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和对策论文_张元

试论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和对策论文_张元

身份证号码:42011419890917XXXX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环境监测是近年来我国最为重视的主要工作之一,该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及时针对我国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将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及时解决,保护环境的同时促使我国长远、持续发展。该监测系统具有较强的全面性、系统性,能够准确、全面对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监测,同时为环境日后的建设及管理工作提供最为准确、扎实的数据信息依据,保证环境的同时促使我国稳定发展,是目前我国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推动环境保护及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现状;发展对策

引言

环境监测是通过布点、采样、实验、综合等一系列专业方法对一定区域内影响环境因素的特征值进行综合衡量与分析,科学、准确的判断区域内环境质量状况、可能的发展倾向以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的一种科学技术方法。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严谨的科学依据。

1我国现有环境监测现状

1.1人员因素

首先,部分环境监测单位内人员整体知识结构及专业素质存在老化、退后现象,且随着新监测技术的出现,这种现象愈加明显,其主要是因为人员未能及时对最新技术等进行学习,无法依据最新监测技术和环境监测标准开展工作,导致人员整体专业水平与现有环境监测相关最新标准严重不符,导致监测水平无法提升;其次,因科技的推动,环境监测设备等需要及时更新,但部分监测人员未能及时对设备进行掌握和了解,导致其对新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并重新使用传统监测法,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监测效率和质量,导致其数据出现误差的概率增大,不利于监测工作的开展。

1.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

根据相关的实践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质量管理工作较为单一,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整体全面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体系,多年来都没有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立足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整个管理体系进行健全个提高,同时在对环境监测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直接影响着各个环节环境监测站点的监测效果和质量,尤其是对于一些基层单位而言,一些较为偏僻的区域基层单位甚至没有建立起管理体系,有的则是建立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并没有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也没有将一些制度条款进行贯彻落实,导致体系与实践相脱节。

1.3资金及制度因素

第一,部分环境监测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我国现有环境监测标准、国家相关法规以及最新科研成果等引进最新的监测技术、设备等,以期能够通过使用最先进、最完善的技术和设备提升环境监测结果水平,保证后续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但由于这些部门缺少相关资金,导致无法及时对设备进行引进,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造成滞后;第二,由于我国相关环境监测法规制度及规范标准内容在制定过程中受到部分影响因素的限制,导致其内容并未完善,同时部分环境部门内部制度存在缺陷,导致人员在日常工作等过程中无法全面开展监测工作,对环境监测质量产生影响。

2强化环境监测策略研究

2.1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标准

在环境监测的工作中,数据的对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过程,因为随着全球工业的大力发展,环境的变化程度相当的大,导致了先前的方法与标准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环境监测部门在进行环境的分析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套最新标准的分析方法。因此,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将当前环境质量的标准与系统的方法合理的结合起来,建立起空气质量、固定废气、水资源等的监测数据库,并建立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大数据库,以此作为基础,来研究出自动监测的标准方法,从而提高我国监测数据的标准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大政府资金支持,投入完善、先进设备

首先,环境监测部门必须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和沟通,当地政府也需要及时了解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通过政府拨款等方式增大对该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该部门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征集、筹备资金,及时引进先进市场中的最新监测设备;其次,要求环境部门与其他部门做好协商工作,可通过将公共经费、人员经费等计入年度经费中,以此提高经费费用,或以民间资金资助等方式对资金进行筹备,确保能够顺利引进监测设备;第三,要求引进设备时对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充分掌握设备的使用技术和基本要点,并能够做到灵活掌握设备使用规则,保证能够结合监测技术等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2.3完善涉及国内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法律制度

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要发挥出国家执法机关的强制性。充分的发挥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实现政府机关和环境质量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确保相关规章制度的出台和落实。同时要强调环境质量监管的重要性,提升社会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文化需求等不同方面和环境保护的融合,进而完善规章制度的出台。针对规章制度的发展要兼顾到以下两点:a.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b.环境质量监管部门的监督机制的完善。进一步的提升民众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加大环境质量管理部门对于社会各界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让我国环境监督管理规定实现强制执行的目的。

2.4打造高水平的环境监测队伍

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监测团队。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环境监测队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带头、指引作用,为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贡献智慧力量。因此各级监控中心要重视对监测队伍的培训,制定专门的技术人员培养计划,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研究和实践技能提升,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灵敏度,有效地解决问题。

2.5多方面统筹,打造示范模型

环境监测手段发展的总目标是为了带动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尽快发展,同时在另一方面提高我国居民的环保意识。围绕这一总目标需要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做出不同的工作贡献,在政府层次而言,需要围绕着自然条件以及诸多客观条件,制定一系列相对应的政策鼓励环境监测的发展,引进相关的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无论是对于高技术人才的培养,还是对于环境监测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环境监测得到发展还需要一定的事实证明才可以,这便是将环境监测应用于某一处的环境之中,做好这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而打造出一个标签性的地区,这样退一万步来讲,即便是环境监测方式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但是也可以根据某地的标杆树立典范,以点规划面,形成全面化的影响,这样才是将环境监测的漏洞补上,做到万无一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是确保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及环节之一,而为了进一步提升该工作的质量,则必须加大对人员、设备、资金、监测标准以及工作机制的管理与完善,全面提升环境检测水平,保证对我国环境的保护,进一步推动我国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化工管理,2018(8).

[2]周晓丹,马丽亚,高鹏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华章,2013(27).

[3]周衍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22).

[4]冯旭涵,刁云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6(17):107-107.

[5]张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化工管理,2018(8).

论文作者:张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试论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和对策论文_张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