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观_生态文明论文

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观_生态文明论文

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发展论文,生态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工业化和社会发展中,如何看待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关系,科学技术在建立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新课题。

一、严峻的生态现实和矛盾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成果,反过来又成为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手段。现代科技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它的威力和功能日益提高,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和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更震撼着世界每一角落。

由于科技是近现代工业化的动力,直接推进了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又带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因而对科技与经济和生态的关系,在国际上产生两种相反的看法,一是战后欧洲以法兰克福学派的哈伯尔梅斯为代表的悲观主义,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变为工业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即导致了人的异化,又造成了地球、人类不能再存在下去的可怕后果。这种观念发展到70年代就形成了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增长极限论”的悲观思潮。

针对“增长极限论”的讨论,引出了相反的近一二十年出现“未来学派”的乐观主义的态度,如丹尼斯·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等,较为客观地评述了工业化后的社会的前景,认为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并不是“世界的末日”,而是“工业文明的末日”,是“展示着一个新的文明正在兴起”。〔1 〕由于这些观点对国内影响颇大,直接关系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冷静的思考。前者并非言出无因,但论据不全面,结论更不科学,因而是不可取的。后者有其积极和可取的一面,但对环境和解决问题的难度认识不足,更缺乏科学和有效的解决途径,因而不能藉此而坐待光明的降临。我们需要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和科技作用进行全面的分析,探明存在的矛盾,以作出正确的对策。

首先,要系统考究社会现实,分析我国社会和生态发展面临的处境,寻找出路的依据。

我国政府和不少学者关于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论述中,均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全球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空前增长,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是人们普遍肯定的,但是跟踪而来出现了一系列世所关注的严峻问题。如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造成地球生物圈负荷日益加重,不可避免将引发生态危机。尤其是现代一些工业滥用技术,生产过程缺乏对废物处理、利用和监控环节,产生大量难以回收和消化的“三废”垃圾和污染。而那些发达的富裕国家,上层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奢靡消费,“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消耗着地球80%的资源,造成80%的环境破坏”,〔2 〕如“美国人年平均的消耗石油3.6亿吨,是世界人口年平均数的6倍,消耗粮食(包括转化肉、奶、蛋、酒等的粮食)年人均1587公斤,是世界人口的年均的两倍多”,这种超水平的“豪华”生活,对发展中国家或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影响甚大,“如不发达国家步此后尘,世界上将有75%的人无家可归”〔3〕因而这些后工业化国家, 由于其靠原有和落后国家资源而工业化了,从而造成全球性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情况。而现在正处于工业化高速起步的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遇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一是庞大人口已超过12亿。每年仍净增1500万,把新增的1/4国民收入消费掉。未来50年将增加4—5亿,造成了限制我国发展和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硬约束的瓶颈。二是资源相对紧缺,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国土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关系到人的基本生存的淡水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耕地占32.3%,森林占14.3%,草地占32.3%;矿产资源不到50%,加以不合理的开采和浪费,更加深了资源的短缺性。三是环境污染加剧,全国6000多城市,符合国家一级的大气质量不到1%,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致使江河湖海水质严重变化,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遭污染,垃圾、废物围城日增。四是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失衡。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00 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36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遭水土流失威胁, 削弱了生态环境对天灾的承受力。〔4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的严峻现实。

其次,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的差异和“先建设”与“后治理”的矛盾。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创造了人类世界的繁荣,同时又产生与日俱增的生态问题和经济社会问题。人们普遍要求科技与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但是各国现实发展总是不尽如人意,科技与经济和生态之间,经常处于顾此失彼、日益陷于失衡的困境。现在各国都痛惜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不断被破坏,“空洞”日益扩大,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生态后患。可在发达国家,尤其美、日生产中,谁都不愿立即更新全部制冷工艺,不愿以暂时的经济牺牲换取臭氧层的保护。水利资源枯竭,淡水湖泊面积日见缩小,广泛引起区域性气候恶化。水生生物资源日渐退化,一些珍贵经济鱼种已经濒临严绝,但经济动机却不断驱使人们继续酷捕滥渔。农田盐渍化,贫瘠化,沙漠化现象不断加剧,发达口岸迫于军备竞争和重化、石化工业的生产、试验,更加剧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恶化。

吸烟污染环境,有害健康已妇孺皆知,可囿于地方和国家财政需要、习惯嗜好、精神贫乏、文化滞后,不仅对杜绝烟草污染极为渺茫,而发达国家名牌烟草出口有增无已,妇女、青少年吸烟率还趋上升。

