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论文_黄文菊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论文_黄文菊

重庆市云阳县民德小学 404500

一、合理搭配,组建好每一个学习小组

分配组员是组建学习小组的重要环节。各学习小组组员的规模为6人。各学科教师首先从全班挑选出6~10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学习组长;然后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行政组长(1人,负责班级其他事务)、学习组长(1人)与组员(4人),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特别注意为班上的学困生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分散到各组)。

二、熟练掌握合作技能

1.学会表达。小组讨论交流时,采用小组长指定轮流发言。小组成员围绕一个问题轮流发言,力求每个成员都参与交流,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意识。

2.学会倾听。学习小组成员必须认真理解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的分工要求,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嘴)。

3.学会思考。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注意指导思考方法,从“扶”到“放”,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会辩论。在交流过程中,要以理服人,避免无意义地争辩,使用积极、文明的语言进行辩论,避免出现过激言语。当组员开小差或违反纪律时,可下面提醒“请注意纪律”或用目光动作暗示。

5.学会互助。在合作交流中,同伴帮助比老师帮助的效果好,因而合作学习需要提倡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当小组代表发言精彩时,相关的组员也应受到奖励。

三、正确把握合作契机

1.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的。教学时,应做好铺垫与引伸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能较好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而有的学生却感到困难,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同认识与理解的效果,从而能顺利将旧知迁移到新知。

2.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这时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有利于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与协作精神。

3.在学生自学之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的。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自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个性差异,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学生自学完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互相切磋,互通“有无”,对答案不同的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在归纳法则、揭示概念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法则概念大多数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归纳而得来的,其推导过程有时显得枯燥无味,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集思广益、协作功关,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对结论的认识与理解。

5.在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的结果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挖掘集体潜能共同解决学习的问题。

6.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当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有依据地展示出来,对学生的不同解法广泛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四、科学运用评价机制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五、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再耐心地向学生说明;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时,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人做噪音监督员;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论文作者:黄文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5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论文_黄文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