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论文_孙维星

 [摘 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当中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为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为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舒适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各项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53/55),明显高于对比组81.82%(45/55),同时研究组患者气喘、水肿、心率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缩短其病症恢复时间。

[关键词]老年患者 慢性心力衰竭 舒适护理 效果

Comfort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Elderly Chronic Heart Failure

Sun Weix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with elderly chronic heart failure nursing. Methods: To select 110 patients with elderly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6 to 2015.12 and divide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comfortable nursing. Their treatment effect, the symptom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 stay. 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96.36%(53/55)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81.82%(45/55), meanwhil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sthma, edema, and heart rate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f data exist obvious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fortable nursing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t the same time to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Keywords: elderly patients; chronic heart failure; comfortable nursing; effect

慢性心力衰竭是较为严重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原发性心肌类疾病导致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下,使心肌的功能进一步受损,无法维持有效的排血量,并由此引发咳嗽、呼吸困难、肾衰等严重的缺血性脏器损伤,其中以呼吸困难最为典型[1]。本文即是对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选出的1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比组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龄从62岁至8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1.27±5.08)岁,患者的病程从3年至13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73±1.48)年,其中心功能Ⅳ级者共36例、Ⅲ级者共13例、Ⅱ级者共6例。研究组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患者的年龄从65岁至8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71.93±5.11)岁,患者的病程从3年至11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51±1.29)年,其中心功能Ⅳ级者共35例、Ⅲ级者共15例、Ⅱ级者共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每组55例,为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为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舒适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舒适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舒适心理护理

由于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导致心脏功能越来越差,对于大体力劳动的承受能力也逐渐降低,最终可能导致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时也会感到心脏不适。家中劳动力缺失、医疗费用不断增加,会使患者产生负罪感,认为自己是家庭的拖累,继而出现各类负面心理情绪[2]。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应首先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接触和沟通,带领患者熟悉病房、主治医师办公室、护士值班站、卫生间、盥洗室等的具体位置,并在此过程中向患者介绍本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和优势,使患者能够进一步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治疗方式,提高护理依从性。必要时可以介绍病房周围其它慢性心力衰竭病友,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这样就能够进一步缓解其负面心理[3]。

1.2.2舒适体位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供血功能严重障碍,导致体内血液循环、灌注效果较差,临床表现为水肿、咳嗽、气喘等。因此在入院后不能立即平卧休息,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自主感知适当将床头角度上调,利用重力影响心脏血液向肺部灌注,改善呼吸功能[4]。另外,还需要在患者身边放置被褥或软垫,以免其出现坠床的风险。

1.2.3舒适吸氧护理

早期的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也需要护理人员的舒适护理干预。呼吸设备应选择双侧鼻导管给氧,导管的长度要根据患者病床的实际情况而定,过短则会导致患者呼吸时身体受牵引,无法舒适休息;过长既容易产程弯折、挤压等情况,还容易因患者无意识动作使导管脱落。氧气的输送剂量应控制在每分钟2L到4L之间。为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每天均应用酒精对鼻导管部位进行擦拭,每天两次即可。同时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检查,如患者呼吸道内痰液阻塞,则可采用湿化吸入护理稀释痰液,并帮助患者排出。

1.2.4舒适输液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时对输液速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速度过快,则会增加患者心脏的负荷(短时间内心脏骤然功能增进使心肌细胞产生损伤);如果速度过慢,则患者心脏部位的不适感反而会加重,并可能产生急性肺水肿并发症。在选择输液静脉时应尽量挑选上肢静脉,因为这部分静脉的弹性较强,注射针应选择常规静脉留置针,对血管粘膜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药剂滴注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20滴到30滴[5]。护理人员应定时对各病房内患者输液情况进行查看,并告知患者家属不可因省事将输液速度调高,以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1.2.5舒适饮食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重点控制患者对盐分的摄入量,根据患者病情控制,其中轻度者每天盐分摄入量为5g、中度为3g、重度为2g以下。同时,对于腌制食品、碳酸饮品、海鲜等也不能食用,而是应为患者选择蔬菜、水果、牛奶等口味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患者进餐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降低体内各脏器的负荷,也降低胃肠道内血液的流通量,起到缓解心脏压力的效果。

1.2.6舒适环境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能在吵闹的环境中休息,因此应将这类患者安排在远离急诊室、医院入口的病房内,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0%左右,每天开窗通风的次数在2次以上,每次通风0.5h[6]。同时对患者的被褥、病号服也要定期清洗,保证病房内的清洁,减少院内感染几率。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显著患者心脏功能提升1级以上,各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生理指标检测正常。治疗有效患者心脏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生理指标趋于正常水平。治疗无效患者心脏功能未见恢复,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7]。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x2对数据进行检验,采用 来表示计量数据,并利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如下表格:

从上表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气喘、水肿以及心率的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也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当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这类病症的危害不仅体现在心脏功能衰竭引发的脏器供血不足,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还需要长期卧床静养,在此过程中老年人体内血液循环速度越来越慢,导致血液粘稠度上升,可引发血栓、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类病症,对患者会产生较大的损害。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必不可少的,其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是满足患者主观舒适度为基础,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特点制定全面性的护理方案。其中的舒适心理护理主要针对的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面心理所开展的,应采用主动鼓励的方式,改变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拖累的想法,并利用病友现身说法的方式提升老年患者的治疗信心。舒适体位护理则主要针对的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法平卧休息的特点,应根据患者需求采用半卧位修养,并定时更换体位,以免出现压疮的问题。舒适环境护理是为了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使患者的心态能够得到更好的放松,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来自院方的关心。输液和吸氧舒适护理则针对的是治疗阶段开展的护理工作,控制输液的速度,降低心脏负荷和不适感,提高治疗效果,而吸氧护理则能够提升患者血液中氧气的含量,降低其它脏器所受到的损伤[8]。舒适饮食护理是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控制盐分的摄入可降低合并高血压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李清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用舒适护理的体会[J].当代护士,2012,8(01):136-137.

[2]吴玉方.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2,12(34):252-253.

[3]顾娟,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5,13(36),3682-3685.

[4]谷沫丽,姚冬芳,徐蕾.整体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3(06):125-126.

[5]代德辉,陈青云.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11-12.

[6] 姚璐,倪军,张静等.热射病早期救治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体会[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12),712-715.

[7]刘风英.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65-68.

[8]陈鸣,周燕.高原地区高龄患者药物性肝病的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11),65-66.

论文作者:孙维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论文_孙维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