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细化管理”的提出,是公路工程施工历史上的一次突破,不同学者对其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对“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便可发现,相较于常规的管理办法,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和提升,但其并没有脱离管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内涵。换言之,“精细化管理”是以节约施工成本和降低资源浪费为前提的管理方法的优化,目的就是保证公路工程职工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施工;精细化管理;优化;质量
1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和目的分析
1.1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公路施工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繁琐的工程,很多地方都需要进行不断改进与优化,但考虑到时间和成本问题,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筛选。从管理思想上讲,就是将原本模糊的工作进行分解,使其变得明朗化和清晰化,最后整理成一些便于管理的明确元素。例如,目前很多工程施工中所提到的生产管理、安全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等,每项管理元素都会有与之对应的部分负责,如此即具体化了工作,又明确了每个部门的职责,自然能够规范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提升工程质量。
1.2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流程
公路施工项目具有十分明显的复杂性,仅仅优化每个环节和步骤还远远不够,因为施工过程是一个整体,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才能环环相扣,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就要求对施工流程进行详细分析,深刻了解每项工作的意义与轻重程度,实现高效的综合管理,在尽可能满足工程施工需求的前提下,提升工程质量。
2目前存在于公路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2.1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
公路施工会受到地理位置、天气情况等各种不可抗因素的影响,施工环境十分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员和不同的施工单位相配合,所以对其进行综合管理是有很大难度的。一旦中间出现任何马虎大意,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甚至引发安全问题。因为施工条件的约束使很多施工材料的存放成为问题,如果管理不严,极有可能造成材料的变形和损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这种问题材料,就会对公路施工造成重大影响,埋下安全隐患;公路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工具,假如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因为意识不强或者偷懒没有严格按照规定随意存放施工工具,当再需要时就可能耗费很大的人力和时间去找,得不偿失;建筑垃圾是所有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的,而且规模较大,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才能不给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恶劣影响;最后是施工安全,公路施工很多时候都会存在危险作业,因此必须将安全管理做到万无一失,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综合以上种种不难得出,一旦施工管理中的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就很可能导致公路工程无法顺利竣工,严重的还可能造成事故,工程质量更无从谈起。
2.2工作人员和工程材料管理失当
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公路工程的承包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受益,很多时候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换言之,只追求低成本投入和短时间竣工的心理,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管理方面的缺失。依然以施工材料为例,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材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由于对采购管理的疏忽,令一些价格低廉的假冒产品或者已经超过使用期限的材料流入工程中,以次充好,如此便大幅度地拉低了工程质量并且为后期公路的使用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另外,公路施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工程就会采取降低招聘成本的方法控制资金的使用,一些价格偏低但技术有待考核的工人进入工程施工当中,也对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2.3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迫使国内建筑工程企业与国外先进技术接轨,我国积极引入国外超前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模式都是适合中国市场的,必须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外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抽丝剥茧,融入适合国内企业使用的思想,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也就是说,一味生搬硬套不但不能改变国内公路施工的管理现状,还可能阻碍其发展,得不偿失;其次,在注重对管理方法的借鉴和学习的同时,还要懂得进行管理效果的评估,这也是我国交通管理体系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但事实上,一套完整的管理评估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身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判定其所实施的精细化管理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和预期的效果还有多大的差距。这对于提升公路项目质量也将有很大帮助。因为我国交通管理体系中缺乏这样一套健全的评估系统,致使公路施工管理出现了缺失与错乱,工程质量也大打折扣。
3公路施工项目的优化及精细化管理应用
3.1施工前期
从指定施工目标开始,施工单位在管理上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整个项目的要求有所掌控并且了解每个合作单位的综合实力和技术能力,从大局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方案。首先,以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体设计为参考,细分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做到责任到人,保证每个工作岗位、每个环节以及每个阶段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或者部门负责;其次,对各级负责人或管理者进行权责的明确划分和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与考核,一旦施工过程出现任何突发情况,都可做出及时反应,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2施工过程
有了周密的施工前期准备,就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到位和施工质量到位。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巡视工作,做到实时监督,处处监控。公路施工存在着很多不可控因素,例如天气因素和突发的自然灾害等,都需要监督人员及时发展和预警,在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同时解决那些安全隐患。即便真的有突发事件发生,也要保证施工现场能够按照之前制定的防患方案进行紧急处理,降低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结束语:
作为一种现金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精细化管理能够优化整个公路施工过程,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因此管理人员有必要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这种管理理念的宣传和培训,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使命和人员分工。无论是在施工前,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要尽量做到降低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的整体收益。公路施工不但周期长而且过程复杂,同时还会受到一些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所以更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规范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帮助供货商和合作单位顺利沟通,所有单位相互配合,遇到问题通力解决,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整个工程并促进我国交通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威.作业成本法在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运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6(3):110-112.
[2]李力,周克元,吴冉.基于AHP法的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分析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5(4):65-67.
[3]张立红.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3(30):130.
论文作者:孙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公路论文; 精细化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环节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项目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