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力活动标准对体质健康影响作用的研究论文

大学生体力活动标准对体质健康影响作用的研究论文

大学生体力活动标准对体质健康影响作用的研究

朱宇波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上海 201318)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在专注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同时,也逐渐注重人才的身体素质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学生在大学时期不仅接受专业文化知识的培训,还应该注重自身身体素质的养成。当前,许多高校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造成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水平不高。本文就当前以新课改为大背景,仔细分析了大学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几点建议以供高校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体力活动标准 体质健康 影响作用

体力活动标准是新课改中首次提出针对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标准。体力活动是指除体育活动之外,学生在空余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在体质健康角度分析,大学体育课上课堂内容较为死板,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差,不能满足学生体质健康需要。所以,要想保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必须结合适当体力活动,来帮助学生可以真正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从高校实际情况出发,仔细分析了体力活动标准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1 制定体力活动标准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体力活动标准,并学校内部大力的推广与宣传,将体力活动标准与高校考核制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体质健康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学校内营造体质健康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运动观念,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传统的地质灾害检测方面,往往运用航拍的形式。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航拍技术所需要消耗的时间以及分辨率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相比都相对落后。因此无人机遥感技术近年来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将无人机作为飞行平台,在无人机上安装各类传感器或拍摄装置,通过遥感装置控制无人机达到指定地点获取地面信息。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更好地掌握地质灾害情况,使人们能够加强对于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降低由于环境破坏带来的地质灾害影响。

2 保证体质健康的前提

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往往局限于体育课堂内部,通常出现学生只是单纯地应对体育考试,而对体育活动丧失兴趣的现象。制定体力活动标准可以有效帮助改善这一状况。将学生的体育活动从课上搬到课下,丰富学生的锻炼器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例如:可以在宿舍楼下放置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以供学生使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器材拉伸肌肉、锻炼自身柔韧性,这就为学生达到必要的体力活动标准创造了条件。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宿舍周围就进行体育活动,同时也可以去专门的健身场所进行身体锻炼,丰富的健身器材与健身场地可以激发学生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1]

3 提升学生锻炼的次数

根据体力活动标准要求,大学生人均每天运动的时间不少于0.5h。而当前根据高校安排体育课的次数与时长来看,远远不能达到规定标准。按照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的频次来讲,大学生一周时间内往往只有1次体育课时间,在课堂上进行体育活动对于提升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简直微乎其微。而推广体力活动标准后,学生就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的灵活性结合学生的运行兴趣就可以保证学生运动频次的增加,除此之外,运动时间的长短与间隔时间的长短也可以由学生适当掌握,自由的运动条件与时间使得学生主动爱上运动,运动效果也得到了加强。以慢跑为例,由于学生长时间进行学习,肩部、腿部、腰部的肌肉不能得到运动,长此以往,会增加学生患上肩周炎、颈椎病的风险,而学生在慢跑过程中,眼睛直视前方,背部肌肉放松,手臂自然摆动,腿部肌肉也可以得到适当的锻炼,这有助于减轻学生由于长时间坐姿不正确造成的身体疼痛,还可以减轻学生的眼部疲劳程度。这种慢跑运动虽然不能短时间产生明显的效果,但是长时间的坚持,肯定能达到质的飞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来合理安排慢跑时间,保证每天都能够有0.5h的运动时间,来帮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提升自身肌肉的健康程度,才能真正保证学生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为满足各院部个性化、特色化研究生国际化公开课建设的需求,每年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生国际化公开课由全校各院部系提出立项申报,研究生院组织统一评审的方式差额化确定立项资助的门数,给予每门5万元的经费支持。

4 丰富学生的锻炼方式

我一边扯下枕套一边摇头,心里默念道,“别生气,别生气”。他想激怒我,不能让他得逞。但每次他拍枕头,我都想冲他的肚子打一拳。

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空闲时间很多,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课外活动,但是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还尚未成熟,判断能力与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2]。在实际体育课堂中,存在许多学生虽然爱喜爱体育活动但是却反感上体育课的现象,仔细分析其原因,应该是体育课堂内容不枯燥乏味,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所致。而在体力活动标准实行以后,学生可以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来达到这一标准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学生在户外运动的过程中,不仅起到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作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力。例如,在拓展运动过程中进行接棒比赛时,需要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接力棒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的注意力,还可以通过跑步进行身体锻炼;而进行跳高或跳远等户外活动中,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爆发力与肢体协调程度。课外活动通常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构成,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相比于传统室内的体育活动形式,课外运动具有种类丰富、时间灵活性高、运动效果佳等优点。由于课外运动的优点众多,更加受到学生喜爱,学生也容易在课外运动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运动兴趣,以达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5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健康的身体并不是通过一两天的进行就可以养成的,而必须通过系统、正规的培训才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在体力活动标准的要求下,可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对运动习惯的保持具有有力的推动作用[3]。例如,在传统的室内体育课堂过程中,由于有考试的限制,学生可能在体育考试之前增加运动量,以保障体育考试的顺利的通过,等到考试结束,就不在进行体育活动。大多数学生在每次考试之前都会重复增加运动,这种不规律的运动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学生自发进行的体育活动则与传统课堂不同,自发性的体育活动是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自发的、自愿的行为,这样积极主动的心态有助于学生通过运动来提升自身价值,培养了学生运动兴趣。学生一旦形成了运动习惯,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会督促机体进行体育锻炼,整个机体形成良好的循环方式时,就可以反作用的推动身体各部分提升自身的功能,这样有利的循环就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6 提升学生的重视度

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增加自身的运动意识。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运动计划,并掌握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此外,还应该培养规律的体育运动习惯,坚持锻炼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提升自身代谢水平与运动强度。最后,在进行专业运动时,应该寻找专业人士或者教师的帮助,保护自己,不能操之过急,避免难度过大的体育运动。

7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标准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学生健康运动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学生可以将运动习惯当做自身的放松方式的一种,这样有效的促进模式可以提升课外运动的整体效果。因此,高校以及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郭嘉琳.大学生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研究——以西安高校大学生为例[D].西安体育学院,2018.

[2] 薛龙,陈茜.高校课余体育锻炼信息化管理的设想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13):112-117.

[3] 张剑威,汤卫东.基于MOOC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39(11):172-178.

中图分类号: G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1(b)-0247-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32.247

①作者简介: 朱宇波(1982,9—),女,汉族,上海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活动(体力活动标准方面)。

标签:;  ;  ;  ;  ;  

大学生体力活动标准对体质健康影响作用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