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7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39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ICU护理中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ICU护理;应用
引言
医院ICU是收治重、危、急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拥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与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ICU病房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复杂,所以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人文关怀理念属于医学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与人性的价值进行了充分强调。为了充分满足ICU患者的个体需求,使其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将其心理负担减轻,本研究在ICU护理中渗入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获得了理想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ICU病房入住的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入选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25岁~68岁,平均年龄(45.6±4.2)岁;其中严重创伤17例、复杂大手术后14例、急性脑部疾病8例。对照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24岁~69岁,平均年龄(45.3±4.3)岁;其中严重创伤18例、复杂大手术后15例、急性脑部疾病6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ICU入住时间大于3d;意识清醒;中途未退出研究;病历资料完善。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精神交流障碍;依从性差;无法自行完成调查问卷。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在ICU治疗中只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护理,主要是定时的检查患者的病情,根据主治医生的要求监督患者用药,随时记录患者的临床变化情况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主要内容如下。
1.2.1环境护理
良好的治疗环境,是保证患者顺利治疗的关键,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ICU治疗环境,因为ICU收治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常为重症患者或者发病急促的患者,良好的治疗环境对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院感管理的要求,对ICU进行空气消毒处理,并检查通气设备是否正常,同时,还要对ICU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调整,用最优质的治疗环境,迎接患者的到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1.2.2心理护理
说到ICU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病情常较为严重,患者以及家属的负面情绪通常都非常大,或焦虑、或暴躁、或紧张、或恐惧等,这些负面的心理问题,会严重降低患者以及家属的配合度。因为是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更要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交流,针对患者的表现,做简要的介绍,并告知患者该院的医疗成就,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还要综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性格、爱好等,以便从各方面满足患者的需求,舒缓患者的心理情绪。此外,对于昏迷的患者,我们要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的家属,让家属放松身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病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24h
观察患者的情况,尤其是在夜间更要频繁的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并按照主治医生的要求,及时正确给患者用药,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以免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同时,要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如翻身、换药等,并用亲切的态度,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的需求,针对神志不清的患者,要通过观察患者的各项反应及检查结果及时正确做出判断。
1.2.4人文关怀
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主治医生的工作,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于神志清楚的患者,做各项操作前,要认真解释并取得其合作,并要及时告知患者治疗情况,让其放松身心。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要通过观察其生命体征、面部表情等的变化,给予抚摸等肢体接触的方式,给予患者安慰。同时,治疗完成后,要帮助患者整理仪容,清除杂物,并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需要从ICU,转入普通病房,护理人员要在安全的基础上,帮助家属进行转移,并在转移的过程中,细心的保护患者身上的各种仪器,并对管道进行固定,这样才可使护理措施更具有连续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经过相关护理后满意度情况,采用医院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81-89分,不满意:<80分。总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具有由专人收集并于SPSS20.0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借助均数±平方差(x±s)表述,并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借助[n(%)]表述,并利用χ2检验,最终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SAS和SDS评分干预前,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入住ICU的患者病情危重,且饱受身心双重折磨,所以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对其加强抢救与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还要对患者对的心理动态与情感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76%(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更低(P<0.05),提示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ICU护理过程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充分融合技术服务与情感服务,促使患者不良情绪与心理压力减轻,护理满意度提高。一般而言,多数患者及其家属严重缺乏对ICU的了解,通常认为只有在病情加重的情况下才入住ICU,难免产生恐慌、担忧、紧张等不良情绪。为此,在患者进入ICU之前,护理人员要对其加强访视与护患沟通,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为了便于管理,防止感染,ICU通常具有十分严格的管理制度,患者家属不能随便探视与陪护,部分不了解情况的家属便容易产生误解。为此,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家属延伸人文关怀,及时向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了让患者在细微之处感觉到被尊重与关怀,规范护理人员日常生活行为十分必要,利于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信任。
总之,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ICU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满梅.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ICU患者的护理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03):408-410.
[2]张迎春,姜巧婷.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2):125-127.
[3]高玉.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3):178+181.
论文作者:蔡红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患者论文; 持续性论文; 人文论文; 家属论文; 理念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