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构*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构*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设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去年岁末,我国政府着手制定《21世纪议程》以来,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学术界迅速升温。中国生态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先后开了“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大会。今年5 月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院士、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院士主持召开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学术大会,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被推到了高潮,因而科学界如何对待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就显得日愈突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口号,虽然最早可以追溯到70年代人们提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当时译作永续作用),但是它作为一种普遍的口号被世界接受,主要是由于1988年WCED(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Developmet 即Brundtland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推动口号。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一个政策的概念而不是科学概念,它是一种政策而不是一种科学理论;而要把这种政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开展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建设研究。这一点它不同于70年代的“增长极限论”和80年代的“全球变化”问题,后者是科学持续研究的发展,可以借助传统理论,其理论建设问题并不突出。

1 纵观过去“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起源

纵观过去“可持续发展论”的理论起源,一是发展经济学,它将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联系起来;二是生态学,由它引出了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第三是地理学人地关系论,它强调环境的对人类社会的制约作用。最近国外出的一些书,反映了这种思想;国内也有学者提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说法,实际上是这三种学术观的延伸。然而,众所周知,发展经济学由于其对发展与增长的专注,从而引出了“发展经济学的贫困”。生态学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在推广到宏观方面显得过于保守,以至于国际上一些生态学权威也叹息生态学陷入了理论上的“危机”;实际上梅多新等关于保持世界“零增长”的观点,就是这种危机的实践产物。“人地关系论”几十年来没有理论发展,流于哲学观念而缺少实践力量。面对这种情形,需要一种理论,既包含发展的思想,又包容生态的观念,同时还汲取人地关系的精华理论。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形成以发展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指导我们的实践。

从另一方面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政策,作为政策,它必须有管理学上的可操作性,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必须有可操作性,是一种应用理论。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是一般科学理论向应用方面的延伸。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第一个出发点,当然是发展经济学与生态学。首先解决生态系统稳定或平衡、生物多样性得于保持、环境得到稳健控制的发展路线与方法。这可以视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学,或可称作“发展生态学”。发展生态学类似于生态经济学,不过比后者着眼点宏大,更注重发展而不是增长,更具生态特色而不是经济点。但是这种生态学不再将生态平衡强调为基本准则,而是更积极地从发展角度考虑生态问题,研究发展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演变性,研究生态系统和地理环境对发展的响应行为,特别是保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稳定的临界条件和判别准则,尤如生态经常学中为保持一定种群量的控制依据。这种“发展生态学”研究,实际上生态学家,地理学家已经做了不少。例如国外这几年“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国内前些年提出的国土综合整治问题。地理学家、生态学家投入了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主战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有的学者提出资源+环境+空间结构=国土,如果在这个公式中再加上发展与人地关系,那么就形成这种新的发展生态学的概念体系。

仅有生态学的研究是不够的,因为可持续发展除了环境可持续以外,还存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适度等问题,这是个综合问题。地理学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形成了善长于综合分析的特点。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设,需要地理学的参与。

在地理学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借助地理学的原有理论。在这方面,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人地关系论”。但是传统的“人地关系论”,无论是“环境决定论”还是“人地和谐论”似乎都缺少发展的思想,尤其是缺少“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现代人地关系论的核心应该是PRED协调,即人口(P)、资源(R)、环境(E)与发展(D)的协调。PRED协调不是过去几年所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后者是语辞不通的,因资源与环境无所谓发展,人口需要控制,谈不上“发展”。更重要的,这种新人地关系论,以发展作为人的一方,以人口(种群)、资源、环境作为地的一方,试图使PRE协调于D,又使D协调于PRE,突破了旧人地关系论过于强调环境约束的观点,用环境需求论(Environment Demand Theory)替代环境制约论。PRED 协调是人地关系论的现代诠译,可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出发点之一。为了与“发展生态学”相匹配,我们需要研究以“发展为龙头的PRED协调”理论。这种理论,特别是重视发展人口、资源、环境技术的R&D (研究与发展)效应,通过技术创新和扩散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对发展的“承载力”,例如土地承载力的提高,低品矿产资源的利用等。

关于PRED协调的技术问题,近年来有的学者提出了“地理工程”论,并认为地理工程是实现钱学森先生“地理建设”的技术形式。何谓地理工程,用一个简单公式是地理工程=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工程+生态工程+区位适应;后者企图使一个地理建设适应于更大范围的环境约束和经济条件。地理工程的思想实际上很流行。例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水系统,本世纪以前是美国洪灾最严重的地区,航运条件差,河水含沙量高,河口地区多少有些类似于今天的黄河三角洲。19世纪末,美国政策开始了对它的治理与开发,初期的治理目标几乎完全限于航远,建造了防洪堤、通航闸、束水工程等,实际效益不大,主管部门最后陷入财政困难。192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解决密西西比河问题的防洪法案,1936年批准了基于该法案的“支流流域规划”,1974年又通过了水资源发展法案。在这个过程中,密西西比河水系逐步发展成为航远、防洪、发电、供水、灌溉、娱乐、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的水系,基本上建成一个四通八达、统一标准的现代化水网,并给流域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密西西比河水系开发利用的成功,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要提高到工程化、法律化水平。第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涉及整个地理系统的,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地理系统,发展地理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第三,地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发展为目标,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所有这些可以视为地理工程论的核心。