各国虽有保护森林立法,但在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燃料短缺或经济收益的诱惑,滥砍滥伐仍屡禁不止,加以天灾人患造成山林火灾,焚毁一座座森林,与群众植树造林绿化形成了矛盾的讽刺画。

对消除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不断形成人类共识,但这一使命一方面由于任务艰巨,资金需要大,科技要求高;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日益扩大,造成维护和建立生态文明的进展步履艰难,这是当前人类在发展经济、社会进步与生态文明之间客观存在的现实矛盾。这种矛盾虽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带有普遍性,但对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困难性更大的同时,又具有新的国际经济竞争的特殊性,因而我们面对的人类文明崇高使命更艰巨,要走的路程更漫长。

第三,各种不同对策和正反实践及其误区

当代人们虽在逐步形成维护生态环境,建立人类生态文明的共识,但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对发展经济与生态文明制订了不同对策,开展不同的实践。一种较普遍的、被动对策是所谓“先建设,后治理”的做法,这里包含许多发展中国家步过去工业化国家后尘,我国有些地区也不自觉陷入这种“随流”。这主要是由于认识落后造成的。为了克服这种错误,我国政府一方面进行了思想工作,提出“四化”建设中,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另一方面制订了在任何建设项目中,必须实行生产建设与生态环境工程“同设计、同施工、同投产”的法规,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同步进行,这是一种积极合理的对策。但是由于财力和技术的限制,各地在贯彻“三同”法规中,遇到各种困难,尤其在广大农村和乡镇企业发展中,由于文化滞后,存在许多生态盲,农业生态环境总遇到重重破坏,这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经济发展与生态恶化的节律几乎同步爬行,因而形成“经济先发展,污染后治理”,或“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环境处理”,认为经济是生活、生存,治理是卫生、发展问题,迫于当前群众生活,不得不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歧途。还有的认为“经济发展易,污染治理难”而不治理。甚或认为“企业管生产,政府管治理”,结果造成谁也不治理的自流状态。以上种种糊涂和错误观念,都反映出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相对滞后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偏低的供给和消费生活,人们往往不得不先顾及当前物质生活的生存需求,未看到或不能充分认识生态问题的严重后果,因而自发地、盲目地、片面追求经济短期任务,无视和淡化高层次的、长远需求的生态目标,终于从“先建设,后治理”一步步滑向只建设,不治理的决策误区。

二、困境根源与出路

经济与生态失衡,使人类日益走向困境,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完全实现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共进。那么,产生这种不协调、不平衡的原因和最后根源是什么?有人认为生态环境的污染,是在工业化生产中出现的,近现代工业是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是这种手段使用的结果,是科学技术的物理、化学性能产生的“三废”的产物,因而把根源归咎于科学技术,法兰克福学派和罗马俱乐部就是从这种观点滑入悲观论的。

骤然看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动力和源泉,因而把生态破坏和污染的根源归罪于科学技术,从而否认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进步作用和贡献,这不仅是片面的观点,而且与时代前进步伐是相背反的,因而是错误的。由于上述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把两次大战及其灾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产生对科技发展的悲观论,在西方形成一股反对现代科技的思潮,这就要求我们分清是非,对现代科技发展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作出科学的分析。

第一,要澄清“科学技术”造成人的畸形发展,使人发生异化的似是而非论点。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在技术改革中它代替了人的体力和部分脑力的劳动,是人的双手和大脑的延伸,马克思揭示了近代蒸汽机革命从手工工具发展到机器工业,机器“代替了工人而具有技能和力量”。作为物化劳动的“机器”被资本家购买成为“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与活劳动相对立而成为支配活劳动的力量”,〔5〕这是“指机器在资本主义雇佣条件下,成为资本家占有的固定资本 ”〔6〕和支配工人的异己力量。说明工业资本对劳动者的进一步剥削 形式,马克思是在这里肯定了科技作用,肯定蒸汽技术对确立资本主义工业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揭露了资本家占有“固定资本”的机器对工人的剥削和“支配”所产生的“异化”。从客观上说,由于蒸汽机革命才使资本主义初期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不仅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奠定基础,而且开始解放了手工业时期工人的沉重的体力劳动,减少了体力劳动,增加了驾驶和管看机器的脑力劳动,显然是一个进步。但痛心的是这种科技对体力劳动的解放,不是成为劳动者的利益,反而成为资本家占有的“固定资本”对工人支配、剥削的手段,马克思是从这一角度来说的“异化”。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哈伯尔梅斯,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以人本主义反对现代科学技术,把资本主义利用科技造成工人的“异化”,说成为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异化”,这是对马克思的曲解,也是对科技作用的歪曲。

