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造潮汕经济新优势的六点思考_潮汕旅游论文

关于创造潮汕经济新优势的六点思考_潮汕旅游论文

增创潮汕经济新优势的六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潮汕论文,六点论文,优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翘首以望的21世纪就要到来了!预测中,这将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生产力高度发展、产业和产品竞争激烈的世纪。作为我国南海明珠——以汕头为首的潮汕经济,如何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新世纪中再塑辉煌?这是海内外潮人都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仅为此提供六点参考意见。

一、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及相关前缘技术,建立生态农业。

潮汕地处南海之滨,属南亚热带气候。历史上农业是很有成绩的,所谓园林式农田建设,绣花式耕作技术,在全国率先实现“吨亩田”、“吨粮县”和“吨谷市”等等。但从人文环境着眼,潮汕地区毕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目前已不足三分地,人口密度过大,每平方公里高达1009人,为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八倍,不仅全国罕见,也是世界少有,加之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带来环境污染,地力下降、生态破坏。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生态良性循环,势必丧失赖以生存的农业环境,社会经济也就谈不到发展了!为了使这块仅占全国1‰的土地,生活着占全国人口1%的潮汕地区,在经济上得到可持续发展,首先,在农业上应该有重大的举措。

近年来,已被国家计委、科委、体改委等27个部委列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农业部向全国推广的生态县建设典范——江苏大丰县,是以循环再生的生态工艺为基础,协调共生的生态体制为经络,持续自生的生态活力作为调控的县级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实例。它是最大限度地索取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太阳能、生物能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再生资源,在有限的人工投入下,实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改变传统资源利用观念和方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内部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促进行业和部门间互利共生;科学地管理和协调好系统内各种物理、事理和情理关系,增强自身组织和自我调节能力。规划实施6年来,使全县复合生态序,提高了三个数量级,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得到了较大改善……。直至1995年,全国50个国家级生态县试点结果,粮食亩产都增长10%以上,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水平12%。

潮汕地区,为保证农业可持续丰产,在已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生态农业县”的经验,使农业添新颜,更上一个新台阶,是完全可能的。

二、开发利用非金属矿产资源,建立新技术支柱工业。

众所周知,从结构材料转为功能材料的新材料工业,是21世纪科技进步的标志之一。非金属矿已成为新材料资源而被重视。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使非金属材料显示具有比金属材料优越的新属性。我国工业原料,80%来自于矿产资源,而潮汕地区,蕴藏有丰富的来自花岗岩及火山岩的石英、长石、粘土等非金属矿,这些以往未被人们熟悉的资源,若用新技术开发,正适应研制新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的趋向,现在已有许多工艺和科技成果可供利用。

微晶玻璃是7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多晶陶瓷新材料,具有玻璃及陶瓷的优点和常规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物理性能,扩展了玻璃制造工艺应用范围,代表一种根本不同于陶瓷的制造工艺。具有可贵的耐高温性及低膨胀系数,高度化学稳定性,耐腐蚀和抗氧化性,高机械强度、良好的电绝缘性和介电击穿强度等等,可以代替传统材料而开辟全新领域。其用途十分广泛,如作高级建筑装饰材料、台板、水下结构,及深水容器材料、化工及食品加工业大型金属器皿的内衬、输送泥浆的泵、阀门、管道、热液输送管道、1100℃温度下长期使用的热交换器材、耐火砖接缝密封剂、特殊用途轴承、印刷电路板、电光材料、飞机及宇宙飞船热保护层等等,可见微晶玻璃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多用途新材料。

