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挖掘,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论文_张美霞

深刻挖掘,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论文_张美霞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的“立意”指导

张美霞 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中心中学 266618

一、立意在文章中的作用

“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这极其形象地说明了立意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地位。“立意”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其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清代的王夫之在《聊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就是说,写文章头等重要的是要提炼好主题思想,明确了主题思想,运用好辞彩章句,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

二、学生作文“立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新意。好多学生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看到作文题目常常无从下手,硬着头皮凑出来的往往是“流水账”,立意陈旧俗套,缺乏新意。

2.缺乏深度。没有对标题或材料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不能透过表象看到真相、通过问题揭示原因,只在标题或材料表层做文章,就事论事,触及不到标题或材料的实质。写出来的文章只能回答“是什么”“有什么”这一类的问题,而不能涉及“为什么”“怎么办”一类较深入的问题。

3.不够集中。写出来的文章思路混乱,立意不集中,中心不明确,只是杂乱无章地把客观现象摆出来,没有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态度和审美倾向;或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文章一旦没有中心,就成了一堆没有意义的文字,这是作文的大忌。所以,文章立意时除了要考虑符合题意以外,着重考虑的就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三、学生作文“立意”策略

1.选好角度,立意要“准”。一篇优秀作文,立意必须是准确、集中、鲜明。也就是说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让读者清楚地感受到。要立意准确,选择角度非常关键。就是作者写文章站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视角,用怎样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观察、审视客观事物,从而展开分析、议论、评价等。“角度正”就是在观察、分析、评价客观对象时,要从正面认识和把握对象的主体或主流,把其中积极、健康、富有典型意义的东西阐释出来,给人以教育和启迪,而绝不能把那些消极的、颓废的、支离破碎的、微不足道的、毫无意义的东西搬进文章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立意鲜明准确的关键就是要从自身感受最深的一点打开思路,然后以此为契机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求对材料的认识进入深层次。然后将其融于笔端,透过字里行间传达给读者,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多维联想,立意要“新”。文章的立意要新颖,关键是要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如在灾后重建活动中,大家积极捐钱捐物,很受感动,想以此为题作文。如果“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角度直接立意,就很有可能使这一素材成为俗材。有位同学从反面立意,却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他拟题为《我们家的“葛朗台”》,先写父亲平时如何吝啬,然后再写父亲在救灾中的慷慨解囊。对比之下,使这一看似平淡的材料焕发出了光彩。又如以“砖”为话题,如何立意?通过砖的烧制过程,联想到砖经火炼才有用,人受磨练方成才,可以从磨练成才角度立意。从砖的形状,联想到做人要像砖那样方方正正,可以从做人角度立意。由砖的用途,联想到服从分配、甘于奉献的品质,可以从奉献角度立意。用砖盖房的过程,使人联想到团结合作成就辉煌,可以从协作角度立意。这样,就能从话题的本意想到它的象征意义,甚至与社会、人生中蕴含的哲理相联系。这种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给立意增加了多维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使作文立意新颖,不至于落入人云亦云的俗套。

当然,新颖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立意新颖绝不是硬要和别人唱反调,而是要先全面了解别人的想法,接受多方见解,然后认真辨认,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要善于反向思维,独辟蹊经,用敏锐的眼光去感悟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新颖独到的文章。

3.善于发现,立意要“深”。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对学生来说,这就是深刻了,就是发现,就是创造。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美,从普通事物中洞见了其本质意义,比一般人观察得细、研究得深、琢磨得透,就会获得较为深刻的主题。

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段话讲作文的“立意”最为精辟。虽然不一定篇篇如此,但它大致概括了一般作文的发意的规律,这就是:首先想到的意思,多是“陈言”,即一般化的、老一套的东西,没有新思想、新发现,应该“扫去不用”。第二番想到的意思就比较深入了,不再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了,而是比较普通的思想。但是这样还不行,不能满足于仅仅是正语,而应当再进一步地去研究、考虑,把这一番意思再放下来,“停止不可用”。然后,第三番意思又涌现于脑际了,这样才是真正的精语、精彩、独到的意旨。这时,你才能把主题真正地确定起来。这三番意思代表了认识的逐步深化、主题逐渐深刻的一个思维过程,是符合写作的通常规律的。想得不够,往往把“第一番来者”就当作主题加以确立,这就是我们的文章主题不够深刻的重要原因。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善于观察生活的发展变化,善于反映生活的内在本质,才能对要表达的思想深刻挖掘,做到立意“准、新、深”,引导他们写出富有个性的百花齐放的文章来。

论文作者:张美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深刻挖掘,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论文_张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