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研究论文_陈嘉庚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研究论文_陈嘉庚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控制成为了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为此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现状及控制对策进行介绍,希望为后期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控制方法

一、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现状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是行业内最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相辅相成,不能简单的分割成独立的管理过程。质量安全问题往往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建筑工程实施过程的质量安全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建筑工程行业普遍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如下:

1.违背基本的建设程序

建筑过程中由无资质的单位设计,无证施工,转包和违法分包。参建单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责任心不强,不按建设程序办事,为完成任务而随意性较大,甚至出现边设计、边施工,无图施工。往往现场出现了问题后又抛开了监理单位的监管程序,直接向建设单位寻求解决办法,甚至擅自修改设计自行施工。同时监理单位也没有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水准,让问题回到建设单位来处理。在许多工序验收过程、隐蔽工程的验收、重点部位旁站过程中,往往为了赶工先行实施而后填补资料,并没有真正按照建设程序验收合格后再实施下道工序,及易造成质量不合格,出现建筑质量缺陷甚至质量事故

2.勘察设计差错

勘察设计单位在勘探过程中未能按规范要求勘探到真实的地质条件、钻孔深度不够、排列的间距不合理、选钻位置不准确以及数量不够等等未能真实的反映当地的地质情况,地质勘探报告不够详细,套用已有的或者类似的勘探数据,误判土层的分布,盲目套用定额图纸,受力分析有误等等极易出现地基处理的不合理,造成塌方、失稳沉降等等质量安全问题。

3.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差

如今在建筑行业里熟练的作业人员总体数量不能满足我国大环境下的需要,工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在建筑行业里面的流动性非常大。但是每个具体的项目都有自己独特的工艺特点和现实要求,人员进场后又缺乏必要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培训等等,盲目开展工作。施工过程中麻痹大意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新进的作业人员未经任何培训直接进场作业,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差大量充斥于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

4.工作开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就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施工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管理模式不科学的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很多施工人员不能根据具体的施工环节,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计划,使得各个施工环节中的管理缺乏关联性,不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而且相关工作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大多只注重对相关的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难以提高对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和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具体落实等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得这样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具体落实,开展效果不够明显,使得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难以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5.使用不合格材料、设备和构配件

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根本,材料的使用甚至达到整个工程费用的70%。材料质量不达标、以次充好大量出现。施工单位材料采购保管不严格,钢筋锈蚀严重、日晒雨淋不加防护,水泥过期照常使用等等现象大量存在,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不合格的设备、构配件来顶替合格的产品,操作不规范等,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生产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控制对策研究

1.制定质量管理体制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是贯穿整个工程建筑全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体系由当地政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直接领导,集工程开发、质量监督、工程监理三种管理方法之优点,能实现工程质量形成过程各阶段各自职能与其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内部联系并行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其能在工程管理和施工管理中互相配合和互相传递信息,从保证工程整体最佳效益出发,在施工准备、建材采购、工序控制、检验试验、工程竣工验收、工程产品保护等各质量环节中有效地发挥其监督和指导作用,并使它能够正常运转从而起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开发成本、确保工期的目的。

2.明确各参建方的质量安全责任。

根据相关建筑工程法律法规以及各方的合同协议、相关的技术文件规定要求明确各自参建主体的质量责任。依据建筑工程特点和规模以及技术要求,选择相应资质的实施单位、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合理构建各个参建单位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能和管理责任。加强各单位技术培训、安全交底、岗位培训,信息交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加强对材料、设备及构配件的管理

质量安全作为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需要严格认真对待施工材料、设备及构配件的控制与管理。在此环节中还应该完善对“人”的管理,因为“人”才是施工环节的主体。建立健全施工材料质量体系,这也是对质量进行提升的关键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该加强对技术手段的有效控制,同时针对施工情况制定更为科学和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在此好环节中将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实现对废弃材料的有效回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对资源的浪费,实现对企业建筑资金的有效节约。

4.加大监督力度

对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决不迁就,有问题就要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对某些重要施工部位还要进行取样抽查,看实际施工质量与试验结果是否相符,这样,不仅能使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还能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有效控制,并且自觉地认真按规范按图纸施工。专人跟踪监督、检查质量保证资料与工程进度是否同步、齐全、可靠,以此促进施工企业加强技术管理,防止后补乱填和造假资料的弊病。设立施工现场样品间,对已检验合格的材料封样陈列到样品间,作为以后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的“样本”。

5.提升建筑工程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

不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安全第一”为原则,这样才可以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工作。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施工安全事关企业经济效益,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工程收益都有直接影响,强化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材料设备等要素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进度规划和施工材料及设备的使用情况都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用于工程建筑的材料和设备符合国家规定和工程要求。此外,相关单位还需要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对施工环节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对其中的不合格问题进行惩戒。施工现场要实现责任的具体落实,无论是其中的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快速锁定问题、解决问题并实现对相关负责人的问责。监察部门还需要对工作人员实行定期考核,对表现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如果屡屡出现失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那么可以撤销其参与工程建筑的资格。相关部门要严格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以制度为依托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势必会对质量安全造成影响,现场管控工作难度较大。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必须协调应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达到高度统一和合理化分配,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王志勇.城市建筑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3)

[2]有关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研究[J].宋成.东方企业文化.2014(07)

[3]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J].陈堡.建材与装饰.2017(01)

[4]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初探[J].扬程.建筑技术开发.2019(09)

[5]阐述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李强灼.江西建材.2016(08)

[6]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周丽晨.科技展望.2016(04)

[7]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讨[J].袁国,滕建,徐门庆.门窗.2014(05)

[8]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内容及方法研究[J].王军.江西建材.2017(06)

[9]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郑娟,蒋国成.城市建筑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

论文作者:陈嘉庚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研究论文_陈嘉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