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麻海霞

土木工程中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麻海霞

山西中煤平朔宇辰有限公司 036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扣得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地提升,人们对于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多以混凝土材料为主,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则多用减水剂与矿物掺合料为施工主材料,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与土木工程整体质量有密切的关联,要关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和方法,将建筑混凝土结构中的问题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避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不当而诱发的诸多问题,更好地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1混凝土结构整体性高,可模性好

混凝土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灌注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性能好,抵抗自然能力强;比如:混凝土的高层建筑防御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能力强。同时混凝土的可模性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模型,浇筑成任何形状,不需要二次加工。

1.2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好

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混合砂,石经混合搅拌、浇筑等技术步骤造就成的水泥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结构主要材料是砂石,材质坚硬无比,能经受住高温和风沙的考验,耐火耐高温性能好。

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

混凝土结构对破坏的抵抗能力较强,不易被破坏或者腐蚀,不需要进行长期的加固和维护,稳定性强,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好,一般土木工程的混凝土建筑寿命都长达几十年,所以大型建筑的应用比较广泛。

2.混凝土结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外界温度因素

结合实际工作,发现混凝土结构质量会受到外界温度直接的影响;如果外界温度急剧降低,那么在混凝土表层温度方面,也会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混凝土内部的稳定性则处于恒定范围内,这样便出现内外温差很大的问题。在温差大的情况下,混凝土便会出现温度应力,进一步致使混凝土结构引发裂缝,或者出现其他呈现的质量隐患。

2.2混凝土自缩因素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着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和料的大量应用,会导致混凝土水灰比大大下降;在水灰比下降的情况下,受到很强的水化作用,会进一步致使混凝土引发自干燥的问题,这样混凝土宏观体积便会下降,从而引发自缩的问题;在严重的条件下,还会引发混凝土断裂的问题,最终导致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2.3混凝土成分因素

混凝土当中,包括了粗集料、破碎砾石以及矿渣等,但这些原料需确保没有杂质,同时需满足干燥、无风化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其中的粗集料,其质量需满足混凝土的配比标准,同时粗骨料及细骨料等相关配料也需符合和混凝土配比标准。但是,倘若混凝土当中有别的杂质掺和,便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裂缝防控技术

纵观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现状,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常见且伤害性最高的即为裂缝问题,因此对于施工方而言,如果想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顺利应用,需要首要解决的即为对裂缝问题的防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相关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后可知,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目前比较常见的即为施工条件、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等等。基于此,施工人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多个角度着手来从根本上杜绝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发生,让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上升至新的高度。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同时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尽可能保证一次性完成;其次,施工人员一定要随时处理好施工缝,在进入到后浇带填充施工步骤以后,需要重新选择强度更高的混凝土;最后,在进行浇捣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振捣棒的作业频率,同时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坍落度情况,以此来准确确认振捣时间。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振捣棒应当做到插入速度快、拔出速度慢,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二次抹面、二次振捣技术。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是重点、要点,浇筑质量的好与坏将会对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基于此,施工人员必须要想尽一切方法来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使用水平,具体操作有如下几点: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做好摸底工作,为混凝土浇筑施工做好充足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清理,运用清水来让浇筑表面达到湿润要求,从而让后续的施工步骤可以进行的更加顺利;其次,施工人员务必要把握好模板的尺寸大小,反复进行校核工作,确保各项指标都能都达到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施工要求;最后,施工人员要为后续的安装工作做好准备,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纸来进行作业,确保所有施工环节均能达到具体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需立即解决,避免留下隐患。

3.3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进行模板施工是该技术的首要工作任务,也是重点环节,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一般选择柱模板进行安装,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例如,在实践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第一片模板进行设置,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临时支撑,如利用较高强度的铅丝进行固定,将柱模板进行捆扎,提升其固定的效果。在上述工序完成后,进行合理的后续模板安装,此时应注意避免间隔时间过长,影响其整体质量。安装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如在柱模板的接缝中间,应放置合理的海绵条,并保证其厚度符合实际的要求,进而保证安装完成后,其模板自身质量良好,不会出现漏浆情况,满足施工具体要求。在整体的施工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其模板进行有效的铁箍,并进行合理的校正工序,进而保证各项模板相关的数值在标准的规定范围内,并以此为基础,促使其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提升施工质量。模板拆除工序同样重要,因此,工作人员应同样重视该环节,进行合理的模板拆除,尤其是在拆除前期,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准备,做好准备工作,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如根据实际的要求对其进行检验,并结合混凝土自身的强度确定具体的拆除时间,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

3.4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的要点

温差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由于水泥水化作用,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急剧升高,混凝土内外部形成温度差,温度应力作用下,引发混凝土质量问题。对此,需要在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降特点的基础上,做好温度测量点的设置,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温度的监测,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通过有效措施来加强对混凝土内外部温度的控制,将温差控制在25℃范围内,有效控制温度应力,预防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发生。

3.5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养护

要在混凝土浇灌施工之后进行适宜的保温、保湿作业,依照规定的养护时间进行操作,使混凝土结构表面保持湿润的状态,避免混凝土干缩裂缝的现象。同时,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规定的设计强度时,还要避免受到激烈的碰撞和冲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至关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控制,灵活应用施工技术,避免混凝土施工出现问题,提升混凝土的质量,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邓虎.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6):46.

[2]李怡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78-79

[3]吴敏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1):9-10.

[4]朱蓉芬.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8(05):227.

论文作者:麻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中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麻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