏兴趣课”,以及“民俗文化生活”类专题公益讲座。从而达到传播教育文化,服务惠及大众的目的。

文化教育是政府公共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政府需要转变文化教育管理的履行方式,从大包大揽的单向管理方式转向政府引导、社会宣传与民众参与的多元主体方式共同营造服务氛围。从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从建设文教场馆向提供公共文化教育服务转变。

论文作者:刘宁,贾燕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关于提升河北公共文化教育服务效能的对策研究论文_刘宁,贾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