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华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型的建筑物日益增多,人们对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安全等级要求越来越高,且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也越来越大,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施工的关键。为了保证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安全,应运用科学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展开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支护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规模也越来越大,高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城市土地资源紧张问题,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物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地基施工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深基坑支护是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其施工技术与施工安全、建筑物的稳定性能、安全性能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安全、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并根据基坑工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与施工尤为重要。
1 深基坑支护技术常见结构类型
1.1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技术的施工相对简单,投资经济实惠的支护方法,因此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软土地区过去应用较多,但由于钢板桩本身柔性大如支撑或锚拉系统设置不当,其变形会很大因此对基坑支护深度达7m以上软土地层,基坑支护不宜采用钢板桩支护,除非设置多层支撑或锚拉杆,但应考虑到地下室施工结束后钢板桩拔除时对周围地基和地表变形的影响。
1.2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最主要的优点是整体刚度大、止水效果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软粘土和砂土等各种不同的复杂施工环境和条件,在施工时需要将基坑底面以下的深层软土墙体插入很深的这种情况下,尤其适用。
1.3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
柱列式间隔布置包括:桩与桩之间有一定的净距的疏排布置形式和桩与桩相切的密排布置形式。为减低工程造价和施工方便柱列式灌注桩作为挡土围护结构有很好的刚度,但各桩之间,必须在桩顶浇注较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帽梁加以可靠连结。为防止地下水井夹带主体颗粒从桩间空隙流入坑内,应同时在桩间或桩背采用高压注浆,设置深层搅拌桩,旋喷桩等措施,或在桩后专门构筑防水帷幕。灌注桩施工时无振动,对周围邻近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影响危害比较少。
1.4内支撑和锚杆支护
内支撑和锚杆作为基坑墙体的主要支撑结构,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对于控制基坑变形,保障基坑稳定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适用于较深基坑,或对环境要求高的地区,能有效控制墙体变形。
1.5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围护结构是边开挖基坑,边在土坡面上铺设钢筋网,并通过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面板,从而形成加筋土重力式挡墙起到挡土作用。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人工降水后的粘性土,粉土,杂填土。不适用淤泥质及地下水位下且未经降水处理的土层。
1.6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是用特制的进入土深层的深层搅拌机将喷出的水泥浆固化剂与地基土进行原位强制拌合制成水泥浆固化剂与地基土进行原位强制拌合制成水泥土桩,相互搭接,硬化后即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壁状挡墙既可挡土又可形成隔水帷幕,对于平面呈任何形状,开挖深度不很深的基坑,皆可用作支护结构,比较经济。许多工程都用了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
1.7施喷桩帷幕墙支护
它是钻孔后将钻杆从地基土深处逐渐上提,同时利用插入钻杆端部的旋转喷嘴,将水泥浆固化剂喷入地基土中形成水泥土桩,桩体相连形成帷幕墙。
2 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选择最适合的支护方式
对支护技术的选择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支护技术的影响,所以正确选择施工技术很关键。支护技术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并且不同的施工技术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其适用的范围也是不尽相同的,严禁盲目武断、主观臆断的对支护技术进行选择,要全面、仔细的分析基础施工的施工现场。对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选择关乎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也关系到了基础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2.2注重深基坑的开挖质量
基坑支护工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开挖施工,其挖土量较大,所需要的挖土施工方式也较多,具体的开挖方式选择则要根据基坑支护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当前基坑支护施工开挖普遍采取分开挖的方法,这种开挖方式能够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对挖出的土进行运输,避免了基坑土堆施工场地的占用,为支护施工的开展提供了较宽广清洁施工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注重支护施工的安全
