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与体系构建研究论文_刘啸龙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与体系构建研究论文_刘啸龙

内蒙古国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当下,互联网潮流所带动的各类金融行业,如网上购物、电子支付、微信支付宝转账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同时,新兴行业的风险分析与监管建议等工作也迫切需要解决,以保证人们在使用电子支付等功能的安全性;同时,该行业的安全稳定性也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加入,进一步刺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繁荣发展,继而带动周边产业的进步,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一分力量。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与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合理监管

引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日常所见的各行各业都面临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怎样把握好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会,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网络转型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行业体现出更多的互动性与平等性,不用出门,利用网络,消费者就可以在移动设备终端上完成许多金融业务,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执行良好金融监管,这是今天我们探索的主体。

1互联网金融概述

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内涵并无准确定义,在学术领域,被广泛认可与推广的定义为:互联网金融是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方式;或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金融创新发展的一种形式;或互联网金融是将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全面交互、关联、延展而产生的新型金融模式。总体来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发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实现了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无论是金融业务还是管理、运营等环节,互联网技术作为主要手段,但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的属性,其使金融服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体现出了现代金融新的流动性与盈利性。

2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现状

2.1法律不完善导致的风险

因为对新兴产业的不了解,法律法规尚不能做到及时地对受损财产进行保护和追讨,亦无法对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罪责声讨。例如,当下我国信息盗用骗取户主资金的现象,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疑难。由于我国有关金融方面的银行法、债券法等都是依据传统版本所颁发的,在很多方面早已不适用当下的虚拟互联网交易,继而造成互联网金融交易情况下立法不明确的情况,为许多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机会。

2.2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尚未健全,消费者合法维权渠道狭窄

目前,针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文件落地实施情况推进不够理想,部分规定存在效力不足、监管覆盖不够全面。同时互联网金融机构自身内部管理混乱、金融服务行为不规范,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手段进行数据滥用,导致客户信息泄露等问题较为频发。尽管监管部门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出台系列措施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但由于部分投资人金融素养及风险承担意识较为薄弱,且互联网金融维权渠道狭窄,个体网络借贷等信息披露不完整、不透明,投资者基本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

2.3用户个人隐私问题

大数据社会下,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大致掌握用户个人信息、购买习惯、资产条件等。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角度而言,便于面向用户提供精准的针对性服务,提升财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随着信息发展一体化推进,金融市场信息基础性设备日益优化,由传统的封闭式状态逐渐开放化。在此形势下,用户个人隐私面临着多方面威胁,存在着较大的隐私泄露风险,如何在全面收集大数据信息的同时,尊重并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构建策略

3.1政府加强监管制度管理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崛起与互联网犯罪案例的增加形成了一种矛盾性的和谐,因为互联网收付款方便、物流资金流快捷的特点,受到许多电商厂家和网站的欢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依目前不完善的互联网支付等平台监管力度的现象,为了保障该行业的安定,政府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对非法挪用资金、虚拟货币等现象严厉打击,例如游戏虚拟币等,因为普通消费者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这样的货币真实合法性的判定就只能依靠政府的相关手段,同样,一些不法分子以套现,非法转移等为目的的对客户采取的一系列欺骗活动,政府要及时披露,并在互联网技术方面上加强监管,以维护普通消费者的权益,保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长寿。

3.2提高消费者保护意识

作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之一,提高消费者保护意识也是目前许多国家互联网金融服务开展的关键。不仅如此,提高消费者的保护意识还有助于尽快解决一些他们在实际使用互联网金融服务面对的问题,例如,在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资中,由于对投资产品的不了解,消费者很容易轻信销售人员的销售话语,进行盲目、不理智的投资,若是消费者能够提前就有自我保护意识,那么他们在面对金钱诱惑时也能保持一定理智,防止被骗的情况出现。

3.3建设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是有效抵御风险的前提,也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一项基础建设。一方面,从技术角度,不断提升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开发适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件程序以及硬件设置,为实现信息安全运行创造稳固的基础以及良好的环境,减少不安全因素以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增强互联网平台整体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我国增大自主研发力度,形成自主知识品牌,减少对国外软硬件设施的依赖,减少因技术问题引发风险的几率,减少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威胁金融机构发展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完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严格要求技术认证,确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技术认证机构以及资信评估机构,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安全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并成立行业协会以及安全联盟等组织,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安全服务,指导行业尽早建立安全体系。

3.4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

当前我国大多信息技术硬件设备都来自国外,为了打造一个更为稳定的计算机后台系统,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系统,将非法分子阻隔在安全墙之外,我国要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培养,制造出专属于我国的软硬件设备,防止因此造成的信息泄露等问题。学习互联网相关的安全技术,增强监管预测风险的技术能力,以应对万变的互联网攻击,从根本上预防互联网金融可能出现的危机。

3.5打击金融违法犯罪

我们要学会在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业不断展露的方便和快捷,同时打击金融违法犯罪的情况,维持金融秩序。现如今虽然金融业面临互联网发展的大势,但其中还有很多“披着羊皮的狼”,部分金融企业思想不正,妄图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渠道开展非法集资,挑战法律的底线,对于这类企业我们进行金融监管时要着重打击,熄灭他们非法的火焰,以维持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同时,针对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除了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之外,各位消费者也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推动构建健康、安全的互联网金融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发展中,互联网技术与金融领域的融合将越来越深入,互联网金融也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其稳定发展,持续输出经济效益,切实发挥其增强金融领域发展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应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势有客观的认识,充分了解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采取科学的手段对风险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1]薛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01):47-48.

[2]邵振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J].经贸实践,2018(23): 135+137.

[3]冯硕.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2018 (22):64-65.

[4]姜乃瑜.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J].市场观察,2018(08): 69.

[5]张若冰.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J].经贸实践,2018 (14):33.

论文作者:刘啸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与体系构建研究论文_刘啸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