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与工作绩效的研究论文_倪卫航

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与工作绩效的研究论文_倪卫航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5

摘 要:辅导员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独一无二的角色,其重要作用兼顾了教育以及管理。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者以及人生目标的引路者,指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想道路。在理论上设立辅导员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辅导员的工作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最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在认清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的基础上,探索提升其工作绩效的方式方法,成为摆在高校发展面前一道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角色冲突 工作绩效 良好对策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

在当前的社会状况下,以往的辅导员工作范筹没能跟上新时代高校改革的步伐,且不谈地方大学的辅导员角色定位如何,特别是在刑警学院的大环境下,要求就更为严苛,警院辅导员的责任就更加重大。只有依据警院特色改革自身管理方式才能满足警院的发展要求以及自身进步的需要。

第一,辅导员的角色冲突最浅显的意思即是辅导员的任务包括不同的人设扮演,辅导员经常会因为自身精力无法在短时间完成在两个人设进行切换的要求。

例如辅导员作为中队的领导者但同时又需要为同学们服务的矛盾。在警院,严格的管理制度是立校建校的特色,半军事化管理的体质,让警院的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更多更细致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既要严厉地去管理队伍,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太阳,来到警院的大家庭,远离家乡,需要多多对他们进行关心和爱护。严格与服务两者不矛盾,但是相互切换起来并不容易。

第二,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每个人关于辅导员的预期目标都不一样,或者辅导员受到了角色本身的些许限制而对角色期待产生模糊不清的感受等原因所引起的角色冲突。

比如在学校的领导层,院长和书记对辅导员的期望不同,院长希望能发挥校规校纪的规范性,而书记则期望辅导员用稳定的思想压倒一切,期望的不同使得辅导员常常产生困惑;在实际生活中,辅导员往往希望自己的能力或者工作的业绩能够得到上级领导以及下级学生的肯定,但是通常情况下做的都是无用功,甚至是出力不讨好,让辅导员体会不到浓烈的自尊感和归属感,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的良好对策

1.明确角色期待,减少辅导员的角色冲突。

详细一点来讲,首先,警院应当更加清晰地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即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辅导员要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树立正确科学的政治信念中去。并且明确组织部、教务处、图书馆、保卫处以及宣传处等与学生有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使得各个部门能够各司其责,从而减少对辅导员的依赖和期待,减轻辅导员的压力;其次,要根据现实情况理顺辅导员的管理体制,在学校的党委合理授权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学生工作部单独对辅导员进行垂直化的领导,专门针对辅导员的聘用、职称评定、考核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负责,并且各个系部要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专门的学生工作办公室,以便配合学生工作部的相关管理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明确辅导员的职责,督促他们逐渐形成更加浓烈的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而且为警院各项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再者,警院领导者要注重经常性地深入到辅导员群体中去,与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鼓励辅导员针对各项管理情况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在了解辅导员心声的情况下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在更大的程度上减少角色冲突。为了让教师队伍更加了解学生也了解辅导员队伍,应该在新进教师进校一两年,同时兼任辅导员工作,与专职辅导员共事,互相配合和了解,在兼任辅导员工作中更能够了解学生思想,对于课程设置和讲课方式方法更贴近学生本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警院注重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是提高辅导员工作绩效的保证,更是提升警院教育水准的关键。学院应当让学管队伍与地方公安部门的管理干部进行对接学习,让自身切实地参加到日常的公安工作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针对目前学管队伍的不固定现况,学校人事处应会同学生工作处、教务处、二级院系等相关部门(院系)建立学管队伍长效管理机制。 学管队伍长效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管岗位职责、学管薪酬待遇、学管晋升转岗机制、学管奖惩机制、学管培训进修机制、兼职学管待遇等内容。构建学习型学管队伍, 学校就要为学管干部提供参加学习、培训的平台,为辅导员构建外出培训和日常培训的机会和平台,去地方高校考察学习,强大自身,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其一,要为学校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参与教育和培训的机会,通过专题会议、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工作手册内容的完善、推荐优秀辅导员外出深造以及邀请外界专家来校指导等多种有效的手段,全方位地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妥善地处理好各种工作问题与矛盾;其二,学院应当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变通,比如学院有着多于地方大学的考核和实践工作,因此对于辅导员的报酬待遇也应当有所提升;其三,为了进一步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主动积极性,要对辅导员实行多形式的考核管理,将考核的结果与工作绩效、福利待遇和晋级等挂钩,并注重给辅导员提供多种放松身心的平台和空间,不断地优化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发辅导员的工作潜能。

3.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自我调适。

身为警院的优秀辅导员,每当自己有了闲暇时间就应当多学习多了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一个好的辅导员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好的心理学家。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前提下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生教育工作,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还有,辅导员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广阔,因此在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操作性的技能技巧,比如计算机网络、写作、人际关系处理、调研、演讲等,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在学生群体中发挥出良好的带头表率作用。在服务学生的具体实践中,辅导员要不断地查漏补缺,汲取优秀经验,为下一步的管理方向做出明确合理的计划,开展持续性的高效率的辅导员工作。在警务化管理工作中,要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改变学生在管理中的从属、被动地位。我认为,开展团学工作就是加强沟通、化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矛盾的有效方式。也许团学活动所给中队带来的正面影响无法用学校管理当中的分数来体现,但是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会让中队的每一名同学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有利于之后学生的发展。

4.给辅导员更加明确的晋升渠道和空间。

对辅导员专业职称进行单独序列评审,设立单独指标。因为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方向职称,毕竟专职辅导员不能像思想政治老师有课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所以,给辅导员设置单独的职称指标,让辅导员有更好的职称晋级通道,也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肯定和激励。辅导员属于学生处,那么大量年轻辅导员在工作的晋升中,没有太多空间和希望。是否能对辅导员的晋升加以重视,学校给辅导员更多的晋升平台和渠道,让辅导员在全心全意工作的同时,也能看到未来的希望。

警院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工作绩效的提升以及管理质量的增强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长久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更多实践精华。我们要更深层次地认清辅导员工作所存在的角色冲突等问题,通过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与手段优化辅导员工作,让辅导员这一重要角色在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教育水平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林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冲突与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2)。

[2]蔡蓓 杨帆 彭梦吟 《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与工作绩效的研究——以江西警察学院为例》.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

论文作者:倪卫航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与工作绩效的研究论文_倪卫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