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中的第三项内容,可以称作区域管理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与区域密不可分。人口、资源、环境是区域的载荷,社会发展又不可离开区域而言,特别是注意到全球是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大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说到底是一个区域管理问题。

早在70年代初,增长极限问题被提出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和管理学家主要针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发展了资源管理学。进入80年代, “全球变化”问题代替了“增长极限”, 于是所谓EnvironmentManagement的杂志纷纷创刊,环境管理学应运而生。进入90年代,可持续发展论作为上述问题的继承,当然也将综合上述两个学科。这两个学科,加上主要针对人口管理和社会发展的城市管理学,也就构成了区域管理学的主体。这种新兴学科,所以被强调为管理学,是因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该具有显著的可操作性,而管理学正好具有这种特点。

发展区域管理学,一方面固然要吸收过去资源管理学、环境管理学的内容,更重要的,从可操作出发,应该研究各种管理手段如组织、控制、协调、激励、计划在可持续发展意义下对人口、资源、环境、区域的具体形式。对这一点,过去的资源管理学、环境管理学作得很不够。

上述三点加在一起,我们以为,可能会形成一种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可持续发展行动提出科学基础。

2 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中的具体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地理学许多部门学科均有反映,这里所谈及的是地理学的一级学科。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要应用于可持续发展领域,就应该继续抓住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不放,一方面,研究环境演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参与整个地球系统科学的建设。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当前国际上的热点。对后一研究,首先从地貌环境对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着手, 当前国外很重视这类问题。 1989年出了一本Coastal Environment, 书中很注重海岸环境的开发模式。最近华东师大地理系的地貌专业也将方向转到“环境演变与资源管理”方面。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也侧重于苏北地区或长江三角洲环境演变的经济、文化后果及地貌的景观价值等问题,就是顺应国际潮流的结果。前年年初,本文一位作者撰文呼吁发展生态观地貌学,提出按地貌环境开展地理学综合模式研究,后来在《地理科学导论》中反映了这种结果,说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把地貌学嵌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就可能摆脱地貌学目前的危机状况,再次成为地理学核心学科。

自然地理学,应重视生态维护和生态恢复问题。最近几年中在全球变化研究的推动下,自然地理学者特别地重视“生态环境过渡带”或“生态环境脆弱带”(严格讲这两个概念并不相同)和荒漠化等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较紧密的问题。当然由于学科知识的限制,这类研究中经济观点、文化观点明显不足。最近几年,中国地理学兴起了一个口号,叫“地理学人文化”。我们认为主要应该提倡的是“自然地理经济化”,自然地理研究中要引入经济观点。最近几年国外兴起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环境价值”的研究,就是经济观的贯彻。例如土地的研究,目前不再是土地类型、土地承载力,重点是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应排斥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工作者的相互合作。

“自然地理经济化”,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发展我们前述的“发展生态学”。前些年一些地理学者叹息,生态学似乎剥夺了自然地理学。今天,可持续发展问题被提出,由于自然地理学较少保守主义传统,又与生态学有许多共性,所以它可以与经济学、生态学结合,形成新的理论以与生态学相补充。

经济地理学,我们认为似乎应该提倡“生态化”,即向经济地理领域引进生态观点。最近我国人文地理元老胡焕庸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人口发展与生存环境》,就是经济地理生态化的一个典范。一个生态化的经济地理学,也就可能成为发展生态学和PRED协调论的部分。另一方面,经济地理学要研究区域城市、交通线设置产生的空间效应和空间相互作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将可持续发展与空间过程、地缘结构相联系。

区域地理学要从地理区域人整体性,差异性出发确定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战略重点。比如在我国,以胡焕庸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压力大,西部地区环境恶劣,沿胡焕庸线,生态环境脆弱,沿海地区既面临海平面上升又受到经济迅速发展的冲击,因此需要不同的战略。又比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污染严重、土地滥用、土地撩荒,严重影响了本区的持续发展。这类问题,不仅需要生态工程,而且需要更广泛地从人口政策、城市政策、经济体系等多种角度来研究,才能得到妥善解决,即需要地理工程或者说地理建设,因此需要发展地理工程理论。进一步地讲,区域地理要注意可持续发展地缘结构问题。全球是一个大的地理系统,独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不存在的。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而去蚕食位于其它国家的热带雨林,80年代全球变化问题的发现,揭示了这种行为的可笑。因此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国地缘结构、全球地缘结构问题。必须全国一般棋,考虑各地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地位、产业地位、生态地位等,形成可持续发展地缘理论。

更进一步,区域地理学要打破只重地方不重理论的传统,要向综合地理学方向发展,作为自身的演变,形成PRED协调理论,与之同进,与管理学相结合,发展面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区域管理理论。

3 建设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务之急

可持续发展观刚刚兴起,为了使这种政策得到科学基础,建设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各学科有责任给予关注。作为地理学者,这里谈的观点,可能局限于学科,但是,我们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设给予重视,设立这样的研究项目,将是对科学、对人类的一种贡献。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标签:;  ;  ;  ;  ;  ;  ;  ;  ;  ;  ;  ;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构*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