第二,关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论的分析。有些学者肯定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但又认为科学技术也带来负面的影响,认为工业化生产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就是现代科技作用的后果,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调。工业生产中利用科学技术而产生的“三废”,虽与生产过程所使用科学技术的性能有关,但这不能归罪于科技本身,因为这是在操作和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是使用工程技术没有对“三废”污染进行科学预防和善后治理的结果,实际也是人们在研究开发有关科技中,还没达到完全的认识和安全利用的表现。如原子能、核能的利用,它虽表现为和平的一面和破坏的一面,二次大战利用其破坏的一面,是为了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换取广大人民的和平,战后经过军转民,把原子能用于发电,建设核电站,这就发挥其和平性能,造福人类。作为核能自身是一种巨大能量的释放过程,所以发生两种作用和结果,关键在于利用者的目的需要,人们使用一种科学技术的性质、功能,首先是决定于它是否具备这种功能,但是否要发挥这方面功能,最终还是取决于使用者的目的要求。世界上任一事物都具多方面的性质功能,水有载舟之利又有覆舟之危的两面,但不能因此认为水是双刃物,贬低其功能价值。当蒸汽机、电动机、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在工业上的利用,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拓了生产力发展的新世界时,马克思给予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是众所周知的,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们决不能把利用过程出现的正负效应,笼统地归属于科技本身,从而加以片面的褒贬,这是因噎废食的愚蠢做法,必须正确地把科技本身的性能与利用它的效应加以区分,才能作出科学的结论。

第三,要识别“深绿色”技术观的悲观主义。

在70年代初开始,发端于资源保护与和平运动的社会运动,在欧洲曾形成一种所谓“绿色”科技思潮,但当时这种思潮分为“浅绿色”、“深绿色”和“中间派”三种观点,值得重视的是与前后两种不同的“深绿色”观点的悲观思想。这是以《增长的极限》这份提交给罗马俱乐部的报告为依据的论述,它认为技术解决不能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被已工业化和正在工业化的社会作为目标的快速增长具有指数性质,它意味着长期累积起来的危险可能突然产生灾难性的效果。同时被增长引起的问题存在于一种相互作用之中,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加剧了其余问题。显然这是对当代全球生态问题的一种消极回应,对危机的性质、原因作出了不恰当的解释,它没有对人类历史上最富成果的现代物质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作出正确的评价。我们认为在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通过调整社会、经济、政治等等各方面关系来解决,其中较重要的是有赖于科学技术本身的进步来解决,而“深绿色”生态思想恰恰低估了科技进步的作用。向往一种所谓介于镰刀拖拉机之间的“中间技术”,以此作为未来技术的主体,显然是一种反现代技术的思潮,这不是解决问题!实际是回避问题。应该说,人类有能力推动物质进步,同样也有能力通过物质技术和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来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辩证统一的。

三、依靠科技进步,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纵观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经验,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要维护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在跨世纪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再次提出要“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庄严号召,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7〕正在兴起的环保产业与一、二、三产业一样,同样必须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更需要依靠科技而进步,这都说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始终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国家强盛的决定因素。因而为了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使社会进步与人口、资源、生态平衡协调共进,必须坚持“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也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8 〕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9〕为此, 我们要从思想认识上,管理机制、决策上,发挥科技文化教育的进步作用,认真开展生态文明的系统工程。

(一)在扬弃工业文明观的基础上,建立生态文明观。

鉴于各国工业化经济过程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困境,我们要重新确立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生态文明观,它要在扬弃历史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经验基础上,明确以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人与自然必须平衡,协调、统一,人类的生产、经济、社会和整个文明才能持续发展,这是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但生态文明观能否建立,主要取决于能否科学地解决“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矛盾,简言之就是“天人”矛盾,即“天人关系”。这一矛盾的解决要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进程。就是从“天人合一”,经过“天人对立”走向更高阶段的“天人合一”的过程。因为人类文明是在改造自然的生产中取得的。而历史上的农业、工业生产既取得了日益丰硕的物质成果,又带来生态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使人类与自然界发生分裂和对立。其结果不仅危害自然界,反过来又祸及人类自身,从而迫使人类必须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回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中来。因此,人类从幼期文明到现代文明,要吸取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教训,要从与自然作对立转变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提高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从考虑眼前利益转变到考虑持续发展,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和谐共存为生产力发展的价值取向,即人类既不能离开对自然的积极改造,纯粹为保护而保护,把保护变成消极的被动的适应,这是没有发展价值的适应。同时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为所欲为地毫无限制、盲目地“改造”,把改造变成对生态资源和能源的粗暴破坏,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没有前进价值的改造。因此,必须坚持生态的价值观,把改造自然的科学性和保护自然的必要性的矛盾统一起来,这是人类与自然生态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只有经过这一历史反思,才能走出今天的困境,逐步形成科学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二)转换机制,建立可持续性的体系。

