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遮住了领袖的耳朵?_吴仪论文

谁遮住了领袖的耳朵?_吴仪论文

谁捂住了领导的耳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耳朵论文,领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唐书·外戚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玄宗时,有一年夏天连降暴雨,关中大部分庄稼被淹没。眼看要绝收,百姓心里都非常着急;各地县府的官员也纷纷紧急上报,请求朝廷采取救灾措施。但这些报灾的文书却被宰相杨国忠压下了,一份也没报给皇帝。一天,玄宗突然问众大臣:“雨下得这么大,会不会伤及庄稼?”杨国忠答道:“我已派人作了调查,这场雨虽大,但已顺利排泄,对庄稼没有任何损害,今年仍是个丰收年。”第二天,杨国忠又让人找来几棵没被水淹的庄稼,拿给玄宗并说:“您看,这些庄稼长得不是很好吗?”

下边那么多百姓和官员都在着急,想把真实灾情反映给皇帝,而唐玄宗的耳朵却让杨国忠给“捂”住了。他听不到真实的声音,看不到真实的情况,所以也做不出正确的决策。

古今中外,领导者和实际情况之间有很多的“中间环节”。有时候,这些“中间环节”是桥梁、是纽带、是领导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有时候,这些“中间环节”是障碍、是梗阻、是“有色镜”和“变音器”。因为在这些“中间环节”面前,摆着三方面的利益,一是领导的利益,一是群众的利益,一是自己的利益。如果领导的利益、群众的利益与他们自己的利益完全一致时,他们就会说实话、报实情。相反,如果向领导如实反映了下边的实情,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利益时,他们就会说假话、报虚情。其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只报喜,不报忧;只报成绩,不报问题;只让领导看闪光的一面,不让领导看阴暗的一面。

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一次下乡时,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她到一个县调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时,一群农民围在外边要反映情况,被当地的干部拦住。吴仪很生气:“请干部出去,让农民进来!”这次调查,吴仪听到很多“非常真实”的情况,也发现很多“非常严峻”的问题。为此,吴仪深有感触地说:“我到了国务院后,最大的苦恼就是听不到一线群众的意见。地方的领导干部有些情况是不会告诉我的。”

我猜当时的场面一定很尴尬。一群干部坐在屋里,围住吴仪,喋喋不休地汇报自己的工作如何“认真”、“负责”,如何“为农民着想”且“成绩显著”。而外边则有一帮农民心急火燎,争着吵着要进去反映情况,却被干部们拦住。我不知道干部们听了“请干部出去,让农民进来”这话,是怎么走出去的。但我相信,那些走进来的农民一定会异常高兴,并肯定会把心里积攒了很长时间的话一股脑儿地倒出来。

吴仪身为国务院副总理,却为“听不到一线群众的意见”而“苦恼”,这的确不是一个小问题。任何一个领导,如果听到的都是被“加工”和“取舍”了的情况,那又怎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当然,要大家讲真话,首先要领导喜欢听真话,反对说假话。现在有一些领导,明明被别人“捂”住了耳朵,却全然不觉,甚至还感到很“方便”、很“舒服”。那些善于“捂”领导耳朵的人,也总能从这些领导那里得到便宜。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原来说真话者也可能弃真从假。

标签:;  ;  ;  

谁遮住了领袖的耳朵?_吴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