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验中常见问题的分析论文_刘银甲

尿液检验中常见问题的分析论文_刘银甲

刘银甲

(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614300)

尿液是通过肾脏产生之后,再由膀胱、输尿管以及尿道排出,我们每天都要排泄大量尿液,排尿不仅可以吧人体里面的毒素、异物以及垃圾废物等一起排出体外,还可以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电解质代谢以及酸碱平衡起到良好的调节改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尿液窥探出我们身体的健康问题。在临床检验中,尿液检验是是一种方便快捷同时又是一种无创检验方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验方法。通过对尿液里面的各项常规指标进行检验后加以分析,可以对检查者身体的各项机能情况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可以为检查者的身体疾病的诊断以及后期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在实施尿液检验中,我们会碰到的一些常见问题。

一、尿液检验的方法有哪些

尿液检验的方法分为传统尿沉渣检验方法和新技术尿常规检验方法。而传统尿沉渣检验方法有可以分为染色尿沉渣检验方法和非染色尿沉渣检验方法。在染色尿沉渣检验方法中,又可以分为离心检验法和混匀滴尿检验法。一般这两种检验方法在泌尿和内科类的疾病检验中应用比较广泛。离心检验法的优点是检验结果准确性高,缺点是检验时间长,费用比较昂贵;混匀滴尿检验法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检验时容易受四周环境影响。新技术尿常规检验方法主要是通过主动分析仪或者全主动分析仪对尿液成分进行分析,优点是仪器在开机之后,制备简单,速度快,但是缺点是结果容易受到操作过程的影响,特别是在尿液结晶以及红细胞方面有比较大的漏诊率,多数情况下依然还要结合显微镜进行复查分析检验结果。

二、尿液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1)尿液的采集:尿液样本可以分为随机尿、全天尿、晨尿以及餐后尿等等,不同的尿液检验目的,采集的尿液样本也不一样。如果采集的尿液样本和检验目的不一致,那么对尿液检验结果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患者在采集尿液样本的时候,应该和护理人员或者医生咨询采集样本的时间段,尿液采集之后,不能搁置太长时间,因为空气会使得尿液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改变,应该在一小时之内送到相关的检验实验室进行科学保存,这样能预防尿液会发生细菌繁殖等问题,因此在临床尿液采集前,相关医疗工作人员应该将尿液采集的时间详细的告知患者。

(2)尿液样本保存:尿液保存的环境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3度上下,温度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同时保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如果超过了一个小时,尿液样本就可能会发送变质情况,而且尿液的内部因素也会发送一定程度的改变,而且保存时间越长,尿胆原下降就会越厉害。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样本容器:收集尿液样本的容器质量不合格,尿液可能会和容器产生一定的化学的反应,这里主要是针对有部分患者可能会从家里自己带了容器过来医院采集样本,一般容器都不合格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就是收集样本的容器过小或者过大,容器小的话,那么尿液标本就过少影响检验,容器大的话,占位置,而且容易溢出污染环境;同时容器上面标注模糊,没有密封盖,也没有标注患者的姓名、检验项目以及收集时间等基本信息,容易导致尿液污染以及检验目的错乱、检验不及时等问题。

(4)光照影响:如果患者存在器官类的疾病,比如病毒性肝炎等肝脏疾病,这类患者的尿液如果放置在光照之下,那么尿液标本里面的胆红素就会受光照之后发生一定程度的增高,在尿检里面如果发现胆红素存在过高现象的话,就要对患者的尿液标本另外做一个特异性实验,来对其验证。但是胆红素见光就容易分解,如果尿液一直受光照,那么就容易导致诊断为假阴性,使得治疗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误判,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5)用药影响:受检人可能由于自身身体因素,会服用一些药物,而药物会对患者的尿液成分带来一定的改变,使得尿检结果发生不同程度的误差,比如如果患者在采集尿液之前,服用了奎宁类药物,或者是服用了嘧啶类的药物,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最终表现为碱性,在后期对尿蛋白指标检验中呈现为阳性;如果患者采集尿液前服用了阿司匹林,那么就会使得患者尿液里面的胆红素指标发生一定程度的增高,对尿检结果带来加大的误诊。

(6)尿液样本污染:女性在收集尿液标本前没有清洗外阴,或者是采集的前段尿液,都可能会混入阴道分泌物,还有部分女性患者在经期进行尿液检验也可能会混入经血;男性患者可能由于尿道口的清洁卫生不理想,导致前列腺液混入到尿液里面,小儿则可能会混入大便等等,这些都会对尿液检验带来一定的影响。

(7)饮食影响:有些患者由于没有提前和医院相关人员沟通好,在尿液检查前没有禁食禁水,在检查之前喝了大量的浓茶或者的糖水,进食了一些高职高热高糖的食物,这也会影响尿检结果的准确性。

(8)运动影响:一般肾小球会对部分蛋白质进行针对性的过滤,然后肾小管进行重吸收,所以肾小球的健康情况和肾小管的健康情况可以通过尿液里面的蛋白质含量反应出来。如果患者在采集尿液之前发生剧烈运动的话,尿液里面就会出现一部分蛋白质,所以运动之后,蛋白尿检验的检验结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9)检验操作:检验操作人员对尿液试纸条管理不合理,将尿试纸条防止在容易受到光照的地方,或者是放置在潮湿的环境里面,都会导致尿试纸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性反应或者是污染情况;在进行尿液检查操作步骤过程中,取出尿试纸条之后,忘记将收纳尿试纸条的容器盖子盖好,也会导致尿试纸条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性反应或者是污染情况;在获取尿试纸的时候,直接用手拿取,使得试纸沾染上了手上的细菌;使用之后的试纸没有及时丢弃;除此之外,操作人员没有规矩相关规章制度流程操作检验,或者是没有进行及时的室内质控;防止试纸条的槽板没有及时定期的消毒清洁;日常使用仪器之后没有对仪器进行清洁维修保养;操作程序上急于求成,没有根据仪器的操作流程说明书进行相关操作等等,都会对检验结果带来影响。

(10)维生素C:在尿液标本中,维生素C含量过高或者是含量过低都可以分别反映出不同的疾病,如果患者尿液里面维生素C含量过高,那么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肾结石疾病;如果维生素C含量过低那么说明患者可能存在维生素C缺乏病。而且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检验, 如患者身体里面的亚硝酸盐测定,但是过多的维生素C又会对亚硝酸盐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进而导致假 阴性,影响尿检结果。

论文作者:刘银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尿液检验中常见问题的分析论文_刘银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