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循证护理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体会论文_赵芬 蹇娅琳 蔺信兰 李勇 何万贵

赵芬 蹇娅琳 蔺信兰 李勇 何万贵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四川广元 628012)

摘要目的:设计对照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在促进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接收治疗的13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度显著下降,且术后第一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率,且临床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循证护理在腹部外科手术的康复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腹部外科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腹部外科手创伤性较大,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是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1]。患者接受腹部外科手术后极易导致胃肠功能下降,产生腹胀、精神抑郁、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因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在提高腹部外科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医疗顺应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循证护理是建立在循证医学理论上的新型护理理念,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以及临床治疗数据,制定个体化预防性护理方案,有计划、有目的、明确、审慎的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2]。多年临床应用经验表明,循证护理能够达到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医疗顺应性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接收治疗的13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65例。对照组男患者39例,女患者26例;患者年龄介于27~59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36.52±5.64岁,患者所患疾病类型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胆囊息肉。对照组男患者37例,女患者28例;患者年龄介于29~56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35.73±5.70岁,患者所患疾病类型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胆囊息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比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临床常规心理、饮食、及康复护理。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在同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辅助治疗。具体做法如下:①及时与患者交流,时刻观察患者情绪,并与患者家属沟通,保证患者家属配合医院工作协助患者的康复;②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方案,术后要叮嘱患者多喝温开水、蜂蜜水或者是淡盐水。其次,每天定时为患者腹部进行按摩,以促进患者胃肠道蠕动;③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查阅文献搜集循证护理经验,按照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绪、病情等及时更改、修正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度作为护理效果临床观察指标。疼痛度判定以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作为依据,具体分为0~III级,疼痛度逐级加大,0级代表患者无疼痛感;I级代表患者仅有轻微疼痛,患者尚可忍受;II级患者疼痛感加重,但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起居;III级为极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痛感[3]。

1.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 )或者百分率(%)表示,以t检验或者 检验表示组间差异,以P<0.05记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度对比: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疗法治疗后术后疼痛度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疼痛度统计结果见表1。

3结论

促进腹部外科手术的术后恢复效率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依从性,提高腹部外科手术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极好的临床推广意义。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一般需要长时间的卧床静养,伤口恢复情况,感染发生率等均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变化,因此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并及时对患者的情绪进行调整,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概率[4]。合理的饮食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自身营养不良、低蛋白症状、贫血等体征,加速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术后第一次下床时间,缩短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护理针对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5]。

循证护理以预防性护理为目的,根据患者可能发生的任何并发症,审慎、明确、明智的制定最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由操作熟练的护理人员,按照患者个体差异,结合患者意愿进行护理[6]。科学的护理理念、熟练的护理技术、充分的护理知识及经验是循证护理缺一不可的要素,循证护理不仅是对传统护理方案的延伸和完善,更是医疗界的一项新成果。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结合临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腹部外科手术期患者进行科学护理,以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目的。综上所述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循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临床恢复效率,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艳.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开展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247-248.

[2]赵梦遐,王慧连.我国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障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111-115.

[3]刘林,许勤,陈丽.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及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13,46(4):371-373.

[4]单燕舞.手外伤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9):145-148.

[5]寇佳靓,郝良为.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及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导,2013,11(23):370-371.

[6]胡雁.循证护理实践: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3-5.

论文作者:赵芬 蹇娅琳 蔺信兰 李勇 何万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运用循证护理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体会论文_赵芬 蹇娅琳 蔺信兰 李勇 何万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