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论文_石春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论文_石春燕

甘肃省金昌县河西堡镇第二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模式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方式转变。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爱”贯穿始终,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讨论、研究、总结、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才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小学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从客观上要求老师优化课堂教学,树立教学的有效性理念。基础教育的改革必须做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模式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方式转变。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

学习语文,不仅仅要求教学生学会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更重要的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课堂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教学手段,力争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用“学生成绩=兴趣+能力”来说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没有兴趣,就谈不上自主学习,更说不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了。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1.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下功夫,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引趣的方式很多,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如:设疑,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谜语引趣等,还可以根据本地区风俗联系生活实际激趣引入。

2.新课标提出的自主探究并不是说上课时几个人在一起说说就完了,而是看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以及怎样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以及同学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如,《画家与牧童》的课堂教学设计,根据以下三点来体现教学有效性:

(1)整节课我从交流入手,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首先写课题“画家”二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并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打破常规写课题,激发学生读课文的欲望。通过“你指我认,当小老师领读”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朗读环节我充分引导他们在读、说、评、演中进行充分的角色体验,入情入境的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2)引导学生创造意识。不仅为戴嵩向牧童请教的虚心而感动,更为牧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敢所震撼。结合插图让学生大胆想象人们的纷纷称赞和“呆住了”的场景,最后教师问:牧童的话对吗?这样,在常规与求异思维的对比中,进一步提升了文本的社会价值,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3)写、说、看结合。写字上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掌握字的构字规律和间架结构,教师相机指导,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和展示学生作业,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写话训练,我主要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然后结合自己的感受看画说话。逐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

三、合理、精致的作业设计贯穿课堂教学中

课堂作业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语文作业是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载体。所以,精心设计好课堂作业,能巩固新学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设计语文作业。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上可以把作业设计为知识巩固性作业、自主性作业、讨论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平常的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所以,教学评价不等同于考试、测验。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特别慎重,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应该考虑到语文人文性特点。一句赞美的话语比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严厉地批评和责备更有力量。课堂是孩子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2.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作好自我评价。

当学生完成练习或回答一个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想一想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养成自我检验的意识。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省,重新认识和评价形成对自我思想行为的反思意识。当然,学生自我评价后应有反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新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运用鼓励性评价语言给他一个客观公正能激发他积极向上的评价,并在练习中允许他通过努力再次自我评价,让学生不断地取得成功,不断地感受成功的快乐,不断产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总之,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爱”贯穿始终,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讨论、研究、总结、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才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朱永新 《我的教育理想》江苏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石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刍议论文_石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