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张晓玲 汤曼力 徐梦玲

创伤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张晓玲 汤曼力 徐梦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30030)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患者不同时期状况,分析126名患者家属心理,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正常人,通过我科在院患者每周满意度自查,护理部每月满意度调查,出院患者跟踪问卷调查,满意率达94.5%以上。结论:重症患者家属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可减轻其不良情绪的发生,可以最大限度实现患者家属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就医权利满足,构建良好的护患属关系,减少护患属矛盾及护理纠纷,更有利于患者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重症护理;患者家属;心理学;健康教育

创伤外科患者伤情重,发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多伴意识障碍,呼吸功能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将所收治重症患者集中监护室中,实行全面、全程、专业化的无陪式护理服务,包括所有的基础护理工作和专科护理工作,更有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同时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职责范围不单是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和监测,还包括对患者家属心理的干预和护理,家属作为社会支持力量的一部分,能增强患者的弹性防御线,提高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1]。患者家属的行为表现及心理状况,对患者的救治和疾病的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心理干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创伤外科重症监护室126名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4名,女性32名,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6岁。≦30岁以下患者占19%(24/126),30—50岁患者占71%(90/126),≧50岁以上患者占10%(12/126)。其中:12%(15/126)为大学文化程度, 33%(42/126)为高中文化程度,48%(60/126)为初中文化程度,7%(9/126)为小学文化程度,患者均为多发伤。

1.2方法

通过患者不同时期状态,分析126名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2.1新急诊入院患者,因意外事件发病急、病情重,患者家属受意外事件刺激容易出现以焦虑抑郁为主的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现象,医护人员通过娴熟的技能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及监护,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护理同时,要诚恳热情的接待患者家属,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家属及时、全面了解患者当前的病情状况、诊疗方案。对女性患者家属理应宽容,让其有哭泣和倾诉的机会,在遭遇心理应激时,女性可能较男性更倾向于出现心理障碍[2]。这样有助于疏泄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后,重拾信心。在患者安置妥当、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让家属熟悉医院环境,了解重症监护室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联系方式,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1.2.2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大多危及生命,面对危重抢救病人,护理人员在开展积极救治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患者家属的情况。Morita[3]在调查中发现,家属可能因高悲痛水平而产生暂时性精神错乱症状,更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身心创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面对家属担心失去亲人,担心医疗费用,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及时用适当的语言,给患者家属以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并正确理性对待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利用心理学原理改善家属情绪,解除其心理顾虑,及时将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告之家属。

1.2.3加强手术前后患者家属的宣教,告诉患者家属手术的重要性,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方式,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手术后的治疗和护理,使家属及早了解患者疾病相关情况,消除不必要的焦虑。Morita等[4]对患者家属提供信息结果,患者家属焦虑水平下降,对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了解程度及对所获取信息和照顾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1.2.4重视探视时间与患者家属的沟通。重病监护室是救治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同样也是相对封闭的场所。患者与家属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这样会对患者、家属及其家庭在许多方面造成压力和恐惧。我科室制定了重病监护室探视制度,规定每日上午9:00为咨询病情时间,下午15:00至15:30是拉帘隔窗探视时间,这样较好的避免患者家属进出引起的交叉感染。护理人员作为患者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的做好健康教育,帮助其正确识别和阻断不良心理,降低家属的心理焦虑程度,可以最大限度实现患者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及就医权利满足,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矛盾及护理纠纷,有利于患者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2、结果

通过126名患者家属调查发现,35岁至50岁的中年人,承担家庭和社会多种角色,较其它年龄段家属易发生心理矛盾冲突,文化程度高者,对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及转归有较为科学的认识;文化程度低者,由于受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可能对疾病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易产生茫然和焦虑,因此医务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家属听,使其了解患者疾病相关信息。通过我科在院患者每周满意度自查,护理部每月满意度调查,出院患者跟踪问卷调查,满意率达94.5%以上。

3、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风险高发区域,管理不严或失控,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如稍有不慎或疏忽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家属作为患者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他们的心理状况是否良好,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进行救治和监护同时,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病情,也要关注家属,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了解其心理需求和焦虑原因,掌握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技巧,积极主动与患者家属之间沟通,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使双方之间的分歧和误会大大减少,有效预防纠纷发生,构建良好的护理、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保证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秋红,危重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作用.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J].2009,88(9)8593-8594

[2]刘培毅,何慕陶.婚姻家庭怀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5(5):193

[3]MORITA,HIRAIK,SAKAGUCHIY,etd.family-perceived distressfrom delirium-relatcd Symptomsoms of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J].Psychosommasis,2009,45(2):107—114

[4]MOREAUD,D GOLDGRAN-TPLEDANO,ALBERTI C,eal.junior versus senior physicians for informing families a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Am JRESPIR Crit Care Med 2008.69(4):512-518

论文作者:张晓玲 汤曼力 徐梦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创伤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_张晓玲 汤曼力 徐梦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