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蹲底和冲顶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_田晨波

电梯蹲底和冲顶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_田晨波

晋城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山西省晋城市 048000

摘要:针对电梯发生蹲底和冲顶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增强电梯的检测与维护,为电梯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电梯 蹲底 冲顶 预防 措施

电梯的安全性作为当今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虽然如今的电梯技术不断革新,电梯系统中也安装了电气和机械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从而保障电梯在运行中的安全性。但是,近些年电梯事故依然频频发生,这就不得不再次考虑电梯的安全性问题,如果无法保障电梯的安全性,轻则会发生财产损失,重则会造成人员伤亡。

1 电梯蹲底和冲顶原因分析

1.1 制动器失效或制动力不足

制动器是保障电梯有效制停的基础,如果制动器失效或是制动力不足,可能会使得电梯在达到预定位置后仍旧会继续运动,进而会引起电梯出现蹲底和冲顶的情况。其中引起电梯制动器失效和制动力不足的情况,主要有:

(1)制动器本身因素,如果制动器的压紧弹簧出现松弛、断裂的情况,或者制动器的闸瓦间隙过大,均会导致制动器的性能下降。

(2)电梯制动器的电气触点设计不合理,引起触点粘连或是不断开,从而导致制动电磁铁无法有效释放,不满足电梯制动器的要求。

(3)电梯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之间摩擦出现过热的情况,进而导致制动性能下降,制动器卡死,最终导致制动器失效。另外,二者之间出现油污,也会导致制动能力下降乃至失效。

1.2 端站保护开关失效

端站保护设置有强迫换速开关、限位开关、极限开关等,是避免电梯出现冲顶和蹲底的重要装置。在实际的应用中,如果电梯强迫换速开关的电气节点出现粘连的情况,会导致强迫换速开关失效。对于限位开关的,受到接触器的影响,如果接触器粘连或是释放迟缓,均可能会导致限位开关失效。极限开关失效或者极限开关如果出现开关轮与碰铁松动,不能使其动作,则可能蹲底和冲顶。综上所述,如果端站保护装置失效,则可能会引起电梯蹲底和冲顶的情况发生。

1.3曳引能力不足

曳引式电梯是由曳引机驱动,依靠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沿垂直轨道运行,曳引力不足无法保证轿厢正常提升而产生打滑状态。所以易引起蹲底。电梯曳引力不足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1)曳引轮槽磨损或曳引绳直径减小。由于摩擦力在电梯整个使用期内不是一个常量,随着电梯的运行曳引绳与轮槽的不断磨擦使绳径不断减小,曳引绳逐渐向槽底接近使曳引绳与绳槽切点夹持力(对V 型曳引绳槽)也逐渐降低,致使摩擦力不足,导致曳引能力降低。

(2)平衡系数不符合标准。平衡系数是对重侧重量平衡轿厢载荷变化的比例。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要求, 各类电梯平衡系数应为40%-50%。平衡系数的取值不仅影响对重的质量和电梯的不平衡载荷,同时也影响曳引轮两侧钢丝绳的张力。张力的大小将对曳引钢丝绳在绳槽内的比压产生影响,张力越大则比压也越大,则曳引钢丝绳提供的曳引能力就越强。因此平衡系数的取值既决定不平衡载荷,也将影响电梯的曳引能力。当最大不平衡载荷大于电梯的最大曳引力时,曳引钢丝绳在绳槽中将出现打滑,增加了电梯发生蹲底的可能性。

(3)传动和减速机构磨损。传动机构主要指曳引机主轴、轴承、齿轮、蜗杆等机械部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这些运动部件的长年使用,或润滑不足等原因产生过度磨损、间隙偏大、老化,导致曳引力严重下降。

1.4限速器和安全钳失效

限速器-安全钳是保障电梯安全的重要机械保护装置,当电梯发生下行超速和断绳时可以使轿厢可靠制停在导轨上,如果限速器不动作或是磨损严重、拉力不足均会导致限速器失效,最终安全钳不能触发。对于安全钳安装和检修不合理,未能做出有效调整,则可能会导致安全钳失效,存在隐患。

1.5电梯超载

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要求,所谓超载是指超过额定载荷的10 %,并至少为75kg。如果电梯长期处于超载的情况,会增加电梯构件损坏,增加蹲底和冲顶的发生几率。

2.电梯蹲底或冲顶的预防措施

2.1电梯硬件检查

第一,制动器检查。在检查制动器过程中,不仅要检查制动弹簧是否松弛和断裂,同时要检测制动器抱闸、松闸是否可靠、灵活;制动时闸瓦是否能够均匀、紧密贴合在制动轮上,并保障电梯运行时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出现摩擦现象,并且其工作面上没用油污。此外,还需要检测电磁线圈接头是否存在松动问题,线圈外部绝缘体是否存在破损等。

第二,限速系统检查。检查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是否正常,对于使用周期达到2年以上的限速器需要进行校验,保障限速器满足相关标准;检查限速器绳与绳夹是否存在偏差,如果限速器自身损坏则需要送厂家修理或更换;在检测限速器运行性能时,限速器绳张力需要大于安全钳作用力的2倍。

第三,曳引能力检查。当电梯钢丝绳使用长达5年以上需要更换,并分析钢丝绳与曳引轮槽的磨损情况,如果曳引轮槽磨损严重时需要及时更换;如果电梯需要经过全新整修,需要重新做曳引力试验,检测曳引性能。

第四,传动部件与电气系统检测。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如果曳引主机出现异响时,需要检测曳引机轴承、主轴、蜗杆、齿轮等,分析其是否存在间隙过大、缺油或磨损问题等问题,如果存在故障需要立即修理。

2.2维护与保养

第一,制动器。如果制动装置存在问题时,需要维保人员调整制动器,通常需要对可调紧制动弹簧和顶杆螺栓进行检测,报站制动带与制动轮间的间隙角小于0.7mm;强化对主弹簧的维护工作,保障制动力满足实际要求,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保障松闸装置闸瓦打开,分析弹簧弹性是否满足要求,重点检查弹簧是否有裂纹或失效。

第二,限速器-安全钳。限速器在维护过程中,需要重点监测运动部件的灵活动作,夹紧靴弹簧轴、惯性轮轴、制动支点、惯性轮弹簧销钉等润滑工作。加强限速器轮和张紧轮的绳槽与夹绳钳的清洁性,保障没有出现磨损,要求限速器能够时刻保持可动作状态。安全钳维护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与试验,保障轨道面与安全钳楔块间隙一致,两侧安全钳应该能够同步工作,并对安全钳各个部位进行锈蚀、污垢的检修与清洗工作。

第三,传统部件与电气系统维护。对井道端站的强迫换速开关、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进行检测,分析其是否有效并能可靠动作。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果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能够保持其动作状态。

3.总结

导致蹲底和冲顶的主要原因是电梯制动系统、端站电气开关、超速保护装置和超载保护装置等安全部件出现问题造成的。除了做好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外,应按照法规要求做好年检;在电梯事故后、大修、改造以及长时间停用后再启用前,应认真进行安全部件的检查维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其有效并能动作,以预防轿厢蹲底和冲顶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罗忠强. 浅析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之曳引轮质量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15):314-314.

[2] 魏春河. 当前城市住宅电梯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4(34):42-43.

论文作者:田晨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电梯蹲底和冲顶原因的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_田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