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与创新之年--2012年债券基金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债券论文

飞跃与创新之年——2012年债券基金业发展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债券论文,之年论文,基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债市整体呈现出“前牛后平”走势。在经历了净值剧烈调整、广遭质疑的2011年之后债券型基金在2012年度成功收复失地。不仅业绩表现颇佳,固定收益类基金发展速度更是首次超越权益类基金,无论产品创新力度还是发行规模均出现跃进式增长。本文将从业绩、规模、产品等角度全面盘点2012年债券类基金行业发展状况并对2013年进行展望。

债券基金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

(一)固定收益类基金占首募基金的70%以上

2012年全市场共发行募集基金268只,资产净值达6446.63亿元,其中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含保本、混合偏债基金,不含短期理财债券基金)募集规模大幅超越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2012年全市场共发行债券投资方向基金80只,资产净值达1869.46亿元,环比上年增长220%,占当年全部新发行基金资产净值的29%,单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为23.37亿元;货币方向基金(含短期理财债券型基金)共发行44只,募集资产净值达2963.56亿元,占当年发行基金资产净值的45.97%,单只基金平均募集规模高达67.35亿元;而同期股票方向基金虽然发行只数最多,达到117只,然而首募资产净值合计仅为1284.83亿元,低于债券投资方向基金和货币方向基金。

(二)债券基金规模比上一年明显增长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开放式债券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到3796.87亿元,较2011年年末的1189亿元增长2倍有余,规模迅速膨胀;封闭式债券基金在2012年规模达到695.78亿元。截至2012年年末,全部债券型基金共达到264只,规模合计达4492.65亿元,占全市场基金资产净值的16%。

(三)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债券规模集中度高

按基金公司口径来统计其旗下债券投资方向基金规模(本统计口径包括债券型基金、保本基金和混合偏债基金),南方、建信、工银瑞信为管理国内债券类基金资产净值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分别管理债券基金319.93亿元、245.06亿元、236.20亿元。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国内债券基金从规模上看集中度很高。前十大基金公司共管理债券基金117只,资产净值合计1959.965亿元,市场占比高达51%。

银行系的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发展上具有先天优势。管理债券基金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银行系基金公司占据4席,分别为建信、工银瑞信、中银和招商。若从2012年债券基金规模增幅上看,新增规模最大的前三家基金公司更是均为银行系基金。

图1 2012年固定收益方向(债券方向+货币方向)基金首募规模占比逾70%(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债券基金业绩:全面盈利的丰收之年

(一)普通债券型基金收益、风险水平均高于标准债券型基金

历史上看,可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金融工具的普通债券型基金,在多数年份上业绩均能跑赢仅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的标准债券型基金,但前者的业绩波动性亦较后者大。统计2004年至2012年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情况,标准债券型基金9个样本平均年收益率为4.60%,低于普通债券型基金平均7.88%的年收益率水平;然而若从代表波动性的收益率标准差来看,普通债券型基金年均收益率标准差却高达8.52%,而同期标准债券型基金该值仅为3.37%。

(二)封闭式债券基金业绩优于开放式债券基金

按照运作方式比较,可比的三年数据显示,封闭式债券基金表现确实优于开放式债券基金。在2010年和2012年的牛市中,封闭式普通债券型基金分别获得平均16.27%和10.52%的净值增长率,高于同期开放式普通债券型基金7.33%和7.44%的年均收益率水平;在2011年的熊市中,封闭式债基亦收获0.26%的正收益,表现远好于当年净值平均下跌3.30%的开放式普通债券型基金。

(三)各类型债券基金均实现盈利

再看2012年债券基金业绩水平,表现可谓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剔除股市带给债市畸高收益的2006年和2007年)。首先从占据债券基金主流的开放式普通债券型基金来看,无论是可参与一级新股申购的普通债券型基金(一级),还是可投资于二级市场的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其2012年平均净值增长率均在7%以上,其中一级债基表现稍好于二级债基;封闭式普通债券型基金(一级/二级)表现更佳,成为2012年除了结构化产品外表现最好的债券基金品种,其年平均净值增长率高达10%以上;可转债虽然2012年以来波折起伏,然而可转债基金全年收益仍旧不错,其A类平均获得5.44%的净值增长;而就分级债券基金来看,纳入统计的9只封闭式债券分级子基金优先份额平均获得4.43%的年净值增长率,而其进取份额则平均获得24.76%的净值增长率。