微晶玻璃花岗岩是微晶玻璃系列产品中,目前用量大、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品,具有优于天然花岗岩性能的高级建筑装饰材料。自80年代中朝应用于商厦、学校、医院、博物馆、图书馆、无尘试验室、住宅、娱乐场所及地铁以来,备受建筑界青睐,用途日益扩展,在日本已取代了三分之一天然花岗岩市场,但在国外用的是高纯度的工业原料,价格高达100美元/平方米以上,在国内我们已成功地运用矿山复合材料,制造出符合标准的微晶玻璃花岗岩,而且价格便宜,富有竞争力!潮汕的韩江河砂,正可以用来生产微晶玻璃花岗岩。预计建设一座年产10万平方米的工厂,约需投资人民币3000多万元,年产值3000万元,可获利税1000多万元。当然,也可以从小规模开始试点,如建立一座年产2万平方米的示范工厂,约需投资人民币530万元,年产值600万元,年获利税200万元,其投资回收期为2年8个月左右。

此外,利用火山岩、风化花岗岩及电厂粉煤灰及工业废硅生产小型空心砌块等免烧新型墙体材料和火山灰水泥,同样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初步测算建设年产100万块标准砌块(可供4—5万平方米建筑)生产线,约需投资人民币40多万元,年产值130多万元,可获利40万元左右,而且在生产中节约能源,在建筑上提高施工速度、提高建筑物的防震功能,是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倡导的方向和重点推广的成果。若生产上述的火山灰水泥可比传统生产的水泥降低成本和减少煤耗、提高台时产量以及水泥熟料的质量,效益甚佳。

三、因地制宜,扩大经济林木栽植,使行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潮汕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常青、非常有利植物种植。潮汕平原(含韩江三角洲、榕江、练江、龙江下游四部分平原)面积3207平方公里,是高产农业区,理当珍惜这寸土寸金的土地,使之持续高产粮食。然而平原面积还不够境内面积的四成,另有六成是台地、丘陵、山地,所以如何作好这六成土地的文章,正是21世纪中潮汕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首先,要加大力度对茶树种植的研究和栽培。潮汕的凤凰名茶,早在宋代已名闻各地,被称之为“贡茶”、“宋茶”。近年的“凤凰单丛”更是一枝独秀,于1986年度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获99.85分,居全国名茶之首。“岭头白叶单丛”也获全国优质名茶称号,其它还有“乌龙茶”、“蓬莱茗”,都是声誉远播、世人瞩目。潮汕茶叶生产,在潮汕经济上已占有重要地位。当前主要是如何将名茶的产地扩大、增加产量。茶树产地的气候、土质和茶种是造就名茶的三要素,据说“凤凰单丛”一出乌岽山,变异就十分明显!但是,我们也知道茶树生长需要的是: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雨量多于1000毫米,相对湿度80%以上的生物环境;栽植土壤要求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土质;生长于一定的海拔高度,所谓“高山云雾出名茶!”这些条件凤凰山是具备,而潮汕的类似山区,是不是也可依此借鉴?至于树种的选择、栽培,应用现代科技,成立专业机构攻关,能否逐步解决?如“白叶单丛”20多年前,当时只有一丛,到了1992年底,仅饶平县就已经发展到3万亩了!由于茶叶具有多种生物碱、矿物质、维生系、氨基酸和蛋白质氮等对人体有益的成份,兼之茶叶清香回甘,茶色美,口感佳,近年已被认定比咖啡优越的饮料,具有极好的开发前途。潮汕有独特的良好地理环境,理当成为21世纪我国茶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其次,选择在丘陵、山地广种银杏(白果),这是一种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繁殖的树木,它全身都是宝,近年被发现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含有黄酮类和萜内脂类等有效成份,它对活性氧原子团具有很强的消除作用,银杏黄酮可制成血小板活化因子强拮抗剂,起血管调节、抗栓和增强代谢功能,防止各型脑缺血,现已制成新药和保健品,特别适用于中老年人病症的治疗,目前国际市场药品价格折合人民币每千克为1—1.2万元,且需求日增。这种树,树龄极长,一次栽植,长期受益,实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四、拓宽水果蔬菜栽培,生产出具有潮汕特色的名优产品。

