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_质量策划论文

遵循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_质量策划论文

遵循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客观论文,规律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看待编辑工作特别是审读和加工的工作,我结合会上讨论的情况讲点个人的意见,参加讨论。

一、编辑工作的最高追求是出版传世之作。

什么是传世之作?我们做图书编辑工作的人常讲,无论如何,总要出几本书能够立得起来、传得下去。否则,多少年过去,留下什么呢?烟消云散,什么也没有。这个“传下去”,可能传10年、50年,也可能传100年、500年,甚至更久。传世之作当然是高质量的,是精品,是精品之中的精品,传世之作是高峰:思想理论的高峰、科学技术的高峰、文学艺术的高峰。

中国是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那么丰富的文化典籍,使得现在的中国人在世界上引以自豪。那么,我们给后人留下什么呢?建国以来,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成绩卓著,世界瞩目。同时,我们也走过了一些弯路。到今天,如果问一句,我们拿什么图书代表当代中国的出版?我不敢说没有,但是答案不是那么现成的。我们要在有12亿人口的大国又是文明古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拿不出跟我们的辉煌历史相称的、跟我们今天重要的国际地位相称的出版成果,我们向当代和后世怎么交代?我们不可能也不应当要求每一本书都能传世,但是,就图书出版的总体而言,我们应当下决心攀登高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出版传世之作是图书编辑工作的最高追求。

要提高图书质量,多出精品,奉献传世之作,离不开发挥编辑工作的重要作用。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如果没有编辑工作或者编辑工作不到位,所有这些美好的期望都要落空。有的人可能以为,无论出版什么图书,成败的关键还在作者的创作,编辑工作未必那么重要。不错,创作是首要的。同时,传播也是必不可少的。创作和传播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如果没有创作,就没有文明成果。如果没有传播,创作的成果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创作的成果要为社会所享有,为当代所享有,为后世所享有,离不开传播。而传播离不开编辑,离不开编辑对创作成果的选择和加工。我希望从提高图书质量、多出精品、奉献传世之作的高度,强调编辑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推动编辑工作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率。

编辑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需要各个工作环节的协调。在编辑工作中,策划很重要,审读和加工也很重要,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偏废。策划是整个编辑活动的开端,影响全局,策划不仅是策划编辑的事,首先总编辑要抓总体策划和长远策划。策划不仅要有商业价值的取向,还要有文化价值的取向。对书稿的审读和加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提高图书质量的基本保证。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出版单位在编辑工作中,重视策划而忽视审读和加工;在策划中,重视当前的急需而忽视总体策划和长远策划,重视商业价值取向而忽视文化价值取向。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图书质量下降。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对图书市场竞争的片面理解,以为图书市场的竞争就是抓热门选题、抢上市时间。他们忘了图书市场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图书质量的竞争。为了保证提高图书质量,不仅要有成功的策划,还要有精细的审读和加工。即使有了好的选题、好的书稿,如果没有精细的审读和加工,还是不可能有好书,更不可能有精品和传世之作。

二、编辑工作要遵循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

提高图书质量,多出精品,奉献传世之作,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还要看编辑工作是否到位,编辑工作是否符合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什么是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呢?能不能这样概括:编辑活动基本的客观规律是对科学文化成果的选择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有交叉、比较和反复。首先是对科学文化成果的选择。作者很多,作品也很多。编辑的责任就是在同类作品当中选择最好的。可以说,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不断选择的结果。这种历史的选择是很严格的。它一次又一次淘汰那些落后的、粗野的、愚昧的东西,同时留下那些比较先进、比较文明、比较科学的东西。把留下来的成果传给后世,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这种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编辑活动的基本客观规律就是从这里派生的。不仅选择,还要加工。加工是创作的延伸和作品的增值,是编辑附加于作品的创造性劳动。因为对科学文化成果的选择和加工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有交叉、比较和反复。它可以帮助我们尽量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特别是在重要选题、重要书稿的选择和加工上,更需要仔细和慎重。

选择和加工是客观规律的要求。策划是选择。策划要分析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分析同类图书的作者和出书的情况,加以综合,作出安排某一选题的判断。策划是对选题和创作意向的选择。对书稿的审读也是选择,是对既成书稿的选择。一是对书稿质量作出总体上的判断,决定是否采用。二是分析书稿的优点和缺点,从总体上提出加工的要求。在特定的意义上,加工也是选择,是对书稿内容和形式的局部的或者细部的选择。不仅限于对已有的东西决定其去留,对它的缺陷和不足予以弥补;更要捕捉它的独到之外、得意之笔,使之更加光彩、更加突出。我习惯于把这个过程称为拾遗补阙,锦上添花。总之,经过编辑加工使书稿的内容更趋完善,形式更趋完美。这最能显示编辑劳动的创造性。