基坑支护施工主要是在地下进行,因此,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必需的。在施工人员进行支护施工现场时,必须对其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做到位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未穿戴保护措施、未携带上岗证以及醉酒人员进入施工场地,此外,还需要购进安全保护设备和完善相应的安全监理以及保护措施。
2.4注重支护施工的防水措施
鉴于地下水位对支护施工的重要影响,必须做好支护施工相应的防水措施和预防措施。而若想做好预防和技术措施,那就必须做好支护施工前的地下水位勘察工作,根据勘察数据来进行防水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设计。
3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3.1工程概况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总面积约为 36280m2,其中地下总面积约为 9519m2,建筑工程的层高约为 78m,建筑物的平面形式呈方形,地下有 3 层,基坑的最深处距地面约为 15m,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剪力墙结构,地下部分采用混凝土梁内设无粘结预应力筋。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和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支护方案。
3.2混凝土灌注桩
(1)技术要点
混凝土灌注桩具体的工艺流程为:平整钻孔场地、测量放线布孔、挖设排水沟和布设泥浆池、桩机就位和制备泥浆、钻机钻孔,洗孔清孔、吊放钢筋笼、浇筑灌注桩水下混凝土。
开钻前,检查轴线的定位点与水准点是否正确、放线定桩位等。桩机就位后,在桩位位置埋设孔口护筒,起到定位、储存泥浆以及护孔等作用。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钻孔。
(2)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有:护筒中心和桩中心的偏差不能超过 5cm,埋深不能低于 1m,泥浆的比重最好控制在 1.1~1.2,孔底沉渣的厚度不能超过 15cm;钢筋笼安放位置准确,钢筋连接满足规范要求;水下浇筑混凝土施工需要连续作业,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 2m,速度适宜,避免堵管或钢筋笼上浮,同时桩头超灌 1m。灌注桩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3.3锚杆支护施工要点
(1)边坡开挖
边坡的开挖施工最重要的就是开挖的机动性、规范性以及开挖效率,要保证开挖施工分层、分段进行,而且要做到能随时开挖,随时支护的开挖状态,再上一层开挖施工没有全部完成之前禁止进行下一层段的施工。另外,开挖施工最易出现边坡坍塌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土体的松软以及机械开挖施工不当造成的,当出现这种崩塌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理:对修整后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行钻孔;在作业面上先安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再进行钻孔并设置土钉;在水平方向分小段间隔开挖;先将开挖的边壁作成斜坡,待钻孔并设置土钉后再清坡;开挖时沿开挖面垂直击入钢筋和钢管或注浆加固土体。
(2)成孔与注浆
首先,保证终孔的孔深符合标准要求。其次,要在钻孔前将孔位进行标记并做好编号。再次,要对锚杆进行拉拔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注浆量和注浆力的控制,以此确保锚杆的抗拉拔力符合要求标准。最后,调整好浆液水灰比例,较佳比例为 0.4 到 0.5,在搅拌过程中可以利用纯水泥浆进行补注,这样能够保证水灰比例不影响浆液粘稠度,此外,灰砂比例最好是一比一,添加其他相关药剂时,要根据要求并进行试验后再进行。在进行注浆时,最好采取高压注浆的方式,压力最好控制在 0.8mpa 左右。
(3)放筋
钢筋放置应居中延长放置,每隔 2.0M 放置一个定位器。钢筋长度不够可采用对焊或绑条焊,绑条长度不应小于 4d(d 为钢筋直径),焊缝高度不小于 7-8mm,宽度不小于 16mm。在插入钢管时应将注浆管与钢筋一起绑扎入孔,注浆管距孔底 50cm 左右。为保证非锚固段的钢筋在土体滑动时能够自由伸长,可在非锚固段套上塑料管。锚杆钢筋直径应由计算确定,一般用φ28(二级)钢筋作为锚杆主体。
3.4支护效果
该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坑壁塌陷问题,施工较为顺利。在支护工程完成后,对施工地周边建筑环境进行检测,建筑没有出现形变问题。因此,上述的注桩和支护方式适用于该建筑项目的基坑施工,能够保证深基坑施工的质量,所以,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较高。
4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要想保证建筑深基坑工程安全施工以及保障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就应该不断提高其施工技术,而深基坑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其支护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据上文分析,该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完成后,一直到整个建筑工程竣工,均无出现坑壁坍塌问题;且通过仪器监测,基坑支护周围均未出现明显的裂缝后变形情况。可见该支护工程采用的混凝土灌注桩与锚杆支护结构对周围建筑物无影响,且能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表明该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研究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选择相应的支护施工技术,能有效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顺利实施及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厉文杰.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和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2).
[2]李超.高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13).
[3]徐高雪.建筑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要点分析[J].基层建设,2017(21).
论文作者:祁化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钻孔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