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企业经营论文,综合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企业既是生产力组织,又是生产关系载体”,通过对《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和改进,构筑了包括企业营运效率、发展潜力、对从业人员吸引力等新评价指标在内的《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企业经营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作者简介:1956年生,广东商学院财务会计系讲师。

一、企业经营综合评价的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它不仅是一个生产组织,而且是生产关系的载体。作为生产力组织,它要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物美价廉的、社会必需的产品(商品)或劳务,使企业本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生存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潜力。作为生产关系的载体,企业集中着企业内外相关利益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企业需努力提高经营水平,创造更多的财富,在保障各相关利益集团各自的利益不因任何一方利益的增加而受到损害的前提下,满足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期望和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生产关系的合理、稳定。具体而言,企业应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及对从业人员吸引力,以满足各不相同的利益集团的要求与期望。因为,对企业经营的综合评价,一方面要对企业作为生产力组织必须具备的生存、营运、发展等能力作出客观评价(这实际上是从经营管理角度评价企业经营状况与业绩),另一方面要对企业作为生产关系载体必须具备的获利、偿债、社会贡献、对从业人员吸引等能力作出客观评价(这实际上是站在不同利益集团角度评价企业经营状况与业绩)。当然,这些能力都可由企业在评价时点上的经营业绩的具体指标来体现。但因评价角度不同,评价内容也有所不同,如企业的获利能力与营运能力基本含义一致,但获利能力是投资者所关心的,主要由总量指标加以反映,而营运能力是企业经营者所要了解的,除总量指标外,还希望有相关效率指标充分说明。图一可以清楚地说明企业经营综合评价内容与企业相关利益集团、企业经营管理者等不同评价者之间的关系。

图中最外一圈是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他们各自关心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评价内容。圆心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他既是企业这一“生产力组织”的代表,也是企业的利益集团之一,他对企业所有的评价内容都十分关注。

《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设计,应遵循真实性、全面性、有效性的原则。

所谓真实性,当然是指会计信息处理后所形成的评价结果的真实、客观、可信。企业经营综合评价首先反对就是浮夸,就是虚假。

全面性原则是指《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与业绩。一套不全面、不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即使十分真实,也会产生误导,导致评价者形成错误的评价结论。

有效性原则要求《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直观、清楚,能让使用者一目了然,总揽全局,迅即形成明确、正确的评价结果。有效性原则作为真实性、全面性原则的补充,是保证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简单、实用的重要原则,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按照真实、全面、有效的原则,对我国当前采用的二个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改进完善,构筑既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营运、发展能力,又能反映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权益保全能力的新的《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总结、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这实际上就是《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从财务角度出发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我们称之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该体系的八大指标可以作如下分析(见表1):

以上分析表明,该体系作为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经营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基本上是合理的(若力求全面的话,似可增加财务结构方面的评价指标,如资产净值比率等),但若作为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显然不尽全面。

1.该体系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四项指标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用各种变现手段的总体水平和对长期负债的偿还能力。应该说,通过这五项指标,债权人可以直接掌握企业的负债水平,了解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的强弱,从而作出合理的财务决策。同样,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也能通过这五项指标了解企业生存能力的强弱,进而合理调整筹资方式、资金运用方式,调整财务结构。

2.该体系中的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是二个总量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基本上反映了投资者资本的收益状况和企业总体营业收益状况。但这一组指标有明显的不妥之处。一是用营业收入利税率反映企业的获利水平,其分子(利税总额)分母(营业收入总额)有不可比之处。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改革深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多种经营越来越多,对外投资活动甚至投机活动(如期货交易、证券买卖)都有相当程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企业的利税总额显然包括营业外收入和投资净收益在内,而营业收入仅指基本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二者显然是不可比的。因此,可用“经营收入利税率”代替营业收入利税率。公式为:

经营收入利税率=利税总额/经营收入总额×100%

经营收入总额=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净收益二是用资本金利润率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的收益水平不尽准确。按《通则》规定,资本金系指企业注册资金,而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是企业实收资本,两者是有差别的。为使指标更真实、有效,可用“实收资本利润率”代替资本金利润率。公式为:

实收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平均实收资本×100%。

3.该体系中的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运用资金创造利润的效率指标。仅此一个,又显不足,至少应补充企业运用人力创造利润的效率指标,如“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利润率”。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经营收入总额/平均从业总人数

人均利润率=利润总额/平均从业总人数

其中平均从业总人数=(期初从业总人数+期末从业总人数)÷2

4.该体系指标还缺少对企业经营综合评价十分重要的发展潜力指标、社会贡献指标和对从业人员吸引力指标。虽说这些指标均可以从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中折算出来,但若能补充进评价指标体系,无疑会使该指标体系更全面、更完善,也应更为有效。这些,笔者均留待下文说明。

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随着改革深化,企业改机建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已逐渐转化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范围扩大化、企业行为自主化”的独立经济法人。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更重了,企业相关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要求也更高了。为此,财政部“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了综合、全面评价和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决定“从1995年起采用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着眼于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等三个方面来考虑的。”现将十项指标分析如下(见表2):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十项指标与《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八项指标相比,有相同之处,有改进之处,有调整之处: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完全相同;补充了总资产报酬率(以补充说明企业总体获利能力)和资产保值增值率(反映投资者权益的保全性、安全性和企业发展潜力所在);去掉了反映企业营运效率的重要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调整了体现企业获利能力的两个指标(以销售利润代替营业收入利税率,以资本收益率代替资本利润率);另外,为了评价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新增了社会贡献率与社会积累率。现对以上变化逐一分析。