选择和加工以什么为尺度?编辑在审读和加工时,代表的是国家、是人民、是读者。在这个前提下,编辑的选择是选新、选优。能不能发现创新、创优,要看编辑的眼力。不可以把鱼目当珍珠,也不可以把珍珠当鱼目。能不能通过加工使作者的创新、创优更加光彩,要看编辑的功力。编辑进行选择和加工,不仅要有识,还要有胆。因为创新、创优的东西有时候会有争议和风险,需要编辑有识有胆予以支持。这种对创新、创优的支持,是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

审读和加工要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交叉、比较和反复。这也是客观规律的要求。一般说来,书稿的审读和加工有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层次。交叉,指不同层次的不同人员之间的交叉;比较,指不同意见、不同方案的比较;反复,指多次求证、多方求证。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对科学文化成果的审读和加工情况非常复杂,还因为任何编辑个人的认识都有局限性。参与审读和加工的编辑,彼此之间存在着学识上、能力上、经历上、职位上甚至心理上的差异。经过不同层次的交叉、比较和反复,可以克服个人认识的局限性,集中群体的智慧,对书稿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比较适当的处置。交叉、比较和反复,符合认识活动的辩证法。进行交叉、比较和反复,要保持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客观公正,择善而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图书质量的目的。

编辑工作中的选择和加工及其交叉、比较和反复,既是客观规律的要求,就应当体现在有关编辑工作的规章制度中。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重申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三审制”——“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它适合我国出版业的基本情况,是编辑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编辑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司转发、中国编辑学会和湖北省编辑学会编写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也肯定了“三级审稿制度”。作为新闻出版署的行政规定,应当认真执行。当然,它毕竟是一般规定,在执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它具体化。但是无论怎么具体化,都不能违反“三审制”的精神实质,也就是不能违反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落实这些要求需要责任制作保证。首先是总编辑的责任制。总编辑的责任主要有两条。一是领导责任。在出版单位执行“三审制”,总编辑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把它具体化,并且进行督促检查。二是直接责任。总编辑在“三审制”中拥有终审权,要对签字发稿负责。一个出版单位的编辑工作,能不能按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办事,关键在于总编辑。

三、编辑工作要努力适应新形势、新情况。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的,就是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个是技术的,就是迅猛发展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按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同经济的和技术的新形势、新情况结合起来。既不能违背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又不能脱离当前的实际情况。

编辑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还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出版规律。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基本思路规定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在编辑工作中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市场的负面影响。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在图书市场上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借以促进图书出版的优质高效。反映在编辑工作中就是坚持按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办事,既重视策划,又重视审读和加工。同时,关注读者需求,关注目标市场,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图书质量,树立出版单位的良好形象。市场的负面影响就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甚至唯利是图。反映在编辑工作中就是重视策划,忽视审读和加工;在策划中,重视商业价值取向,忽视文化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就是一心抓热门选题,抢上市时间,不顾图书质量,甚至粗制滥造。这样做违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违背了出版规律的要求。从经营来考虑,这是一种短期行为。放弃编辑工作中的审读和加工,就是放弃对图书质量的要求。在不讲图书质量的情况下,即使一时抓了热门、赶了时间、占了市场也会失信于读者,损害出版单位的形象,砸了自己的牌子。出版单位的形象是无形资产,牌子的树立不能单靠广告,最终还是靠优质图书的积累。因此,有的同志说:“‘时间是金钱’,‘质量是生命’,咱们做出版的不能要钱不要命。”这个话值得三思。所以,市场经济,精神文明,出版规律,三者不能割裂,一个也不能丢,丢了哪一头都会造成不良后果。