债券基金行业发展特点:创新带动增长

2012年为债券类基金发展飞跃之年,不仅体现在产品规模的突飞猛进上,更重要在于债券类基金产品创新方面的突破。2012年债券基金行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向:

(一)纯债化

具有一定股票配置比例的普通债券型基金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国债券基金的主流品种,而债性最为纯厚的纯债类基金却一度发展停滞。2012年之前,我国运作中的纯债基金仅有7只(长期标准债券型基金5只,中短债2只,其中2只长期标准债基成立于2011年12月)。由于普通债券型基金配置有一定比例的股票资产,虽然比例可能很小,然而权益资产远高于债券资产的风险特征却会显著增大其组合波动性,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债基大幅偏离基准。在经历了2011年三季度债基净值大幅下跌之后,市场对于债券基金的稳定性要求有了更深的认知和需求,纯债类基金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2012年全年,全市场共发行纯债类基金34只(29只开放式标准债券型基金,5只封闭式标准债券型基金),截至2012年年末,长期标准债券型基金(A/B类)规模合计逾900亿元,而2011年年末该类基金规模仅为50亿元。

(二)被动投资化

被动投资基金因具有费率低、管理简便、透明度高、工具性强等特征而越来越受到投资者重视。然而与权益类被动型产品近些年的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动投资的债券基金却似乎迟迟未得到足够重视。这主要是与我国割裂的债券交易场所、较差的现券流动性以及可供投资的债券指数的长期缺位有关。

随着投资环境日趋复杂、债市改革不断深化,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优势逐步展现,市场对于被动投资的债券基金产品需求也日益强烈。指数型债券基金、债券ETF等被动投资的债券产品陆续问世。截至2012年年末,市场共有指数型债券基金6只,其中有4只是2012年发行成立的。债券市场流动性较差和市场分割等内在特征,使得现存的大部分债券指数的可投资性均较差,不适合作为指数基金的跟踪标的。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走上指数定制化道路。定制的债券指数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指数的编制方法也更便于实际投资跟踪。

除此之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管理成本更加低廉、工具属性更强的债券ETF的发展,填补了债券基金的一大空白。首批债券ETF——国泰上证5年期债券ETF和博时上证企债30ETF已上报,并已于2013年1月上旬审批通过。债券ETF的正式推出,对整个债券市场影响深远。监管层正在考虑将债券ETF纳入回购交易质押库,利用债券ETF进行质押式回购不会产生新的风险,而债券ETF更加灵活的交易特征却为投资者进行回购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在国债期货正式开通后,国债ETF现货替代品的价值将充分展现;而企业债ETF则是顺应了信用债快速发展、投资需求日益旺盛的趋势,同时有利于增强交易所债券的流动性。

(三)结构化

虽然以不同风险收益为特征设定不同类别的债券分级基金最早于2010年即已问世,然而其真正得到市场关注并大力发展还是在2012年,主要体现在2012年债券分级基金交易活跃度显著增强。

从产品设计上看,在证监会出台分级基金指引之后,分级债券基金产品设计趋于一致。即当前分级债券基金均大多以“半开半闭”式(A份额定期开放申赎、不上市交易,B份额封闭上市交易)为主,初始杠杆比率亦不能超过10/3倍,且无三级及三级以上子份额的分级基金。从分级优先份额来看,其约定收益也多以1年期定存利率为基准,鲜有创新。

图2 管理债券基金资产净值最大的前十家基金公司(单位:亿元、只)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图3 封闭式普通债券型基金和开放式普通债券型基金年均收益率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产品设计的标准化,一方面防范了风险,另一方面在发展初期有利于分级债券基金被市场快速认知从而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分级基金应用深入,设计趋同的产品逐步难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分级债券基金发展将面临瓶颈。