1.销售利润率代替营业收入利税率。从公式看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100%

营业收入利税率=利税总额/营业收入×100%

从这二个指标的分母来看,营业收入较之产品销售净收入更能全面地反映企业收入状况;从分子来看,利税总额较之利润总额更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但从有效性角度来看,利润总额较之利税总额更直接、更有效地反映了企业真实获利能力。可以说,分母后者全面,分子前者真实。依笔者之见,为使指标更全面真实,以前述“经营收入利润率”取代这二个指标,更加合理,其分子分母之间更具可比性。

2.资本收益率代替资本金利润率。从公式上看: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资本金利润率=净利润/注册资金总额×100%

两者的差别仅在于分母上,无疑资本收益率以实收资本为分母,更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获利能力。但从字面上理解,收益与利润是有细微差别的,资本权益的增加也属资本收益之列,故建议用“实收资本利润率”更明确地表示投资者实际投入资本的获利水平。

3.增加总资产报酬率与资产保值增值率。总资产报酬率用以评价、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资本保值增值率可准确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这二个指标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增加这二个指标是很有必要的。但若将资本保值增值率简化为“资本增值率”似可更直观更贴切地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的完整性和增值水平。公式为:

资本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100%

4.增加社会贡献率与社会积累率。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社会积累率则是衡量企业对社会贡献总额中有多少用于上缴国家财政,这二个指标可以满足社会、国家对企业评价的要求,是应予以补充的。这二个指标有二个共同特点,一是都考虑了上缴国家财政的总额中包括企业应交增值额、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其它税收。不管该税金是销售前上缴(如增值税),还是销售后上缴(如所得税),均计入贡献总额,确实反映了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二是均将企业对本企业从业人员、退休人员支付的价值(工资性收入、退休统筹等)计入社会贡献总额。将本企业从业人员、退休人员均视为社会的一部分,从而将对他们的支付计入社会贡献是可以的。但一般认为对本企业从业人员支付其工资等是企业本身的责任,而对社会贡献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该指标的处理方法,增大了企业的社会贡献率,相应降低了社会积累率,似不尽妥当。

5.去掉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率是反映企业营运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若仅从“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和社会”角度评价企业经济效益,去掉也无妨。但若作为《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但不应“去掉”,还应增加“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利润率”,全面反映企业营运能力。

6.其他。若作为《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和《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一样,都不够全面。虽能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不同对象的具体要求,但都忽略了企业不仅是“生产关系的载体”,而且首先是一个“生产力组织”。忽略对企业的综合评价,首先要从“生产力组织”的角度出发,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立场上对企业经营状况、经营业绩进行全面评价。此外,这二个指标体系也没有考虑反映企业最重要的相关利益集团——本企业从业人员利益的评价指标。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企业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其兴旺发达首先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本企业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企业经营管理者虽是企业资产的“受托者”,但他们拥有对法人财产的直接占有、使用、处置权,是企业的主宰和灵魂,任何一个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都不能忽视,而应当努力满足其对企业经营状况全面详尽了解的要求。企业从业人员在我国社会主义中国,不是“劳动力”的出卖者,而是以社会主人的身份去从事一份职业劳动,他们对企业的态度、工作热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活力与效率。他们的利益理所当然地应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体现。所以增加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从业人员相关的营运效率指标、发展潜力指标、对从业人员吸引力指标,是十分必要的。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补充与完善

综合前面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在综合《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补充、改进下列指标,可以使之更趋完善、全面,构成名符其实的《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设反映企业营运效率的三个指标。(1)成本费用利润率(已有);(2)全员劳动生产率=经营收入总额/平均从业人数;(3)人均利润率=利润总额/平均从业人数。

2.设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二个指标。

(1)技术创新投入率。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科技竞争。对企业而言,如何开发新产品,引进新设备,提高从业人员水平都是企业求发展的前提,是企业竞争取胜的根本所在。按经营学的一般理解,这些内容均归技术创新范畴,当然,在理论上技术创新还应包括新市场开拓、新材料使用、新原料使用、组织更新等多项内容,但考虑到我国惯用统计、会计口径,现阶段由新产品开发费、设备更新改造费、从业人员培训教育费组成技术创新投入是合理的。国外先进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投入是很大的,一般用其投入总额与净利润的比值显示其投入力度,显示其发展潜力。故笔者将此指标列入企业发展潜力指标,并用如下公式表示:

技术创新投入率=技术创新投入总额/净利润×100%

其中技术创新总额=新产品开发费+设备更新改造费+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2)市场份额增长率。市场份额是衡量一个企业某种产品(商品)的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市场份额增长率是反映该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动情况,反映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或萎缩的情况,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国外先进企业,尤其是日本企业,都是以市场份额(占有)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目标。尽管在我国由于市场范围不易确定,统计数据不尽完整,企业的“市场份额”难以十分准确地确定,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依然希望将此指标列入企业发展潜力指标,并以下列公式表示:

市场份额增长率=当期市场份额/前期市场份额×100%

市场份额=本企业市场销售额/全市场销售总额

式中市场份额指该企业主导产品的市场份额。

五、《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筑

为便于理解、使用,笔者将《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成二大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关注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一部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从业人员更为关注的补充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两部分合而为一,即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需要的《企业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相应地,在使用时,可设计成二张表。

一表为基本评价指标体系,二表为补充评价指标体系。对外,只需公布基本评价指标体系表,即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和社会等各方的评价要求,基本上符合财政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而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从业人员,可向他们同时提供二张表,真实、全面、有效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经营业绩。

标签:;  ;  ;  ;  ;  ;  

企业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