编辑工作还要适应技术进步,掌握和利用新技术,开创新局面。印刷出版物的印刷,特别是印前过程越来越广泛地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编辑工作的自动化越来越普遍。作者使用电子计算机写作也越来越普遍。在新的条件下,编辑工作的某些程序会有变动,但是编辑工作的实质不会改变,选择和加工以及交叉、比较和反复这种客观规律的要求也不会改变。此外,电子出版物方兴未艾。印刷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都是科学文化成果的载体,两者是相同的。但是,在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上,两者大不相同。比如,在结构上,前者是线状的、封闭的、单向的;后者是网状的、开放的、交互式的。在容量大小和检索快慢上两者相去悬殊。至于多种传媒手段的综合运用,前者与后者更无法比拟。这样一来,对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工作必然提出了与印刷出版物大不相同的要求。比如,电子出版物要通过电子计算机把文字、声音、音乐、静止画面、活动画面等等多种媒体进行组合,以完整体现创作的意图。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势必要熟悉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这跟图书编辑当然大不相同。但是,电子出版物的编辑也要对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反复的审读和加工,这是相同的。电子出版物也要防止和纠正片面追求市场、忽视编辑工作、忽视出版物质量的偏向。同时,还要解决如何通过有效的编辑工作,把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多媒体的先进技术手段结合起来的问题。有些电子出版物素材很好,可是没有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加以组合;或者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很先进,可是科学文化的内容却很单薄。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改进。

四、历史呼唤大批跨世纪的编辑人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跨世纪的历史任务。它呼唤大批跨世纪的人才,包括编辑人才。跨世纪不仅是时间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特定的历史内涵。跨世纪的编辑人才不仅应当具备年富力强的优势,更应当具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忠诚。跨世纪的编辑人才人数少了不行,要形成一支年富力强、德才兼备、规模可观的队伍。在这个队伍中,要有一批胜任总编辑、副总编辑职务的骨干发挥带头作用。

跨世纪的编辑人才应当是编辑专家。熟悉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在某方面特别精通业务,比如或长于策划、或长于审读和加工,这是当编辑的基本条件。不仅如此,编辑还要熟悉一门或几门学科,才能做好相关专业图书的编辑工作。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书稿的审读和加工,不熟悉相关学科恐怕很难有发言权。一般说来,编辑学识的高低,跟他联系的作者和组织的书稿的层次成正比。编辑学识的提高,有助于编辑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图书质量的提高。因此一些同志提倡做“学者型编辑”是很有道理的。为了更好地把握书稿特别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稿,编辑应当学有专长。但是,编辑的专业面如果太窄也不行。因为一位编辑不可能总是在一个专业面很窄的范围内编书。当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的日益发展,也使得编辑不应拘泥狭窄的专业。编辑应当有广博的知识,否则不足以胜任多种图书的编辑工作。总而言之,从知识结构来讲,能不能归纳这样几条。第一,编辑应当成为编辑专家。第二,编辑应当学有专长而又知识广博。第三,编辑应当通过相关的编辑活动使自己逐步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

跨世纪的编辑人才要在适应市场经济运作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条件下成长。编辑在精通编辑业务的同时,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具备积极开拓目标市场的市场意识、勇于投入市场竞争的竞争意识、靠不断提高质量在竞争中取胜的质量意识、依法充分发挥经营自主权的法律意识。所有这些在市场经济环境里日益突出的要求,都要和按编辑活动客观规律办事的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编辑还要争取尽可能地掌握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无论是利用网络及时了解信息策划选题,利用终端对书稿进行审读和加工,还是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多媒体的组合,都离不开编辑对新技术的掌握,这已经成为做好编辑工作的一项新的基本功。

编辑就是编辑。编辑应当具备编辑的基本功,能够承担编辑的基本任务。多少年来都是如此。同时,对跨世纪的编辑人才又还有新的要求。新在何处?新在忠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新在能够紧随学科新发展调整知识结构,新在能够适应市场经济投身市场竞争,新在能够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推进编辑工作。这样的编辑人才从哪里来?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在静止的环境里培养生长,只能在流动的环境里通过人才市场的竞争得到。出版单位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条件是人才,谁拥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取胜。而优秀人才的获得也要靠竞争,看哪个出版单位对人才更有吸引力。出版单位对编辑人才的吸引不仅靠工资奖金福利。这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出版单位对人才的吸引还要靠出版单位对人才的合理使用和继续培养,靠出版单位的文化成就和社会声望,甚至还与出版单位领导人的人格魅力有关。出版单位办得越好,越能吸引人才,吸引人才越多,出版单位越能办好。这是良性循环。反之,出版单位综合素质越低,越难于吸引人才,人才越欠缺,出版单位越难办好。这是恶性循环。

(根据本人1998年7月15 日在中国编辑学会第四次年会上的发言记录整理)

标签:;  ;  ;  ;  

遵循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_质量策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