笔者认为,未来分级债券基金的发展契机仍旧在于产品创新方面。由于监管层对杠杆比例、分级层数等进行了限制,对分级债券基金的创新,一个思路是可从约定收益方面着手。当前分级债优先级约定收益多以1年期定存利率为基准上浮一定比例,此方式优点在于优先份额的约定收益相对稳定,然而不足则在于其不能真实反映当前资金融资成本;除此之外,在单边市场中,如市场处于加息周期时,债基本身基础收益率下降,然而需付给优先级投资者的回报却更高了,届时次级份额将面临集中抛售的被动处境。除了以定存利率为约定收益基准外,还可以考虑以某代表性债券收益率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设定约定收益,亦可以债券指数为基准约定分级债券基金优先份额收益。除此之外,还可考虑以货币市场收益率(如加权平均质押式回购利率等)作为分级优先份额的约定收益基准。此方法优势在于能较为准确体现分级债券基金融资功能,更加真实反映市场资金成本。然而缺点在于可能存在一定滞后性,优先份额约定收益反映的多为上个运作周期的资金水平,并不能代表本运作周期资金利率。除此之外,债券分级A的约定收益还可考虑与通胀水平挂钩,然而其不足则在于通胀率往往波动较大,需要作平滑处理。同时,在高通胀背景下,债市收益率堪忧,如仍需负担较重的融资成本,对于B级投资者来说压力较大。

(四)精细化

债券类基金近年来细化产品投资范围,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设计许多更加具有针对性、定位更加精准的细分子类产品。如分红类债券基金,可满足具有稳定现金流预期的投资者需求;如产业债券基金,剔除了城投债,既可满足投资者对于信用债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又符合部分投资者风控中的投资限制;再如固定期限的债券基金,投资者可将其作为久期管理工具。而2012年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风生水起,更是基于对大众理财细分市场的精准把握,并充分发挥基金本身优势的结果。

短期理财债券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具有透明度高、门槛低、发行周期更规律、交易渠道多等诸多优势;与货币基金相比,则具有投资范围更广、费率更低廉等特点。正是由于具有诸多优势,短期理财债券基金自问世以来即受到市场热捧。2012年全年共发行33只短期理财债券基金,首募规模合计达2601.96亿元。

债券基金业发展展望

(一)收益水平或将下降

回顾2012年全年,与黯淡的权益市场相比,债券基金可谓风光无限。2013年,债券市场环境预计较2012年将平淡许多,债券基金收益水平中枢很可能出现下移。

市场环境永远是在周期中轮回,靠天吃饭显然无法维系债券基金行业的稳定增长。长久来看,未来债券型基金行业发展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信用类产品的深入、精细化挖掘,二是不断创新、设计出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的产品。而未来基金公司债券投资领域的分化亦将主要来自于这两方面的差异。

(二)逐步积聚的信用风险将加剧基金分化

对基金这类追求相对收益排名、不断获取更高组合收益的投资机构来说,其资产组合中绝大部分均配置的是企业债、中票等收益率水平较高的信用类债券。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开放式普通一级债基和普通二级债基中信用类债券(含企业债、中票、可转债等)占基金资产净值比分别达101.7%和98.19%(分别取同类基金平均值)。信用债收益率水平较利率债更高,能为基金组合贡献更多收益。然而与利率债相比,信用债风险也更大,其除了同受利率风险影响外,信用债投资人还需承担信用风险以及更高的流动性风险。

随着我国多层次债券市场不断成熟发展,信用类债券系统性信用风险势必将不断加大,个券之间的信用风险差异也日趋显著。2012年开始,市场信用风险在显著积累,包括中小企业私募债在内的债券种类不断丰富;信用债发行主体信用中枢水平趋势性下移;从山东海龙到江西赛维再到新中基,从鞍山钢铁到北京地杰通信再到超日太阳,近两年债券准违约风险事件明显增多。在此趋势下,作为信用债最主要配置机构的基金,建立完善的内部信用评价体系则显得尤为重要。与此相对应,债券基金日后业绩的差异可能将更多地来源于挖掘风险错配资产,以及对信用风险的甄别控制上。

注释: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分类体系2012版》,本文中债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基金产品。其中,仅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的为标准债券型基金。以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但可以投资股票等权益类金融工具的为普通债券型基金。普通债券型基金中可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为普通债券型基金(一级);可投资于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以及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权证等其他金融工具的为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

标签:;  ;  ;  ;  ;  ;  ;  ;  ;  ;  ;  ;  ;  

飞跃与创新之年--2012年债券基金业发展回顾与展望_债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