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改良性预防尿失禁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的效果论文_颜纯刚, 黄河, 彭洪亮, 申隆江, 陈涛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目的:分析及总结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改良性预防尿失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的参照组及改良治疗的研究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临床指标,并观察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参照组,而残余尿量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1.4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实施改良性预防尿失禁能够有效地增加最大尿流率,降低长于尿量,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因手术治疗能够避免直接手术损伤,因而能够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关键词: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改良性;尿失禁;临床应用价值

良性前列腺增生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老年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排尿苦难、尿急尿频以及夜尿增多等,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使得该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质量[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作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之一,具有一定疗效,但术后极其容易出现电切综合征、出血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也存在短期尿失禁并发症。鉴于此,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后分别予以常规治疗与改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临床指标,并观察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的参照组及改良治疗的研究组,各35例。研究组,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25±5.23)岁;病程9-45月,平均病程(26.45±7.12)月。参照组,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16±5.07)岁;病程10-47月,平均病程(27.58±7.33)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2]:①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且符合手术指征;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严重脏器障碍及膀胱肿瘤病史;②前列腺手术史;③严重贫血;④手术禁忌症;⑤不同意本次研究者。

1.2一般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由同一医生执行。参照组对前列腺剜除方法采取常规三叶法,研究组则施行改良三叶法,具体如下:操作者在分离患者中叶以及左右两侧叶腺体时,需防止损伤切断环状尿道内括约肌;中叶剜除术前需于距离尿道内口5mm处离断中叶表面黏膜以及前列腺括约肌,然后于剜除左侧及右侧叶前,将距离精阜近端5mm处左右两侧叶表面黏膜以及前列腺括约肌予以离断。剜除左右两侧叶时,需防止对患者横纹括约肌的损伤;剜除左右两侧叶后,将与两侧叶相连的尿道黏膜以及括约肌予以离断 [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临床指标,并观察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经SPSS20.0软件予以统计学计算。计量指标以(%)形式展开,检验;计数指标以()形式展开,t值检验。P<0.05表明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研究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参照组,而残余尿量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1.4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在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上,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与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佳[4]。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治疗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的尽快康复,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情的复发,还能有效保护患者的勃起以及射精功能,这就要求在治疗中对患者尿控功能予以保护[5]。根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残余尿量,提高最大尿流率等,但术后具有较高的短期尿失禁发生率,进而影响预后[6]。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参照组,而残余尿量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1.4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实施改良性剜除方式能够更为完整地切除患者前列腺增生组织,降低残余尿量,提高最大尿流率,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能够促进患尽早康复。因此,改良性预防尿失禁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借鉴了开放性前列腺剜除术的手术优点,于增生组织与前列腺包膜间实施手术,能够对患者近端尿道括约肌中的前列腺括约肌与被动括约肌予以保护,且能有效避开血管集中区域。因而便能显著地降低者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尿失禁发生,促进预后。

综上所述,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实施改良性预防尿失禁能够有效地增加最大尿流率,降低长于尿量,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因手术治疗能够避免直接手术损伤,因而能够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改善预后。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汉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广东:南方医科大学,2017.

[2]陈俊毅,陈东,王加良, 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保留尿控的策略[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8,24(2):138-141.

[3]王建峰,陈星,刘乃波, 等.经尿道前列腺纽扣式等离子电极汽化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7,6(6):364-367.

[4]赵林,马永宏,陈其, 等.铲状电极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等离子切除术治疗BPH的临床比较[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8,24(2):133-137.

[5]江东根,庞俊,肖楚天, 等.经尿道1470nm激光与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12):908-911.

[6]查振雷,赵虎,江岳方, 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前列腺常规穿刺术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7,22(11):852-856.

论文作者:颜纯刚, 黄河, 彭洪亮, 申隆江, 陈涛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分析改良性预防尿失禁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的效果论文_颜纯刚, 黄河, 彭洪亮, 申隆江, 陈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