遵循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先后通过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报告,贯彻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科学的决策和英明的措施,提出了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明确了我国跨世纪的环保的任务和目标:至2000年力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基本改变环境恶化的状态,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为此要开展一系列工作,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工程:

(1)牢固树立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

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要进一步宣传和树立人口与环境的科学生态观,要深刻认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既是我国的两项基本国策,也是现在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最基本战略。计划生育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基础的核心,环境保护(包括控制污染和改善生态)则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而要把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努力控制人口增长,到世纪末在13亿以内。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好环境,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此,必须同时认真贯彻中央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和实施《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2)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我们要建立适合国情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必须实行全面节约的战略,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大力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把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加快发展中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10〕

(3)建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

环保是一项艰巨工程,要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中央和国务院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把环保目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确定重大建设项目,要同时制定环保的对策措施。

(4)充分发挥我国智力和人力战略资源优势。

现在世界各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主要是依靠科技的推动,国际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国力的强弱也主要体现在科技水平的高低上,当今这种科技发展新形势已为我国通过可持续发展道路,挤身于世界强国之林提供了可能。但正如前述,我国各种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几乎都处于劣势,而“只有智力和人力动力,成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三)加强可持续发展科技的研究开发,努力创造生态文明。

为了实现“九五”和2010年规划,真正发展科学技术力量,必须大力组织和开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首先要重视科学技术在建立生态文明中的巨大作用。生态文明需要文化、教育、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但绝不能忽视或低估科学技术的作用,它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理论和方法,因而它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中,科学技术居于首要的地位,只有发展高新科技,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提倡和推行无害环境的生态技术。现在国际间越来载提倡高科技术的“绿化”,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方向,它包括“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能等等的研究开发,使用“清洁”能源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的研究开发,节省天然稀有资源的人工合成材料的研究开发,可生物分解的塑料的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等。“绿化”科技对生态工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兴起庞大的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交叉的新的环保产业。另方面我国许多大城市已制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和不溶解的塑料盒等,尽力防止和减少污染。

第三,大力加强科技研究开发,为环保和资源问题寻找对策,要解决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巨大系统工程的许许多多难题,需要自然、社会、以及各门新兴学科开发研究。包括人口、资源、环保研究系统,如在保证基本满足人类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前提下,探讨地球最大人口容量,如我国人口最大容量和怎样控制人口增长,制定正确人口政策,都是当前迫切的课题;资源调查和估计,主要资源基数、资源态势,各类资源供需现状,未来趋势,资源合理运用,保护和管理,以及寻找新的资源。

在新资源的科学研究开发中,前途最为宽广的有海洋和太空的开发,在我国首先是海洋的开发前景十分诱人,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 ,是世界上海岸线较长的国家之一,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6500多个岛屿,拥有相当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太空,一是向太空索取资源,利用卫星上的仪器收集大量太阳能,再设法运送到地球上供人们使用,二是把人类的生存空间扩展到太空,使部分人口能够移居太空,为人们居住太空创造合适的环境(称之为“受控生态生命系统”)。还有环境问题研究,必须保护治理本国的环境,把环境意识、环境因素、环境价值渗透到国家建设和科研各个领域中去。在广大农村和内地中小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5%,煤炭污染在工业污染中居首位,对怎样建立可持续工业,怎样防治工业污染,推选“清洁工艺”和“清洁生产”,开发煤炭利用的洁净化技术,提高煤炭的燃料效率等,都是迫在眉睫的科研工程。

注释:

〔1〕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4年第44、 41页。

〔2〕〔3〕参阅刘啸霆《资源和环境的有限发展观》,《科学学研究》,1995年第一期。

〔4〕参阅宋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08—209页。

〔6〕同上书,第208页。

〔7〕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378页。

〔9〕《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83页。

〔10〕引自《生态环境与保护》,1997年第2期第20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观_生态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