潮汕平原处于南亚热带最佳水果带的东段,冬凉而无严寒,夏暖而无酷暑,一年四季都适于水果生长,成为我国岭南佳果著名产地,潮汕遂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目前已有20多科53种,共550多个品种并有许多区域化名产。例如潮州柑,远在明代已大面积种植,清代已为出口产品之一。潮州柑分为蕉柑、椪柑、雪柑,尤以“椪柑”享有盛名,被誉为“柑桔皇后”、“柑中之王”、“世界柑桔极品”。更可贵的,潮汕果农在长期实践中,把当地的水果品种和从国内外引进的品种结合起来加以驯化、筛选或嫁接等方法,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形成繁多的水果家族。例如杨梅,本是山野之果、果小味酸,难以入食,但经改造培养后的品种,却是个大、泡多、肉甜、色味俱佳的珍品,生长在海拔400—500米以上的丘陵、山地的潮汕杨梅,以质优而名闻海外。又如林檎(也称蕃荔枝),本是从泰国引进的热带水果,经栽培后,果实富含糖份,肉质柔软、香味四溢、口感尤佳,已成为本地区土特水果。

自80年代以来,潮州柑的生产,由于发展迅速,引进的品种,缺少严格把关,同时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缺乏有机肥料,以致水果品质有所退化,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以北京市为例,每年冬季,福建芦柑便占领了市场,久有美名的“潮州柑”,却相形而失落了!

以上说明,名优产品,一旦栽培和经营欠妥,会很快遭到淘汰,而一些野果、外地果,经过精心调理也可身价倍增。同时也说明地域本身,不论是地理、气候、土壤、种植技术等条件都是具备的。作为“水果之乡”,岂能不奋起直追重享盛誉!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水果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我们正应秉承天时,占住地利,发挥人和这三方面优势,拓宽丘陵、山地的水果种植,发展有本地区特色的水果经济,跻身于市场前列!

至于蔬菜栽种,也有着悠久和美好的历史!本地区是全国主要蔬菜产区之一。蔬菜的种类极多,计有13类近200个品种,一年四季均有种植,且有不少名品。如南畔洲萝卜、潮州大叶芥菜、澄海包心芥菜、潮州早皇京白菜、白沙竹叶花椰菜、普蒜、白花益母草……,每年都出口海外。更有潮汕腌制菜如汕头卤咸菜、潮汕腌芥菜、潮汕菜脯(萝卜干)、贡菜、冬菜、乌橄榄菜等,都畅销国内、港澳和东南亚,加之近年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和良好的包装,市场销售进一步看好!

以往影响水果、蔬菜大量生产和销售的因素之一,是地区交通不够发达,产品往往因滞留而遭受严重损失!如今公路、铁路、航运、海运、都有很大发展,初步形成运输网络,特别是广梅汕和京九铁路通车后,南来北往,东运西行可称方便,再加上对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配套使用,应该说,有序地加大对水果、蔬菜的种植条件已经完备,发挥“水果蔬菜之乡”优势,给经济带来进一步繁荣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五、充分利用沿海地理和资源优势,扩展具有地区专长的行业经济。

潮汕地区海岸线长达265.6公里,沿海还有南澳岛、海山岛、南澎列岛等大小岛屿100多个,其岸线又有123.7公里,拥有广阔的海域、大陆架、渔场、滩涂、沙滩……。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天赋的优越地理、环境资源,千方百计地做好开发海洋的文章,的确太重要了!

