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论文_胡卫辉

桃江县中医院 湖南益阳 413400

【摘 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照双盲原则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复发情况等。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均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肠粘连或粘连带所引起的梗阻,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肠绞窄、肠坏死甚至引起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对患者健康具有严重危害[1-2]。为探讨护理干预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我院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本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照双盲原则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其中常规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26~68岁,平均(39.7±5.0)岁,病程10~26d,平均(16.8±6.0)d。完全性肠梗阻15例,不完全性肠梗阻40例。研究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25~70岁,平均(39.9±4.8)岁,病程10~25d,平均(16.7±6.2)d。完全性肠梗阻1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一般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心理护理:患者因为担心手术效果和疼痛强烈,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注重患者的情绪变化,多多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其心理压力,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术后护理要点,病情观察及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讲解缓解疼痛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放松疗法和药物止痛等,叮嘱患者合理使用止痛药。②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减压可降低肠腔压力,减少腹部胀气,利于患者体内毒素的及时排出。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并记录患者胃管引流液的颜色,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③口腔护理:告知患者禁食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漱口液或生理盐水等漱口,避免口腔污染并进一步影响胃肠道。④饮食护理:手术对患者的胃肠道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情况。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叮嘱患者应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可以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腻、辛辣和难消化食物。⑤运动指导:术后应指导患者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功能训练,初期可进行呼吸运动练习,每天5~8次。指导患者联系上肢的伸、拉、屈、握和下肢的伸、屈、蹬等活动。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强度,以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随访1年后的疾病复发情况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这说明护理干预可以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腹部手术患者因为持续麻醉、创伤、水肿、心理因素等多种原因,容易引起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或血液循环障碍[3],从而导致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和肠积液等,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危害[4]。腹部手术的常规护理一般是禁食、胃肠减压等,此过程一般较长,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较高。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腹部手术的特点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全面的、针对性强的护理方案[5],本实验中对研究组患者从心理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指导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李书兰[6]对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实验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益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预防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234,238.

[2]蔺淑贤.试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0):243-244.

[3]王芳.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4-5.

[4]陈军杰,刘卫怀.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36-40.

[5]焦喜林,王振全,陈金辉.粘连性肠梗阻诊治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11):114-116.

[6]李书兰.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6A):7-8.

论文作者:胡卫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论文_胡卫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