首先,要利用沿海港口和岛屿,作为开发海洋的基地,集中力量开发海洋渔业、养殖业、盐业、盐化工业、海洋化学、海洋矿产以至海洋旅游等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上适当的投资,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在这方面已有些很好的先例,如饶平县,依靠科技人员,认真攻克技术难关,在对虾饲养方面,过去一年一造,现改为一年多造,从单一品种变为多品种,并培育出适应各个季节放养的虾苗:春寒料峭,放养中国对虾;盛夏炎热,放养台湾草虾;寒冬季节,放养日本对虾,一年四季都能适应市场需要。近些年饶平、澄海、南澳等地利用沿海沙滩养蛤,澄海和汕头市郊利用沿海滩涂养鳗,南澳县的网箱养殖业,都获成功,取得丰富经验,充分体现利用地理资源的好处。惠来县和饶平县积极发展深海捕鱼,果敢更换木船为大吨位渔船并增添网具更新设备,学习先进捕捞技术,使到昔日草寮泥厝很快改观,渔民生活富裕起来,海洋渔业,如今已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渔业、水产养殖业呈现出蓬勃生机,证实了向海洋要效益,不仅可行而且也饱含潜力,围绕“海”字,可做的事情简直太多!一些与海相关的新兴行业也会随之而来,而这一切,主要靠我们不失时机地依靠有利的条件去创业、奋斗!

六、以汕头大学为依托,创建“科技实用中心”,直接为发展潮汕经济服务。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潮汕经济若要适应新形势,就必需拥有一支有文化、懂专业、会经营又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队伍,同时还应具备一些适应行业项目发展的实验室或试验基地。如农、林、果、蔬的开拓技术,海洋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等,都要先有研究、投入后,才能进一步推广应用。汕头大学是本地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目前已有文、史、法、经、数、理、化、生以及建筑、机械电子工程、美术设计和医学院共有16个本科和12个专科专业,也建立诸如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台、港、澳及东南亚研究中心,特区经济研究室……等一些机构,但是直接为地区经济服务的似乎不多,所以在已有的专业及机构的基础上,创建为促进潮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实用中心”,这样目标明确,便于运作,使之直接为地区服务,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目前国家已经制订出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及资源和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21世纪议程纲要》及其优先项目。这一重大举措,意义是极为深远的,同时也给全国各地如何做好下个世纪的经济工作树立了榜样。所以,新建立的“科技实用中心”首要的任务,就是广集校内外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领导参加,结合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和特点,参照《中国21世纪议程纲要》及其优先项目为蓝本,切实编制出《潮汕21世纪议程纲要及优先项目》,花上1—2年时间写出文字报告,经有关方面批准,从而奠定今后各项工作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可选择一些附加值高又有开发远景的项目,齐头并进组织力量攻坚。比如在地区内择点推广“江苏大丰生态县”的经验,充分利用丘陵山地发展农、林种植和利用非金属矿资源,发展支柱工业等,这样早动手便早一日得益。

其次,着手建立“人才信息库”,以汕头大学为主,地方政府协助,汇集海内外潮籍专家、学者、工程师、技师、医生……包括在实践中富有经验的农民、工人以及有造诣的农、林、果、蔬、渔、牧专业户,都入编到“人才信息库”。并从中有目的地聘请一些作为“迎接21世纪发展潮汕经济”的顾问。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批邀请他们到汕头大学介绍或推荐项目,采取这种方法汇集海内外潮人智慧和力量,贡献于潮汕的建设!

至于“科技实用中心”自身,也要创办一些实体(企业),它既作为扩大生产的中间试验基地,同时由于选取的是一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生产项目,它必然会创造出高效益来!返回去又可以支持“中心”的业务开展,由此产生良性循环。若有数个或多个实体成功了,不仅有力支持汕头大学继续发展,又提高汕大在地区乃至海内外的知名度,潮汕地区更是获得实惠,一举而数得,何乐不为呢!

潮汕!的确是一块美丽富饶的沃土,令人热爱,令人神往!她有丰富的地理资源,等待人们继续去发掘去开发。如今国内许多行业、单位都在为迎接21世纪制订各自的宏伟规划,但愿潮汕地区奇葩吐艳,经济再塑辉煌!

标签:;  ;  

关于创造潮汕经济新优势的六点思考_潮汕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